![](https://img.haomeiwen.com/i16713966/21e9a140dbab9758.jpg)
我 跟 老 人 过
我在杂志看到这样一个故事:一位老首长到济南,看到当年的部下,问起部下母亲的情况。部下达到:“她跟我大哥在老家生活。”老首长说,我给你讲一个故事,你就明白你刚才的话有哪些不妥。上世纪70年代,一位副营长乘火车回潍坊探亲,副营长的对面是一位知识分子模样的长者,他们闲聊了起来。长者问起副营长家庭以及双方老人生活情况。副营长不无自豪地说:丈母娘现在享福了,跟我们在部队大院过。语音未落,刚才还和蔼可亲的长者拉下脸,用手轻轻拍了拍副营长的肩膀,语重心长地说:年轻人,老人永远不是跟你过。你只有跟老人过的权利,直道你也成为老人.....霎时间,副营长以及傍边的旅客都静下来。副营长本来黝黑的l脸孔一下泛出红来。老首长对部下说,那个副营长就是我。
“老人跟我过”,“我跟老人过”。两句话相同的字数,只不过是顺序有些调整,但意思却大不一样了。“老人跟我过”,给人的印象居高临下,一是表明自己有孝心。二是表明自己有一定的经济实力。说“老人跟我过”时如果声音低沉,或许给人一种好像是无奈,甚而是一种推不掉的累赘的感觉。
“我跟老人过”。说话者始终把自己摆在儿女的位置上,给人的印象是一种自谦、孝敬、孝心,对老人是一种仰视、敬重、自信,让人感觉到以老人为中心,围着老人生活的场景,其情其景膝下承欢,其乐融融。是一种自然、自觉、自愿,还有一份则无傍贷的义务和责任。
现实生活中,我们绝大部分人的表达,是在养活老人。老吾老及人之老,幼吾幼及人之幼。在经济条件上看,老人收入不多看似我们在养活老人,其实是老人在养活我们。俗话说,家有一老如有一宝。有老人在,儿女们都会从四面八方回来,兄弟姐妹团聚,孙男弟女相欢,融融亲情绵绵延长,为人间第一情。老人在亲情在,老人无亲情淡。所以说是老人在养活我们。
当然,百善孝为先,论心不论事,论事天下无孝子。今日之时代,人们从儿童开始到少年、青年、中年都面临着学习、工作、生活的种种压力,心和事都能统一起来孝敬老人的确实不容易做到的,绝大部分在心上孝敬做的比较好,甚至很好。在事上面可能不是那么尽如人意了。由于种种客观条件的限制,不能跟老人过也不要紧的,有时间有条件尽可能的陪陪老人应该是能做到的,尤其是节假日陪老人唠唠嗑,谈谈天不是很难的。
再有一天就是马年新春佳节了,写下这样几句话,主要是鞭策、督省我自己。祝所有来我空间的朋友们:新春快乐,平安吉祥。
陆军
(癸巳年12月29日)
![](https://img.haomeiwen.com/i16713966/0025522473db8a6e.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16713966/cc538e52d18d8ca5.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16713966/fa9168735ef9c2ba.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