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集千万有趣灵魂简书,记录美好生活时光草原
苏东坡:历经世事福祸 食得人间烟火

苏东坡:历经世事福祸 食得人间烟火

作者: 茶点故事 | 来源:发表于2022-11-30 00:01 被阅读0次

    正文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美食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书法作品有《寒食帖》、《游虎跑泉诗帖》、《人来得书帖》等。

    乌台诗案”之后的苏东坡开始从书页中凸起,变成了一个立体形象,

    仿佛从书页中走了下来。他不再只是一个才华横溢的诗人,而是一个我们身边的生活者。

    公元1080年,元丰三年,正月。从北宋御史台黑森森的大门内走出一个疲惫的中年人。他步履沉重,面容憔悴,双鬓苍白。走出大门,他抬头看了看很久没有看过的天空。然后紧闭双目,长叹一声。感叹命运无常,以及劫后余生的庆幸。

    北宋御史台,不是一般的监狱,是最高监察机关的下属机构,主要关押刑事官吏。监狱中有柏树,上千只乌鸦在此栖居,因此被称作“乌台”。只要进了这里的官员,一般都凶多吉少。所以,这个中年人在这里每时每刻都做好赴死的准备。他在被关押一百多天,仿佛过了一百多年。

    这个中年人就是42岁的苏东坡。他是“乌台诗案”的核心人物。他走出御史台的大门,也为这个荒唐的案件画上一个句号。对于苏东坡而言,“乌台诗案”是他前半生的终点,也是他后半生的起点。

    一年前,苏东坡调任湖州,写了一篇《湖州谢上表》谢主隆恩。其中有一句话是:“知其愚不适时,难以追陪新进;察其老不生事,或能收养小民。”字面意识是,我知道自己愚笨,不能和新进的人一起共事。我现在老了,不想生事端,只想为老百姓做点事情。

    倒霉就倒霉在“新进”二字。“新进”如何理解?可以理解成积极分子,也可以理解为朝中新贵。往歪里想,就是苏东坡不想和这些人同流合污,只想去山清水秀的湖州躺平。

    这道谢表的语气是有些牢骚怨气,有给皇上撂挑子的意思。后来被当时的革新派抓住把柄,理由是苏东坡反对新法。新法就是由宋神宗牵头,王安石主持的变法改革。这不是给皇上以及皇上带领的变法团队甩脸色吗?之后,苏东坡被下狱。一帮小人对他写过的诗文,逐字逐句地解读。除了反对新法外,还罗织了其他罪名。宋朝唯一一次“文字狱”落在了他头上。

    案件的结果是,苏东坡是被诬陷的。虽说反对新法是真,但罪不至死。这里不赘述案件的经过,只谈案件对苏东坡本人一生命运的影响。

    假如没有经历“乌台诗案”的磨难,苏东坡在历史上也许是另一种形象。他可能是与辛弃疾、陆游、李清照并驾齐驱的词人,稍逊于李白杜甫的成就,不会成为中国历史上最杰出的文学家,因为不会有《赤壁赋》和《念奴娇·赤壁怀古》;后世的我们提起他只会称呼他为苏轼或苏子瞻,不会有“东坡居士”的称号,因为他不会在黄州开垦种田;他作为书法家的品级也会降一格,因为他不会在那个雨天写下被称为“天下第三行”的《寒食帖》。

    苏东坡的最高文化成就,都发生在《乌台诗案》之后。那是他一生的高光时刻。

    他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英雄。和这个世界上的所有英雄一样,在成为英雄之前都经历了巨大的磨难。

    哲学家休谟说:顺境使精力闲散无用,使我们感觉不到自己的力量,但磨难能唤醒这种力量而加以运用。我们中国人说:自古英雄出炼狱,从来富贵入凡尘。苏东坡少年成名,天赋异禀,他是天生的才子。但从才子到英雄,需要逆境来激发潜能,需要身处炼狱才能脱离凡尘。

    出狱之后,他没有留下关于在监狱里一百多天的任何文字。就算没有记录,我们也可想而知,御史台的酷吏们一定对他进行了精神和肉体上的双重折磨。可以肯定的是,他在那段日子里一定想明白了人间的很多问题。对提升人生境界而言,向死而生的人生经历,要比读多少书籍,写多少诗词有用的多。

    我的一个朋友,曾经嗜酒如命,每天喝得昏天黑地。父母劝,说父母是老古董,现代社会社交哪有不喝酒的?老婆劝,说老婆头发长见识短,成大事必须喝酒。我劝他,他对我说,人生把酒戒了还有什么意义呢?直到三十岁那年走路都气喘吁吁,到医院一检查,医生告诉他说,马上做心脏搭桥手术。还指着鼻子很严厉的对他说,你再喝酒你就要死。

    心脏手术后,他滴酒不沾,整个人都脱胎换骨。他说永远忘不了自己躺在手术台上的那一瞬间。也永远记得他手术后,家人围着他的眼神。

    我的这个朋友当然不能和苏东坡相提并论,但经历苦难之后蜕变的逻辑是一样的。无法躲避的苦难,就是命运的一次召唤,它与命运沉浮有本质上的区别。命运的沉浮是一种无力的随波逐流。而命运的召唤则是一种巨大的使命感,它空灵而悠远,如明月之诗。它浩荡而汹涌,如大江东去。

    苏东坡一生的命运都与才华有关。

    他因才华少年成名。

    二十岁科考时,以一篇《刑赏忠厚之至论》刷爆朋友圈。让当时任职礼部侍郎的欧阳修对他倍加宠爱。五十岁的欧阳修看到二十岁的苏东坡,这小伙子怎么看怎么顺眼,不分场合的力捧。在他给好友梅尧臣的信中激动地说:“读轼书,不觉汗出,快哉快哉!老夫当避路,放他出一头地也。”意思是,我读苏轼的文章,有一种大汗淋漓的畅快感,我这把老骨头应该归隐山林了,为这个年轻人让路,给他一个出人头地的机会。

    他因才华身陷囹圄。

    弟弟苏辙认为苏东坡之所以会遭受“乌台诗案”,只是因为“独以名太高。”我哥没什么罪,只是因为太有名了,太有才了。当时反对王安石变法的人很多,但苏东坡名气最大。木秀于林,风必摧之,枪打出头鸟,出头的椽子先烂。苏东坡最后一次遭贬,远至海南,也是因为他写了一首名为《纵笔》的小诗:“白头萧散满霜风,小阁藤床寄病容。报道先生春睡美,道人轻打五更钟。”

    据欧阳修的孙子欧阳忞在地理著作《舆地广记》记载,这首诗传到京城,被当朝宰相章惇看到后说:“苏子瞻尚尔快活!”随后下令“乃贬昌化”。好你个苏子瞻,小子日过得不错啊!竟然在舒服的藤床上,一觉睡到自然醒。好,给我滚到昌化去。

    他因才华死里逃生。

    我相信御史台的酷吏们在审讯苏东坡的时候,还是要掂量掂量。他是名满天下的大才子,如果在这里因为“躲猫猫”有个三长两短,不仅皇上那里不好交代,御史台也会被天下人的口水淹没。假如苏东坡是一个普通的官吏,一定是竖着进去,横着出来。

    因为人格与才华,苏东坡与一生的政敌王安石相爱相杀。在他一生的至暗时刻,王安石上书道:“安有圣世而杀才士乎?”哪里有在太平盛世杀才子的道理?此时,宋神宗正犹豫不决,杀还是不杀?可以说,王安石的这句话保住了苏东坡的命。

    值得一提的是,王安石的弟弟王安礼也为苏东坡求情。“苏轼下御史狱,势危甚,无敢教者。安礼从容言:‘自古大度之主,不以言语罪人。轼以才自奋,谓爵位可立取,顾录录如此,其心不能无触望。今一旦致于理,恐后世谓陛下不能容才。’”

    苏轼被下御史台,危在旦夕,没有人敢去救他。王安礼大义直言:自古以来大度的君王,不以臣下说错话而怪罪于他。苏轼才华横溢,到现在碌碌无为,说几句牢骚话,写几句泄愤诗,也是情有可原的。皇上您今天杀了他,我担心后世说您度量狭小,不能容才。

    与王安石、王安礼兄弟相比,再看看那些一心想置苏东坡死地的小人,不禁感叹:不怕神一样的敌人,就怕猪一样的小人。神一样的敌人讲原则,猪一样的小人不讲武德。

    还有一个女人不得不提。每到苏东坡命运的关键时刻,她都能站出来拉他一把。她就是被称为“女中尧舜”的高太后。高太后有一个很萌的名字,高滔滔。

    滔滔一直是苏东坡的“迷妹”。他们之间相差只有几岁,而且意趣相投。只要滔滔一掌权,苏东坡就青云直上。可以说,他一生的宦海沉浮与滔滔有直接关系。

    苏东坡与高太后之间还有一幕感人至深的场景。51岁的苏东坡被高太后召见问话。

    问:“苏子瞻,你以前是什么官职?”

    答:“回太后,前年微臣还只是常州团练副使。”

    问:“如今呢?”

    答:“供职翰林院。”

    问:“你知道你为什么升得这么快吗?”

    答:“承蒙太后、陛下抬爱。”

    高太后说:“错,大错特错。”

    苏东坡有些慌神,说:“恕臣愚钝。请太后明示。”

    高太后叹了口气说:“哎,这是先帝的意思。先帝在世时,每次读到你的文章,都感叹你是旷世奇才。遗憾的是没能重用你。”

    苏东坡难以抑制自己的情绪,痛哭起来。高太后与宋哲宗也泪如涌泉。

    为臣难,不能展示自己的才华。为君难,不能重用自己器重的臣子。

    他因才华光耀千古。

    这里只说那首脍炙人口的《水调歌头》。这首词是送给苏辙的。苏辙简直是历史上最好的弟弟。有网友调侃苏辙是“兄控”,摊上这么一个哥哥,都把心操稀碎了。哥哥入狱,他去营救。哥哥没钱,他去接济。哥哥生病,他去照顾。哥哥寂寞,他写诗解闷。

    在狱中,苏东坡感觉自己大限将至,在绝命诗《狱中寄子由》中写道:“与君世世为兄弟,更结人间未了因。”我与你世世代代都为兄弟,续写今生未能了结的兄弟情缘。

    在我们仰望苏东坡的时候,不要忘了感谢一直守护在哥哥身边的苏辙。因为“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千古佳句当年只属于苏辙,而现在每逢中秋佳节,我们也能蹭一蹭那道冷清而又温暖的月光。

    当我纵观苏东坡一生的起伏,仿佛他不是一个一千多年前的历史人物,更像一位给我分享人生经验的长者。每次他到达人生低谷,都有震撼心灵的人生感悟。

    乌台诗案”之后,苏东坡知道自己手欠,写了不少得罪人的诗文。他年轻时在太守***亮手下做事,***亮总爱对他指手画脚,于是用一篇《凌虚台记》怒怼。数年之后,***亮去世,他又写了一篇《陈公弼传》给老上级道歉。“方是时,年少气盛,愚不更事,屡与公争议,至形于颜色,已而悔之。”我年少气盛时,不懂事,总顶撞您,还给您甩脸子看,现在我后悔不已。

    我刚进入职场的时候,与同事一言不合就辞职。被上级说几句,就认为他是在嫉妒我的才华。看到领导在台上讲话,总觉得是一头笨猪在胡说八道。这样的人也能当领导?三十岁读了苏东坡的传记,想想曾经的自己,和当年苏东坡有同样的感悟:已而悔之。

    他在写给李端叔的一封信中提到:“轼少年时,读书作文,专为应举而已。既及进士第,贪得不已,又举制策,其实何所有。而其科号为直言极谏,故每纷然诵说古今,考论是非,以应其名耳。”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苏东坡:历经世事福祸 食得人间烟火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wqgf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