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什么和谁来读,曾经我有过纠结和经常纠结的。你们有吗?
先聊聊“写什么”的问题。
可以追个热点,比如张扣扣,比如响水爆炸等,网络信息量庞大,攒巴攒巴就成了,写作技术上没有特别难度。像快餐,廉价,快捷。后浪一推,死在何方都不知。这样的文章是草木禾秸而已,不能写。
或者弄个人物专题,尤其娱乐人物,比如赵丽颖,再如民国风云榜等,一样可以是拼盘呈现,东抄西凑。读者看了:哦,知道了。一样没有大意思,倒是可以作为某篇文章里的素材用一下,但“专题”就不必了。
所以,写什么先不好说满了,不写什么倒是清楚的,自然不甚纠结了。
那么谁来读倒让人绕肠,因为写什么我可以掌控,谁来读就不一样了。
司马潘陆写过一篇好文叫《我得了简书病》,此文不是说技法如何好,很平直流畅,直抒胸臆,主要是内容响了。跟帖蜂拥,共鸣铮铮,可见“谁来读”是众人的软肋和心结。
都希望结交同声相应、同气相求的文友,都希望得到鼓励和支持,都愿意被读被转被关注……于是,入驻简书者,基本都病了。病到一时三刻翻手机,查阅读、赞、评论。现在又多了钻和贝,还有排名。我勒个去,简叔威武,玩儿大家于股掌之中。果然股掌——手与手机成了一对情人,眼与屏幕成了秋水共长天,魔怔了一样点“简书”!
是病都得治!
生活不止写作和远方,还有苟且。我从去年五一之后开始磨笔上阵,做不得日更,但也隔三差五承受“生产之痛”。目前我家大娘子——“鹿慕溪畔”的公众号发原创文几十篇(欢迎关注,愿者上钩),作为“答应”的简书后花园发文一百多篇,十三万字中当然有中下品。但因为都是心血凝成,当然敝帚自珍。
写着写着,我有时会自我感动到自恋,也会自我对话到自勉,甚而为读者稀少而自怜。TMD!
想到一则故事:
邻居老陈养的信鸽长途跋涉累死了,老陈悲伤不已,他不想土葬,他说想给它火葬,把骨灰撒回大海,让它回到母亲的怀抱。谁知道那玩意儿越烤越香,后来他就买了两瓶啤酒……
很多事情,走着走着,就忘了初心。
是的,写着写着,就变了。相信最初每一个来简书的小白,都是喜欢写作的,对于写作有着单纯的热爱,但是为什么写着写着就变了呢?
在庞大的市场经济运作之下,什么都和钱挂钩。写作也可以赚钱,“月入过万”与“付费阅读”等等文章非常的火爆。内心深处会涌动:要不写写热点,博博眼球,取个雷人的标题……一旦文字成了迎合大众的“快餐”,写作者和餐厅厨子差不多了——你根本不想自己要表达什么,而是思考谁来读,他们需要什么。这样,在写的路上一路走一路丢,把最初单纯的热爱丢得只剩下铜板了。
人是群居的,社会的,渴望被关注的。有些简友不为钱所动,却为名所累。在写作这个“雅趣”包裹之下,希望自己是独特的那一个。
“我写得还好吧!”“你们来读呀!”这种心理我有,现在写下,真如司马所言庸俗至极,自呕一番。天呢,初心呢?你是为了这个写的吗?以你的资源,干别的不比这个容易实现这些初级欲望吗?
——井水浇头,扑棱棱清醒了。
管他呢,姐不是为了伺候那些酸溜溜的相轻的假文人的,姐也不是为了得掌声玩儿命翻旋子的戏子,姐就是爱写,而且,姐有圣命在身,你们不懂!
所以,简书有病,初心来治。
那么,就安静地写,认真地读。于己心静,于友体贴。
至于结果,上帝你说了算。
也说“简书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