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在水库边看到了几丛火棘,虽历经了一冬寒冷的洗礼,去年残存下的繁密果实依然如火苗般炽烈。这种植物在家乡很常见,被称为“救军粮”,传说过路的军队靠它充饥才避免饿死。它的果实很小,口感有点像沙果,味道偏涩,不算甜,现在一般没什么人会吃,果实也就一直在枝头保留下来,从山上野果变成了一种绿化用的观果植物。
火棘是在秋季结果。小时候路过山边时,远远就能望见它们红彤彤的灌木丛,非常醒目。每次看到火棘树丛,总会被它们鲜艳的果实诱惑,拽下几颗尝一尝,又觉得“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用于充饥倒并无问题。正是因为这种“无味”,使得它们得以在山间越来越多,即使作为绿化植物种在路旁,也不会因为美味的果实被采摘和破坏。既“美观”又“无味”,却又“可以充饥”,不是完全无用又有着恰到好处的价值,这大概就是火棘的生存智慧。
一丛丛红火的火棘,热烈却淳朴,点缀了秋天山头火红的风景。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