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重声明:文章系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https://img.haomeiwen.com/i28841881/95e5ff259a83b691.jpg)
心路通
作者/曹朝阳
笔名/曹晨旭
人生境遇本不同,
世人皆在修炼中。
千魔万难惟心造,
心若无执路自通。
作于2024年3月15日
甲辰龙年二月初六
注:此诗为本人所证悟,今发表于此与诸君共勉之,望各位同修精进勿殆,早日功成圆满!
其实这首诗也很容易理解,但我觉得还是有必要解释一下,阐明我的观点。这里讲了一个天机:整个修炼的过程就是不断的去除人执著心的过理。
第一句“人生境遇本不同”,就是说每个人的人生道路都各不相同,大家都有自己的命运,都有自己的路要走,谁也左右不了谁的命运,因为各有各的道路(即人各有命);第二句“世人皆在修炼中”,这句是讲虽然我们的命运各有不同,但大家都在修炼的道路上,人生就是一场修行嘛;第三句“千魔万难惟心造”,这就指出了人生与修炼中的各种艰难险阻、各种考验都是由心性问题招来的,《了凡四训》中讲:“过有千端,惟心所造;吾心不动,过安从生?”什么意思呢?就是说:过错虽有千万种,但都是从人心里生出来的;如果我心里没有任何念头,过错又从哪里来呢?那么问题来了,既然所有的过犯都是由心造的,那我们在修炼中遇到的魔与难是不是也是由无明烦恼与贪嗔痴等妄念所产生的呢?答案当然是肯定的。理解了这一点,才能理解最后一句的意思;第四句:“心若无执路自通”,就是讲心中若没有执著与妄念,脚下的道路就自然而然的畅通无阻了。修行是从内心开始的,如果有什么过失,定是内心不够坚定,心不动则没有任何贪嗔痴妄念。其实,修炼就是直指人心的,只要守住心性,什么难关都阻挡不了精进的步伐!
《大学》曰:“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佛教中也讲“戒、定、慧”,那么到底要止什么、戒什么呢?就是要止息无明烦恼,戒去一切的执著心,然后才能静下心来认真的思考人生,静即能安,安即能定,之后才能生出智慧来,才能成为大彻大悟之人!
其实本人目前所经历的情况就是考验(吃苦消业),当然也有负面因素的干扰,这点我就不多说了。其实我一直都在向大家传递智慧,至于我的生命来历,️大家无论能不能猜到都不要讲,我只是个普通人而已。
以上就是我的一些体悟,分享给大家是有好处的,自利利他,利益众生嘛!以后有机会的话我会分享更多的,这也不是脑子一热就能做的来的,大家能看到就是缘分。
因为大家都是缘分化来的,所以我无比珍惜和大家相处的时间,无缘不聚嘛。愿我真诚的分享能够实实在在的帮助到你们,谢谢大家!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