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挥之不去的“羞耻感”

挥之不去的“羞耻感”

作者: 阿秋同学 | 来源:发表于2023-10-02 11:24 被阅读0次

有一段时间,我觉得自己的内核相对来说比较稳定了,觉得自己成熟了,坚强了。

但是回到家,和父母相处几天,内核轻而易举地被击碎。

没有例外,每次回家,身体都会接受父母从头到脚的审视。

“披头散发,显得一点都不利索”

“脸上怎么长疙瘩了,还留了疤,难看”

“腿真粗啊,胖了不少啊,少吃点吧”

“腿这么粗,别穿短裤了,穿条裤子吧”

......

我终于忍不住爆发了。

“还有完吗,我长疙瘩了,我胖了,我有罪是吗”

“怎么说话呢这孩子,我说这个又没有恶意”

“你是没有恶意,但是我就是听了不舒服”

然后,都沉默了。我躲在被窝里面,委屈得哭了。

小时候的记忆再次袭来。

一起拥抱、洗澡、睡觉本是孩子和父母之间很正常的亲密举动,无可厚非的事情,但我极其不习惯。

就拿洗澡来说,我宁愿和同学一起去洗澡,也不愿意和妈妈一起去。

每次和妈妈去,都有着浓浓的羞耻感。

妈妈会从头到脚审视你,然后跟你搓澡的时候,各种抨击:背怎么这么黑啊,腰真粗,你看人家谁谁那小细腰,腿真短,巴拉巴拉。感觉周围洗澡的人都在看我,真得很社死。

说完以后,最后就是唉声叹气。一句意味深长的“唉~~~”,那种恨铁不成钢的叹气,把我的羞耻感推向顶峰,我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

那时的我,是个闷葫芦,不爱表达也不敢表达,即便心里很不舒服,也是忍着。

总觉得,出了这个澡堂子应该就好了。

父母也从不知道我的不舒服,我也认为我会很快忘记。

所以父母还是会频繁的说,我也是一如既往的忍。

可能他们觉得,我是他们的孩子,他们的作品,他们有资格去做各种批评。

而且,批评不是会使人进步吗 ,批评自己人不是一种谦虚吗?

我呢,觉得他们是父母,我害怕向他们表露不满,也觉得不应该表露不满,因为那样不孝顺,不懂事。

就一直这样相处了30多年。

一个人,身处社会多年,按理应该早就磨砺成熟,但时至今日,仍然无法克服父母带给的那长年累月的羞耻感。

如果今天穿了一件新衣服,别的同事夸一句:“你今天穿的衣服真漂亮”。下意识,我会感到羞耻,再用理智来去克服这种羞耻感,最后给同事一个笑脸:“谢谢”,装作大方接受的样子。因为人们都喜欢一个人落落大方的样子,我也渴望人们的喜欢。

每当这时候我会暗暗想,自己刚才表现得应该挺大方的吧,没有让人觉得扭捏吧。

同事简单的一句话,在不为人知的地方,对我来说却像一次历险,很可笑吧。

在社会上待的时间长了,为了获得群体的认可,也为了自己不出丑,自认为已经在努力克服这种羞耻感,且已经大有改善,哪怕心里再羞耻,表面上也能够不动声的表现出大方的一面。

但是回到家,父母的几句话,轻而易举让你现出原形。

我真的很委屈。忍不住在心里指责父母,为什么一边爱我,一边伤害我。

我也尝试过多次和父母沟通这个事情,希望他们能够认可自己的孩子,不要总是批评,我已经很缺乏信心了。

父母当时好像听进去了,但是每次还是照说不误。

我很无力。我还能怎样,我只能接受。

哭过,思考过,我现在也有些释然了。

不管怎样,我现在慢慢懂得关注自己内心的感受,懂得表达出来自己的不舒服。比起之前的不表达,已经进步很大了。

也许,这就是我们与父母之间的感情,很复杂但真实。

相关文章

  • Make friend with your Shameness

    我们为何会有羞耻感,为何要与羞耻感做朋友?我觉得Shameness(羞耻感)某种程度上跟Regretness(后悔...

  • 关于羞耻感:害怕别人不爱自己

    关于羞耻感,你必须知道三件事: 1.人人都有羞耻感。羞耻感很常见,它是最原始的人类情感。没有体验过羞耻感的人说明他...

  • 三点读书.第一讲

    无羞耻感是羞耻时代的反讽 羞耻感与文化的禁忌有关,与儿童时期经历有关,我觉得羞耻感,就像我们生活中常说的“面子”,...

  • 女性的羞耻感

    我们有很多羞耻感。 我们的羞耻感会投射到每一个层面。 女性常有的羞耻感就是:我的身体不够美,我的身体不够好。我的脸...

  • 《脆弱的力量》“该做的”与“不该做的”

    关于克服羞耻感的书:《我以为只有我》(I Thought It Was Just Me) 确实,我们都在羞耻感中挣...

  • 你捂起双眼又怎么能美目盼兮?

    治愈羞耻感的指导原则充分认识我们的羞耻感。 注意我们对羞耻感的防御。 将一定程度的羞耻心作为人类状况的一部分...

  • 2018-12-19

    自我批判和羞耻感,两个词语之间有一定联系,羞耻感会激发自我批判,自我批判会让我们的羞耻感爆发。面对自我批判,怎么办...

  • 从羞耻感中变坚强

    羞耻感复原力(shame resilience)是指辨识羞耻感的能力;保持自我价值感及真实的自我,从而积极克服羞耻...

  • 《超越羞耻感》读书笔记(十)从羞耻感到自尊

    不是所有人都会经历反抗羞耻感的阶段,但是我们每个人都需要培养“羞耻感弹性”(shame resilience),这...

  • 《羞耻感》:过度羞耻感的表现

    本书作者罗纳德•波特-埃夫隆,是美国密歇根大学社会学硕士,临床心理学治疗师。另一个作者帕特丽夏.波特-埃夫隆是一位...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挥之不去的“羞耻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xesb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