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首先是检验教师上课成果的一种方式,学生有没有听懂上课内容,有没有理解当天上课所学,对后面内容的教学有着指导作用,另外教师可以通过学生作业完成情况,能发现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时查漏补缺,调整教学方式和方法,从而实现教学相长,落实因材施教。其次,学生通过作业检验自己所学,根据自己的作业情况及时给自己查缺补漏。最后家长也可以通过作业查看自己孩子的学习情况。
作业的种类因学科而异,从我自己的小学语文作业来说,也因学段不同而不同。同时也要配合国家政策,双减之下对小学阶段的要求是:一二年级不布置书面作业,可在学校适当安排巩固练习。三到六年级书面作业完成时间平均不超过60分钟。因此我们应该更加合理科学地安排作业,在严格控制的作业时间内让学生“学好”“学足”。
基于以上情况,我给我班五年级的孩子布置的作业是基础的字词古诗抄写不再像以前那样抄那么多,而是几遍而已。力求花最少的时间得到同样的效果,同时,我也因生制宜,针对学有余力的学生布置一些其他实践性的作业。而对于基础差的同学只要求完成基础性作业。
不过今天要说的重点是批改作业,正常情况,作业都是由老师批改。但是我看过魏书生老师的做法后就有了一个想法:生改师批。针对他们还是小学生的学情,我没有全部放手给学生,因为如果自己一点都不去看我就得不到作业的反馈,就不清楚他们的学习效果。所以我选择的是每次作业由组长安排一个人集中改,最后收上来老师再次批阅,并写评语。很多老师录的学生没有能力批改,其实是我们自己思想上束缚了自己,孩子批改作业会比我们想象中认真,仔细。再说最后还有我们把关呢。只要给他们一个支点,他们是能撬动这个板块的。最主要的是孩子在批改中看到别人的好,会产生羡慕之心,从而像她学习,看到错的,对自己也是一个警醒。我认为孩子们自己参与其中,比我们说再多遍都更管用。同时,他也能感受老师改作业的心情。写得不好得同学就会在心里告诉自己作业要写好一点。最重要的是能锻炼他们的能力。一举多得,何乐而不为?
例如,我每一次的作文,会先发给每一个人改一遍,教会他们如何去改,从字词句等基础开始来改,慢慢深入到修辞手法,文章立意,文章结构等更难的方面,要求每一个人像作批注一样去改作文,最后还要写总评,签到改的人的大名,以便老师知道每个人改的情况。最后老师来改,这样老师改起来也相对更轻松一点。学生一直经过这种修改之后,他自己写文章下次就会有所改进,从这近半个学期以来的孩子们的作文来看,基本都有进步。
总之,学生的能力是一点一滴培养出来的,培养就要给学生实践的机会。要相信我们的学生,给他们展示自己的机会。给他们一次机会,他们会给你一个惊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