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商隐七律脉络浅析一百一十四

作者: 花外踏香泥 | 来源:发表于2022-04-13 08:39 被阅读0次

    人日即事

    李商隐

    文王喻复今朝是,子晋吹笙此日同。

    舜格有苗旬太远,周称流火月难穷。

    镂金作胜传荆俗,翦彩为人起晋风。

    独想道衡诗思苦,离家恨得二年中。

    【注解】

    1. 人日:旧俗以农历正月初七为人日。又叫胜节。《太平御览》卷九七六引南朝梁宗:“正月七日为人日。以七种菜为羹,剪綵为人或镂金箔为人,以贴屏风,亦戴之头鬓。又造华胜以相遗,登高赋诗。”宋高承:“东方朔《占书》曰:岁正月一日占鸡,二日占狗,三日占羊,四日占猪,五日占牛,六日占马,七日占人,八日占谷。皆晴明温和,为蕃息安泰之候,阴寒惨烈,为疾病衰耗。”

    2. 文王:《史记》卷四〈周本纪〉:公季卒,子昌立,是为西伯。西伯曰文王,遵后稷、公刘之业,则古公、公季之法,笃仁,敬老,慈少。礼下贤者,日中不暇食以待士,士以此多归之。

    3. 文王喻复:《周易注疏》卷三〈复〉:《复》:亨。出入无疾。朋来无咎。反复其道,七日来复,利有攸往。三国魏·王弼注:“阳气始剥尽,至来复时,凡七日。”

    4. 子晋吹笙:《太平广记》卷四〈神仙四·王子乔〉:王子乔者,周灵王太子也,好吹笙作凤凰鸣,游伊洛之间。道士浮丘公,接以上嵩山。三十馀年,后求之于山,见桓良曰:“告我家,七月七日待我于缑氏山头。”」果乘白鹤,驻山岭,望之不到,举手谢时人,数日而去。后立祠于缑氏及嵩山。

    5. 有苗:古国名。亦称三苗。尧、舜、禹时代我国南方较强大的部族,传说舜时被迁到三危。有,词头。《书·大禹谟》:“帝曰:咨禹,惟时有苗弗率,汝徂征。”孔传:“ 三苗之民,数干王诛。”南朝陈徐陵:“尚何忧于共工 ,何畏于有苗哉?”

    6. 格苗:《书·大禹谟》:“帝乃诞敷文德,舞干羽于两阶,七旬有苗格。”孔传:“讨而不服,不讨自来,明御之者必有道。三苗之国,左洞庭,右彭蠡,在荒服之例,去京师二千五百里。”后因以“格苗”谓边民臣服。

    7. 流火:相传周武王伐纣,渡孟津,有白鱼入王舟,有火覆盖武王帷幕,变为赤乌飞去。见《史记·周本纪》。后用“流火”指为王朝勃兴之典。

    8. 镂金作胜、剪彩为人:《荆楚岁时记》(南朝梁-宗懔):“正月七日为人日。以七种菜为羹;剪彩为人,或镂金薄为人,以贴屏风,亦戴之头鬓;又造华胜以相遗。”据考,人胜,是彩帛或金箔做成的人形装饰,贴在屏风上,或戴在头上。

    9. 道衡:即薛道衡。作有《人日思归》。隋河东汾阴人,字玄卿。薛孝通子。善诗文,文章才华名重当时。北齐时参与修定《五礼》,待诏文林馆,与卢思道齐名。入隋,除内史舍人。文帝开皇八年伐陈,与高颎论军事成败、筹略,为高颎所称。炀帝即位,上《高祖文皇帝颂》,帝以为致美先朝则有鱼藻之义,忌恨之。迁司隶大夫,寻令自尽。道衡未能引诀,乃缢杀之。有集已佚,后人辑存《薛司隶集》一卷。

    简译:

    此诗当作于大中二年(848)正月初七,时李商隐在桂林任职,奉使到江陵办事,从离家赴桂林算起,已有两个年头。

    今天是人日正月初七,是周文王易经上所说的,带有“七”字的适合于归返的好日子,周灵王的太子王子乔成仙后,就是在七月七日重回故里的。可是我什么时候才能回到家乡呢?

    难道要等到朝廷像舜帝收服“有苗”一族那样,平定边疆之乱,取得国家的勃兴之时吗,可是那需要七旬的时间呀。

    看到荆楚之地的人们镂金作胜、剪彩为人,兴高采烈地欢庆胜日,想起这个风俗也是从家乡那边的晋地传来的啊。

    自己离开家乡已经两年有余,常常是离恨不断,此日才真正感受到了薛道衡《人日思归》的个中之苦呀。

    脉络浅析:

    这是一首写思乡之情的诗,通过对荆楚之地人日习俗的描写,以及对自己心理活动的刻画,表达了深切的乡愁别恨和思归之心。

    首联直接切题,写人日是“七日来复,利有攸往”,适合归返的好日子,可是自己却归期渺茫。使用了反衬的手法,以及典故“文王喻复”和“子晋吹笙”。

    颔联承接上联“归期渺茫”之隐意而写,使用了两个典故,“舜格有苗”和“周称流火”,上句说“旬太远”,下句说“月难穷”。字面意思是舜帝收服有苗一族用了七旬时间,周武王伐纣梦白鱼入舟、火覆帷幕,化为赤乌飞去,王朝勃兴也。双关之意,是朝廷要平定边关之乱,达到国家的勃兴,还需要很长时间呀。即表达了短期内难以归返之意,也表达了忧国之心。

    颈联写眼前所见之实景,即在荆楚之地所见的人日风俗。“镂金作胜”和“翦彩为人”上下句互文,“起晋风”和“传荆俗”言此风俗由晋朝晋地传到了荆楚,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之意。

    尾联承接上联“思乡”之意,扣回首联“此日同”,“此日”即人日,“同”是说自己的思乡之苦和薛道衡一样。表达了深切的乡愁别恨。

    整首诗使用了衬托、互文、典故和双关的修辞手法,表达了深切的乡愁别恨和思归之心。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李商隐七律脉络浅析一百一十四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xios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