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毕《可复制的领导力:樊登的9堂商业课》,觉得这本书每个人都可以学习,不只是管理者,每个人都可以从中学习,并将其迁移成为可复制的成长力。
这本书主要讲什么,讲如何管理团队、带领团队,讲如何做一名出色的领导,9堂商业课就是9个工具包,从理论认识到工作实践,皆可为己所用。
今天,先挑选3个工具,一起来复制迁移个人的成长力之沟通能力吧。
一、打开沟通视窗
沟通,就像是打开自己的一扇窗户,与他人沟通,像是两个打开窗户的人儿在窗边对话。
美国心理学家乔瑟夫和哈里,按照自己是否知道和他人是否知道这两个维度,划分了了人际沟通的四个区域:开放区、隐秘区、盲目区、未知区,把沟通的窗户分为了四个视窗。
《可复制的领导力:樊登的9堂商业课》在自己和他人都知道的开放区,因为共知,沟通起来没有障碍,越不容易产生误会。
在自己知道、他人不知道的隐秘区,因为是自我的部分,需要视情况适度开放,既保护好自己的隐私,也给予一条沟通的路径。
在自己不知道、他人知道的盲目区,需要打通信息的渠道,创造敢于直言说真话的氛围,让他人指出自己的不足和缺点,尽量缩小这一区域。
在自己不知道、他人也不知道的未知区,很可能隐藏着自己都难以估量的潜能,是一个尚待挖掘的区域。多与他人沟通、主动探索,找到束缚自己潜能的源头,去破解它。
沟通的视窗如何能开得更大些,减少沟通的误会和成本呢?
要知道,这四个区并非四等分,我们都知道开放区沟通起来没有障碍,因此要让开放区更大些。可以从隐私区里割一点,比如两人共同的经历,可以转化为公开的,去引发共鸣;可以从盲目区里再割一块,寻求获得他人的反馈,及时调整,缩减盲目区从而扩大自己的对外公开区域。
二、学会用心倾听
善于倾听不仅是一位优秀管理者的必备素质,也是生活在社会中的我们的一项必备素质。只要你需要和人打交道,就需要使用这个工具。
倾听需要准备吗?
需要,深呼吸,让自己平静下来,调整状态,将精神集中到对方的话语中。
而倾听可不仅仅是用心地听,还是需要参与到事情的描述中,表明你与倾诉者是共情的角色。倾听的过程中,可以多问几个“怎么样”,少问“是不是”“是吗”。鼓励倾诉者从挖掘问题根源的角度来回答问题,而不是“yes”或者“no”。从对方的回答中,找出线索,获得有助于理解倾诉者、了解事件背景的材料。
倾听需要观察吗?
需要,观察对方的行为,解读肢体动作。
美国一项研究表明,日常交流时,语言传递的信息只占7%,其他诸如声调、表情等传递的信息占到93%。因此,我们在倾听的时候,不仅是听,还要看。看对方的目光、表情、手势、腿部动作、与你的距离等。比如目光,对方是否愿意将目光投向你、与你产生目光交流,如果交谈过程中,对方的视线基本都在你身上,说明她信任你,愿意与你深入地谈;如果对方的目光只是来回转,她可能不太愿意与你交流很多。
三、到位走心反馈
沟通、倾听,伴随着反馈,相对于表演、批评而言,将你对某件事情的回应定位为中性的“反馈”更好。相应地,反馈可以分为正面反馈和负面反馈。
我们先来看看正面反馈,即对对方的肯定、表扬和赞同等。正面反馈不仅是表达你的态度,还希望产生正面的影响,让对方能够更有干劲。
正面反馈通常可以分为三个层次:
零级反馈,约等于没有反馈,点头示意或者加一句“还不错”,这样的反馈几乎不产生作用,不能达成正面反馈目的。
二级反馈,公开的、正面的反馈,能够让对方获得一定程度的满足感和产生进取心,这样的反馈直截了当。
三级反馈,不仅仅是表扬,并且告诉对方为什么表扬,获得肯定的点在哪里,让对方更明确要继续做好的是哪个方面。知道为什么肯定,更有利于塑造行为。
试想你顺便帮忙做了一件事,朋友说“谢谢”、“谢谢,你真好!”和“谢谢,你看到就主动帮我领了,你真好!”,哪句话让你更有动力下次继续做好事呢?
再来看看负面反馈,即对对方的行为表示不赞同、甚至提出批评等。负面反馈也是表明一种态度,但负面反馈更重要的任务是让对方知道自己不妥在哪里,准备怎么处理好。
这里,有一个标准化工具——BIC(behavior impact consequence),即事实、影响、后果。给予负面反馈时,用这个工具,尽量做到对事不对人。客观描述事实、说明产生的影响和造成的后果,一次性说完,创造平心静气沟通的环境。
总结一下,从可复制的领导力中,选取了沟通能力的工具包:打开沟通视窗、学会用心倾听和到位走心反馈。在迁移为个人的沟通能力时,道理是相通的,做好了沟通,何愁自己和他人、自己和团队出现问题呢?
沟通好了,路就好走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