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狂欢、疯玩以及半个月“漫长”等待,高考的小伙伴们最近几天又要迎来人生的重大时刻了——高考成绩陆续的出来啦!
随着高考成绩的公布,许多高校发起了“抢人”战争。在微博@微博校园的评论下面,各个大学的官微开始“各显其能”吸引高考的朋友们:
比如中央民族大学,就直接放出了昨天《这就是街舞》里面韩庚炫耀母校的食堂(在一所大学里面生活四年,没一个好吃的食堂怎么能行):
(图源:微博)哈尔滨工程大学则更霸气,直接说:来哈工程,一起造航母吧!(你说说这谁顶得住?)
(图源:网络)除此之外,还有“椰树牌椰汁”风格的招生海报,比如华南理工大学(一口把你喝掉?):
不仅各大高校关注高分考生,每年各省的高考状元也都是大家的焦点,今年广西壮族自治区的高考状元,简直让大家嫉妒到面目全非。一位名叫杨晨煜的孩子,高考考了730分,创下了自恢复高考以来理科高考的最高分!要知道满分也就750分啊!
这位朋友我想问问,你是不是不好意思考满分来着?(嫉妒已经使我胡言乱语了)所以他应该又有了小时候的烦恼了:清华和北大我到底该选哪个?
一夜爆红的他被网上流传爸爸爷爷外公皆毕业于清华,外婆北大,奶奶复旦、妈妈上海交大毕业,称为学霸之家。
后来他出来声明,这些都是网上谣言,希望大家不要太过神化,父母都是广西本地的学校毕业的,奶奶也没有上过大学,毕竟其实背后,包括考试,都是自己的一种付出和努力。并表示,学习上家人没有太多指导,只是鼓励和大体上的规划,比如说指导去做什么,其他的任由自己安排,家人不会拿自己的成绩和别人比较。
看到这相信你不禁要唏嘘:“真是个让人省心的孩子”!
从小到大,家长抱怨时说的最多的一句话:“我辛辛苦苦赚钱养你,还要管你吃饭上学做作业,别人家的孩子父母不在家都能考那么好的成绩,你怎么就这么不争气!”
我邻居家老王就是这类家长,老王经常跟我说:“孩子就是一个家庭的希望,我们现在辛苦点没关系,主要是要让孩子考上好大学,将来有个好出路。”虽然和老王面对面住着,但一个月能说上话的机会不超过20次,每次碰见老王,都是在小区楼下。只见老王左手提着水果右手提着菜火急火燎的往家赶,忙着做好饭给快要下课的儿子吃。
老王一家人比较憨厚,邻里相处也不怎么吵闹,但有一次我正巧从外边回来拿出钥匙打算进家门,一阵“哐当”响,紧接着各种摔东西和争吵的声音从门缝里传了出来,原来是眼瞅着高考就要来了,模拟考他儿子的成绩一落千丈,夫妻二人受不了就和孩子吵了起来。
听到这声响我想起姐姐家的小孩儿也正读高三,姐姐和姐夫除了工作,业余生活不是健身就是和朋友聚会,但他们会尽量和儿子一起吃一日三餐,每次儿子遇到什么问题,都会引导孩子去思考问题,找到问题的根源,并鼓励孩子自己去找解决方法。
这些天正好出成绩,姐姐传来喜讯,侄子考上了他喜欢的某985大学。遇见老王,他对我笑笑说:“还差点过二本线。”
中国有句俗语叫做“懒妈出勤娃,勤妈出懒娃”,很多家长表面看似很勤快,凡事大包大揽,什么事都替孩子做了,但在这种环境下成长的孩子很容易变得四体不勤、五谷不分。主要是自己没有真正的思考、实践、找出规律,缺乏一定的独立思考能力。而那些比较“懒”的家长,只给孩子点到为止,引导孩子自己想办法解决问题,放手让孩子自己去摸索经历,从中不但培养了孩子的独立思考能力,还锻炼了孩子自我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无论对自己的孩子还是对学生,我们都应该做一个“懒妈”,不一手把思维和方法端给孩子,只勤于引导孩子思考,勤于鼓励孩子展现成果,而不要做一个一手包办的“勤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