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文学
新写实:现实主义的“回归”和补正——浅析方方《风景》的现实主义特

新写实:现实主义的“回归”和补正——浅析方方《风景》的现实主义特

作者: 池小酒 | 来源:发表于2018-04-02 23:34 被阅读0次

    文|池小酒

    图|手机拍摄

    要么读书,要么旅行

    摘要:新写实主义是二三十年代写实主义的延续。从总体上讲,新写实主义小说仍属于现实主义文学的大范畴,但相比传统的现实主义无疑更具开放性和包容性。本文从三个方面对方方《风景》中的现实主义特征进行分析:一、客观细致地描绘现实,还原生活的本来面目。二、摹写社会底层的生存世界碾压人性。三、真实的典型,回归凡人的人生。

    关键词:新写实、原生态、生存意识、典型化


    中国文学发展到上个世纪80年代,小说界出现了另一重要现象,是所谓的“新写实主义小说”的出现。“新写实主义”是由“新”和“写实主义”这一偏正式词组构成的,这个偏正词组力图呈现出两方面的含义:新写实主义一方面与现实主义保持了密切的血缘关系,另一方面又对现实主义加以修正②。关于这个“新”字,许多学者纷纷给出了不同的见解,有的认为是“自然主义的品质”③,但是也有人将之视作现实主义的“回归”④,在我看来,新写实重视生活原生态的还原,其实和现实主义的真实客观再现社会现实原则并没有太大的出入,它只是对生活进行了艺术加工后的一种生活“还原”。

    一、客观细致地描写现实,还原生活的本来面目

    《风景》的叙述者是一个已故的婴儿——“小八子”,他以旁观者的态度冷静客观地来讲述故事:汉口贫民窟河南棚子里的一户十一口之家,挤在十三平米的棚屋中,几十年的重复地吃喝拉撒睡,庸庸碌碌,凄凄惶惶,甚至夫妻兄弟之间斗殴谩骂,倾轧摧残,亲情荡然无存。方方采取的是一种重叙述轻描写的叙事方式,小说里的人物的喜怒哀乐似乎都与她无关,她只是纯粹客观地对生活本源进行还原,真实地呈现社会生存的本真样态,冷静平缓地描绘底层人民的生存状态和人性风景。

    如果将“还原”视为新写实主义的新意所在,那么,这显然是相对于传统的现实主义而言的。新写实小说仍以“写实”为主要特征,但特别重视现实生活原生形态的还原,直面现实、直面人生。因此,不少评论家竭力论证说,“传统的现实主义作家在叙事时有意遮蔽了现实的本真面貌……新写实主义的一个重要功绩恰恰是破除叙事的修饰与隔阂,从而让生活无比真实地裸露在人们面前。”⑤

    二、摹写社会底层的生存世界碾压人性

    《风景》整篇小说都笼罩着灰暗的色调:“生命如同树叶,来去匆匆。所有的生长都是为了死亡。”⑥在方方描绘小人物无力反抗命运的同时,我们深刻地体会到方方平静的笔触下的批判性:“对小人物生存状态的同情,对整个社会的控诉和批判。”⑦小说文本着力描写了一个重要的人物——七哥,他生来就与屈辱为伴,被父亲怀疑是其母亲与其他男人的野种;成长过程中受尽折磨,被父亲虐待,母亲从不怜惜他,甚至冷漠相待,以及哥哥姐姐对他的欺凌嘲笑与漠视。他过着猪狗不如的生活,用二哥的话来说“连狗都不如,狗急了也会跳墙”,但是七哥从来就只会默默地承受别人对他的欺压。家里没有他的容身之处,老师、同学以及邻居都看不起他,这就慢慢形成了七哥仇恨一切的冷酷心态,他甚至发过一个毒誓:如果有报复的机会,他要当着父亲的面将他的两个姐姐和母亲全都强奸一次。可以说,环境造就了七哥的自私残忍,更因为人性的自私,七哥走向了罪恶。

    总之, “七哥的生存哲学是中国恶劣生存环境中的产物,也是人性自私的产物,更是由于种种原因人性由原恶走向罪恶的最好证明。”⑧如上所述,一些评论家也认为新写实小说与传统的现实主义小说的区别在于,在新写实小说中“生存变成了实实在在的主旋律,生存就是生存,没有任何的目的的意义,它是一个纯粹,或者说,生存的意义只在生存本身,主题以外没有任何其他副题。”⑨

    三、真实的典型,回归凡人的人生

    《风景》中每一个人物都具有典型的意义。作为一家之主的父亲正是下层劳动人民中的一个典型代表。他性格暴虐,爱打妻子,在家中为所欲为,这正是体现了下层人民的粗野;目光短浅,思想狭隘,极力阻挠二哥考大学,可见,他对子女的粗暴式教育反映了下层人民没有文化的可悲;可是他身上也闪烁着下层劳动人民朴实无华的闪光点,在杨朗家需要帮手时,他放下以往对他们一家的偏见,主动伸出援手。“现实主义小说习惯通过一个完整的情节呈现小人物之为小人物的独特个性;相反,新写实主义虽然出现了一批身份的小人物,但作家却有意消解了他们的独特个性,他们成为面目模糊的芸芸众生,一旦汇入人群便立即消失不见。”⑨在父亲粗暴的教育下,大香小香是尖酸刻薄的,大哥与邻居老婆通奸,五哥六哥轮奸小女孩,七哥沦为家里人发泄脾气的工具,甚至孩子们的母亲当着大哥的面跟邻居的男人调情。

    这家人每一个都是粗野的代名词,真实又平庸,丧失个性,沦为了一个阶级的“典型”。除此之外,《风景》中的舞台都不是为英雄烈士或者奸恶之徒搭建的,而是为一群社会底层小人物提供的。相对而言,“代替现实主义作家更多垂青于英雄壮举与情思的,是小人物的衣食住行的烦恼、欲望,生存的艰难、窘困,和个人的孤独、无助。”⑩

    新写实主义作为80年代一种新的创作潮流,“回归”到现实主义的同时,也吸收、借鉴其他流派在艺术上的长处,补正了现实主义。


    参考文献:

    1、《西洋文学术语手册》,上海译林出版社,张错著,2012年9月第1版,第286页

    2、《文学的维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南帆著,2009年11月第1版,第143页

    3、陈思和:《自然主义与生存意识——对新写实小说的一种解释》,《钟山》1990年第4期

    4、雷达:《探究生存本相,展现原色的魅力》,《文艺报》1988年3月26日

    5、《文学的维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南帆著,2009年11月第1版,第144页

    6、《风景》,人民文学出版社,方方著,2015年1月版

    7、《方方风景中的“死亡视角”分析》,《北方文学》2016年2期

    8、赵淑琴:《人性丑恶的风景——方方风景中七哥形象分析》,大理学院报,2015年11期

    9、《文学的维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南帆著,2009年11月第1版,第150页

    10、《中国当代文学史》(修订版),北京大学出版社,洪子诚著,2007年第2版,第296页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新写实:现实主义的“回归”和补正——浅析方方《风景》的现实主义特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xpfh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