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简书电影院
搭地铁的人是什么味道?——《寄生虫》

搭地铁的人是什么味道?——《寄生虫》

作者: 景三动 | 来源:发表于2019-10-08 11:56 被阅读0次

           多数人恐怕同我一样,大概从未想过这个问题。然而这个问题却在上周六随着台风“利奇马”一道冲进了上海人的生活。话说一位微博女作家由于物业没有在台风天及时上门服务而情绪崩溃。先以上层人士的口吻顾影自怜,再蜕下骄矜的外衣赤裸裸的直接威胁。从她洋洋洒洒的微博“檄文”中,我看到了这句“闻得出别人身上的地铁站味道了”。她大概想表达这是一种特殊能力,只有特别的人才会拥有。尤其前面还加了一句“住小两千万买的房子”以使广大读者对她所要传递的态度不会产生任何歧义。于是,当天她就成了网红,红过之前很多年来笔耕不辍的辛苦努力。

           网红作家没有教会我她所说的那种能力,我却在台风天消磨时间的电影中找到了这句话的出处。那是韩国电影《寄生虫》中代表富人的朴社长在一个雨夜与妻子无意的谈话中提到的。值得一提的是这部电影获得了第72届戛纳国际电影节最佳影片金棕榈大奖,也是韩国电影首次获得该项荣誉。毫无疑问,这是一部获得最高认可的电影。

           影片中代表穷人的家庭通过欺骗的方式获得富人家庭给予的工作机会,由此极大的改变了原本陷于绝境的生活窘况。在精心谋划下,穷人家庭一步步垄断包围了富人的家庭生活,甚至一度认为有机会取而代之。然而精致的美梦却在同一个雨夜被硬生生打翻了两次。一次是被同为穷人的工作竞争者打破了幻想,而另一次则是被富人的无意之语彻底打回了原形。

           富人说:“我闻到了他的味道。”

           穷人想:“那是什么味道?”

           富人说:“是葡萄干放久了的味道,偶尔搭地铁也会闻到的味道。”

           穷人低头拉起自己的衣服,嗅了嗅,一脸无奈的看了看身边的儿子。很遗憾他什么都没有闻到。

           当这种味道再次提醒穷人的时候,他举起了刀,一刀刺向富人的心脏。

             ……

           乍看起来这就是一个仇富的故事。按照常规套路,富人总是为富不仁,穷人被逼无奈,一再退让,直至最后奋起反抗。在套路中好坏早已设定,而善恶无需标明,因为好人自然善良,即使过错也只是小节,大可原谅不计前嫌。一位著名赛车手的电影中曾说过:“小孩子才分对错,成年人只看利弊”。可他只说对了一半,就算成人的世界没有对错,但至少善恶还是有的。

           幸好,《寄生虫》没有落入俗套。连穷人自己也承认“太太人很单纯又善良。”可紧接着关于善良的讨论却说出了另一番想法,传统的套路被狠狠地刺了一刀。

           穷人丈夫说:“有钱却很善良。”(不应该啊?真奇怪!)

           穷人妻子说:“不是有钱却很善良,是有钱所以善良。”想想不够充分,又补充道,:“如果我有这些钱的话,我也会很善良。”

           套路被颠覆了,传统被改写了,善良的竟然是富人。那善良又是什么呢?怎么在穷人的眼里它和财富站在了一起?

           是单纯好骗?——“有钱人本来就很单纯,没烦恼。”

           是处理生活问题的能力?——“有钱人家的小孩连衣服都没有褶皱。因为钱就是熨斗,把一切都烫平了,所有褶皱都被烫得平平的。”

           话已至此,穷人丈夫善良的恻隐之心开始悸动,“不知道被自己挤走的司机现在可好。”就在他沉浸在善良的温情中自我安慰时,女儿一声暴喝又将一家人拉回了现实。

            “我们还是先顾好自己吧。”因为我们是穷人,我们没时间善良,也没有善良的能力。

           一道闪电划过漆黑的夜空,是洞察天机的真理神谕?还是雷霆万钧的敕告警示?影片至此拉开了悲剧的大幕,就像一辆没有制动的破车,燃着熊熊火焰从山顶上俯冲而下。越来越快,越来越闪耀,它弹跳着蛇形,左突右拐,想尽一切办法努力将四个轮子贴紧地面。然而最终的命运早已注定,挣扎不过是本能的抗拒。

           可不挣扎行吗?绝对不行!那是求生的本能作祟,是向往美好的内心涌动。人在不得已的时候,总得做点什么,哪怕只是抓住一根稻草。于是,穷人成了寄生虫,寄居在富人一家的生活需求之上,苟延残喘。如果戏剧真如生活,一家四口原本可以过上幸福的生活。从毫无经济来源到四份不俗的收入,离开地下室,走上人间路,回归一户普通人家的正常生活也只需假以时日。然而戏剧终究是戏剧,平淡无奇那是生活,冲突高潮后的峰回路转才是专业水准。电影中一家人偏离了生活里理智的发展方向,走上了一条截然不同的自我毁灭之路。是什么促使他们抛弃了原本是幸运之神的眷顾?又是什么开启了他们由善向恶转身的暗门?

           是贪念?是恐惧?还是不平?也许都有。毕竟没有人是天生的杀手,从懵懂憧憬到鱼死网破绝非一瞬之间的转变,中间包含了多少的惊讶、愤懑、失落、无奈、绝望乃至万念俱灰。唯独缺少了希望——那是生死两断前最后一根稻草,是人鬼殊途间最末一点光线。抓住了还是人,回到凡间;错过了,变成鬼,一同毁灭。

           四个寄生虫,一个死,一个鬼,一个疯,只有深谙生活真谛的妈妈依然清醒如常,却必须承受最重的苛责和最严厉的惩罚。

           作恶之人终得报应。如果电影只是简单的因果善恶的故事,恐怕难以承受戛纳大奖的荣誉。除了仇富和报应之外电影一定还有什么更深层次的隐喻想要告诉我们。比如,寄生虫只有四只吗?恐怕不止,管家夫人和丈夫、介绍工作的敏赫都靠着富人提供的工作机会而生活。除此之外呢?

    朴社长需要司机开车,夫人离不开管家做家务。两个孩子也在老师指导之下获得知识。如果寄生虫是以寄居的方式得以生存的话,离开宿主就意味着混乱和死亡。为了获得金钱被称为寄生虫,那离开了提供服务的宿主不是也同样一地鸡毛吗?严格地说,大家都是寄生虫,无所谓穷人与富人,有的只是相互需要,彼此依靠。在社会学中这被称为社会分工。一部分人用金钱购买另一部分提供的服务,以满足自己的需求。而另一部分人用获得的报酬再寻找其他人置换自己的需求。推而广之,人人都可以用自己擅长的事情谋生。这就是金钱作为一般等价物产生的理由和目的,不仅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也丰富了社会生态的多样性。

           一艘大船,在设计之初可以抵御狂风暴雨,在汪洋大海中劈波斩浪。然而,走着走着就偏离了航道,陷入深不可测的漩涡之中。吾辈生而为人,为何有人锦衣玉食,而有人饥寒交迫?这是事实,也是众所周知的客观存在。平日里听到、看到这些差别也是稀松平常,最多咕哝两句还得回到自己的生活。可是当亲身体验过,那种巨大的落差会泛起心中自以为早已泯灭的希望,为了实现那根本就是虚无缥缈的奢望去铤而走险。结果,梦终究是梦,醒了还得摔向地面,残酷的现实。

           穷人也好,富人也罢,都是芸芸众生中的普通一员。善恶转念兴许都在电光火石的刹那之间。佛家曰,“一念成佛,一念成魔。”我们一方面在强调输出时的自我修为,另一方面是否也该审视输入时的雅量海涵?电影中,富人对另一种生活状态的私下置评并无不妥,然而听者有意,对号入座,从此埋下怨恨的种子。生活中,此类品评伴随着话语、眼神、姿态以及一切视而可见的形式公开,甚至完全不回避的多如癣疥。那又埋下了多少怨恨的种子?都说仇富是一种社会不公,凭什么穷人应该仇恨富人靠自己努力获取的财富?获取的手段我们姑且不论,只想请问拥有财富之后是否还有那颗尊重别人的平常心呢?

           优越感是一种体验,物质差异本是平常,就如同2000多年前西楚霸王说过:“贵不归故乡,如衣锦夜行,谁知之者! ”可通过碾压他人而获得优越感的方式似乎就不是那么高级了。用善意换取和睦,以尊重获得平等,人与人的相处之道其实与财富无关。

           现在你知道搭地铁的人是什么味道了吗?——要我说,那大概就是生活的味道。

    ------------------------------------------------------------

    观影吐槽,运动瞎说,and so on

    Anyway,都是原创

    给时间一个注解,让经历获得重现

    景三动,眼动、脑动、身体动,一日三动

    ------------------------------------------------------------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搭地铁的人是什么味道?——《寄生虫》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xspu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