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 图片/王小马儿
说起交大的拖鞋门,好像是我的心声,就喜欢自在闲游,绝对不能严苛规定和限制。
而凯旋门和庙门都有一种,中式和西式的庄严感,也许可以做成伟大的学业和事业,但是却让人不由不紧张。
就好像我一直不太喜欢格子条子还有点点的花纹,总觉得密集恐惧感,可是有些人就特别喜欢。我的内心是非常需要释放的,因为自己就在给自己绳索吧。
最近想到的一个源头,自由与责任,创造与传承。
我从小就被原生家庭各种管束,尤其是生活方式上的纠正归位,内心抗拒又无奈,似乎必须早起,彼此几点吃饭,必须几点洗衣洗碗,几点做打扫,几点睡觉。
如今呢,反而没有一样是归位的,全都反过来就算一直在时间管理断舍离也是一样。
再来,曾经很长一段时间在亲戚家,寄人篱下,虽然关系也还不错,但依然是一种谨小慎微,不当心就有一种多余和孤独感。
又在医院工作多年,长期的压抑和束缚感。
于是让我对于自由无比渴望,原生家庭和亲戚家的束缚,让我渴望自由,独立自主。家庭的过分关注,让我不想背负太多目光,比较低调。但亲戚家的多余感,又让我想要有人关注关心,渴望被认可价值。
这两种矛盾心理一直在折磨我,于是又是我不断的约束自己,承担责任,体现价值和争取关注。有时又惧怕关注,逃离目光。经常做相反的事情,也许就让人感觉莫名其妙。
本质上都是一种被他人的目光所左右,并没有获得真正的独立和内心自由。
我需要解决自由与责任,创造与传承的问题。
明了即使是自由,也是有责任,原则前提下的最大自由,责任是一种让个人自由扩大的责任。创造是在传承基础上也可以创新,不是全盘创造。传承是在创造基础上传承,不是复制。
如此,他们完全是可以在一起的啊,那么这些阴影是不是可以消散了呢?
其实生命中的每一次经历都可以让自己成长,也许影响了生活。而生活幸福则可能不够成长,好比朋友分享的那样。
又好比今晚一个朋友聊到的,每个人有前世今生,有各自的经历,修行不同,各自归位就好,不必去比较,人有自己的修行。
她建议我可以读佛经,心经,可以像太虚大师一样,通过书本悟到!接受自己的领悟方式就可,可以自学修行。
是啊,我就是属于那种在生活中,自学中领悟的人,不接受通过上课跟随师父学习,仿佛那就剥夺了我的自主权,让我生活在牢笼里一样。
这也是曾经经历影响的吧。
那种爱仿佛是一张大网,又好像是一个玻璃罩,一直让我透不过气来,哪怕到已过不惑的我依然如此。
最近的领悟也许和自身感受,还有都挺好这部剧也有很大关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