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16804067/f22d44fedfa4aba9.jpg)
有人说,我学习心理学就是为了更好的影响别人,控制自己。比如,控制孩子的情绪,让他不哭不闹。控制老公,让他改掉身上的毛病。针对这种说法,你怎么看?欢迎结合加餐微课,说说你的看法,也请说说你对心理学的理解
作为两个孩子的全职妈妈,对于育儿方面一直是比较关注的,从怀老大时有去听一些孕期和育儿的讲座,从公众号到育儿书籍自己也都没少关注没少购买,对于一些大道理自己都懂,比如尽可能的陪伴,不能吼叫,要放手让孩子自己尝试等等。但是在真正做的时候发现想要当一个好妈妈并没有那么容易。由于老公的工作性质,在家的时间实在是少的可怜,作为军嫂虽然这么多年已经从一开始的抱怨和奢望中慢慢过度到了现在的习惯和理解,但难免有感觉孤独无助时,当自己心情不美丽时面对孩子的一些事情,往往就会用大喊大叫来解决问题。明知道这样做有多么错误,明明每次做完都会后悔懊恼,但在每一个当时还是忍不住的。现在回头想想这当中还是有想控制孩子让他按我想法来的成分的。
随着孩子一天天长(老大四岁半了),我发现当我用大吼大叫解决问题时,老大的眼里隐隐有了一种不信服。这让我产生了恐惧,也更加的焦虑迷茫和害怕。这个时候遇到了陆老师的育儿愈己课程,一开始就是被愈己这两个字吸引的,虽然以前也知道育儿要了解一些心理知识,教育孩子要在符合他身体、心理发展规律的前提和基础上,但是从来没有把育儿和心理学和自己这三者联系到一起。学习了育儿愈己的课程后真的是感觉豁然开朗,也终于明白了为什么自己育儿方面的知识没少看,大道理大方向都懂还是没有把这件事做好,原来问题在我自己身上,在我自己心理。如果我不先把自己心里的问题处理好,是根本不可能也没有能力把孩子带得多么好的,即使他也许看起来会很优秀,但那也只是满足了自己的虚荣心,而不是真真正正为他好。
于是,在育儿愈己开课不久我就毫不犹豫的买了超妈的课程,现在终于迎来了超妈的训练营。可以说我的心情是有点激动但又有些害怕的。我已经意识到了自己的问题在哪,但是也有些担心自己是不是真的有能力找回自己。在我的原生家庭里,在我那个以爱的名义被完完全全的约束、控制和包办的童年里,彻底的弄丢了自信和自我的我,一个这么多年都不知道自己真正想要什么的自己。这样的我是不是真的能重新找回自己?
最近在学习陆老师的情商陪练课里,有一点给我的感触特别特别深:你要想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先得自己是什么样的人。自己身上都不具备的东西是不可能也没资格要求孩子具有的。为母者刚,也许为了自己我没有那么大的信心去改变,但为了孩子就感觉有了动力也有责任让自己成为更好的人,更好的妈妈,也成为更好的自己。在成就自我中成就孩子,在成就孩子中更加完善自我。
![](https://img.haomeiwen.com/i16804067/7e8880a2b50e1125.jpg)
对于陆老师的这节微课,让我们从整体框架上系统的了解了心理学的发展脉络。也对接下来课程的展开方向有了大致的了解。同时对心理学的范畴有了新的认识。更明白了一个看待心理学,看待其他事物的更高的视角,那就是不论对错,更加包容,兼收并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