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4775-05)为什么参加了那么多培训,课堂还是没改?学生学业成绩也没有提高?可能的原因如下:一是“听不懂”,培训是需要“预学”的,尤其是自己基本功有限,更需要练好基本功,才有“对话”,才有“共鸣”。二是“不想听”,培训的目的是“打卡”,打完卡就开始“神游”。三是“不想改”,按照惯性走是最舒服的,改革就要走出自己的舒适区。况且,改革是有风险的。四是“知行分裂”,空头理论家,也听得懂,甚至还有“个见”,可惜“两张皮”了。五是“习惯性怀疑”,新课改,还不是一阵风,还是“西风”,等等再说吧。六是“自以为是”,经验主义者和有既往成就者往往看不上“新”东西。以上是从教师本身的角度,还有培训本身的角度,有的培训理论满天飞,名词一大堆,到头来,听者是一头雾水;有的培训,其实就是经验介绍,未能上升到理性角度进行分析;更有像孙绍振先生所指出的“以其昏昏使人昭昭”。培训形式上,还是以“讲座”为主,任务驱动式、现场学习式、案例分析式、对话式、学习共同体式极为罕见。——成为孩子们喜欢的老师,一颗爱心、一份专业、一种创新的精神。2023.3.27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