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几何时,外卖被争的头破血流,几大平台暗战,大大大小小创业青年也跃跃欲试,于是混乱的场面便产生了。
其实各位应该早都看到了,所谓外卖的概念,我们早在好多年都存在,只是现在被一些忽悠者套上互联网思维的帽子重新包装下骗点风投而已。所谓融资,就是拿别人的钱来给自己创业,成了功成名就,不成反正是别人的钱也不用还,比贷款是不风险小多了?
但不是人人都能拿到风投,外卖现在已经很少有拿到风投的了,因为几大平台相继都有折损,什么美团,糯米,聚美优品的,首先早餐就被折腾死了。
反正我是一直觉得外卖没离开过我身边,有时候中午懒,就打电话让送一碗面,这也属于外卖。
再玩新花样也无益。
各大平台一上来就打着折扣,打着极具诱惑力的价格和性价比,但是拼的确实人力物力成本,所以,死是必然的。
做第三方平台其实是最不容易起来的,除非有自己的一大批会员商圈,要不然确实不现实。
我们先来看看存在的问题:
一,拼价格,自己把自己会干死。
价格这东西永远是不要太过分的追求的好,如果一味追求低价,那死的很快的,价格战会把自己拉上不归路的,而现在很多外卖在打价格战,再有风投的不断融资也不够烧钱的。
外卖可不是团购,团购最起码是稳赚不赔的,是大家上门消费,而不是空有一家操作间,直接送饭。
而且外卖的套餐能比地摊的便宜么?
二,人力物力成本,加上低价,有几家能承受。
这样的成本是居高不下的,对于小商家来说早都支撑不住了。如果你是把外卖当作自己营收的补充,当作自己完善服务的一部分,这个确实非常好,但是要当作主力军,恐怕会成为自己的累赘。你上顾客的门,费用你自己承担,顾客上你的门,你没运送费用。
三,送的速度受影响,这可不是送快递。
饭菜做好到输送,就算再块也会打着,又不是宅急送,那个油炸的东西一般对于时间长了的味道改变不大,本来就是几包料弄出来的,但如果是其他的,肯定会在运输途中变味的,商家辛苦送来,吃货吃了后悔,相互责怪,相互不解。
四,各大摊位各个门店竞争。
一般上班族的地方作为游击队的地摊都会出现,他们是有力的竞争者,现做现卖,岂不更新鲜而且还更便宜,就算白领们坐在办公室不想下去,但一个电话,楼下的门店也能送上来,所以说在网上叫外卖也只是偶尔为之。
五,卫生问题品类问题。
如果说卫生,送的东西因为做的环节看不到,送的环节也看不到,谁知道在途中会如何,所以卫生问题也是个问题,而且能送的品类还是有限制的,一个套餐多一个品类就多一份成本,而楼下的煎饼果子,豆浆油条,或者胡辣汤,面馆,饺子馆,炒菜馆,还不是供我自由选?
这也就是我做程大个小火锅,为什么不直接把外卖搞成噱头的原因,就是这个东西是可以搞,但不能作为一个主要的途径,是个提升服务的途径,是个培养客户关系的途径,是个增加收益的途径,但肯定不是一定能单一获利的途径。
谁现在还想搞个外卖创业呢?他一定是脑袋秀逗了,还不如摆个地摊来的实在。
千万不要把外卖等同于餐饮O2O,也不要等同于餐饮的互联网思维,真正的餐饮O2O是基于用户服务基础上的,就是一些以方便于客户为基准,一切以提升服务质量为基准,一切以形成流畅的就餐环节为基准,形成以服务为特色的驱动力,驱动商家更好的进行客户管理,获取更稳固的长久的利益。真正的互联网思维是餐饮借助于互联网特点进行的自身定位,客户群体管理,产品打造,服务拓展的一系列,而不是搞个外卖,弄个噱头让网上炒一炒就是互联网思维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