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家长对孩子说:哪个同学打你,你就狠狠地打回去,不要怕,爸爸给你做主。在以往的教育案例咨询中,经常会有父母聊到校园欺凌的问题,很多父母也会抱有这样的态度,狠狠地打回去。这样做合适吗?
好处:
(一)增强孩子自信
校园里发生了欺凌现象,孩子受到别的孩子的打骂,调查报告显示:孩子遇到欺凌自己默默承受占16.63%,以暴制暴,找人报仇的占13.02%,而其他的占6.56%。可见还是有一部分孩子在受到欺凌以后,是立马打回去。这样不至于孩子在今后的成长中留下阴影,有健全的人格,较少自卑。
孩子如果不立马打回去,还会成为经常被欺凌的对象,最终形成一种心里阴影,曾经有一个报道提到一位男生,他说每天上学感觉都像是一场噩梦,上车就会被先打一耳光,然后要钱,不敢反抗,每天身上都是鞋印子。回到家还要被妈妈骂,最终不敢上学,自闭。
need-to-insert-img
(二)能够保护自己
孩子在校园里被同龄的孩子打骂,告诉孩子不能懦弱,一定要打回去,不要害怕,这样能够防止自己经常被打,能够很好的保护自己。当然,前提是对方手里没有拿什么危险刀具,对方的年龄、身高和自己差不多。在同龄人面前被欺凌,一定要打回去,这也是维护自身形象的一个好方法。
need-to-insert-img
坏处:
如果是两个男孩,你打一下,我打一下,如果力量有悬殊,很可能孩子会受伤,所以,这样做也是有一定风险的。
那么,如何教育孩子有效避免校园欺凌呢:
(1)孩子一定要强壮
男孩是远古时候的小猎人,作为父母,一定要带他们训练健康的体魄,因为据调查报告显示,身体弱小,自卑胆怯的孩子容易成为被欺凌的对象,所以,我在高效陪伴的文章里讲过,每天一定要有一个时间,家长放下手里的一切事,放下手机,带孩子打球,或者骑车,跳绳,锻炼身体。教育孩子我们不主动欺负别人,但是受到别人欺负的时候,第一次可以告诉老师,第二次直接狠狠地打回去。
(2)孩子一定要开朗,不能独来独往
调查报告显示,喜欢独来独往,自卑的孩子容易成为欺凌的对象,所以,家长在教育孩子的时候,一定要多鼓励孩子交朋友,不能孤僻,在交朋友的过程中,孩子知道该如何改掉自身的不足,会以朋友为榜样,知道哪些是好的行为,哪些是不好的行为,促进自我成长。
当然,我们的建议是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如果只是同学间一些小矛盾,并非校园欺凌,应该告诉老师,让老师处理,不能轻易打架,这样双方都会受到惩罚,还会与同学之间相处不和谐,即使是真的欺凌,都还是孩子,情况不严重的话,一定要告诉老师,第二次如果还遭到欺凌,一定要狠狠地打回去。当然,如果对方人很多,告诉孩子一定要保护好自己,大声呼救尽早离开。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