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问自己,这个世界需要什么。问自己,什么会使你鲜活起来,然后就去做这些事。因为这个世界需要的,就是充满生命力的人。”
1 觉察:你如何自我教育?
当你提交的报告问题百出时,当你忍不住冲孩子大吼大叫时,当你再次弄丢钱包时。换句话说,当你犯了错误时,你对自己说什么?
你可能会说:“”我怎么会犯这样的错?我是个笨蛋。我不应该这样对孩子说话,我不是一个好妈妈。下一次我必须如何做,否则…………”
我们的内心升起“沮丧,内疚,羞愧”的感受,这些感受告诉我们,我们正在通过道德判断,自责教育自己。你对自己正在使用“暴力沟通”。
我们需要学习和成长,但不要憎恨自己。通过内疚和羞愧来学习,代价太大了。我们会把大量生命花在沮丧上,一再重复做自己不希望的事。
当把注意力集中在探索自己的需要上,我们就能做出更好的选择,而非胡思乱想、自责、他责,自我内耗。
2. 如何检测你是否在关注需要?
怎么样才能知道你是否在关注需要呢?换句话说,当一个需要没有被关注时,它会发出什么信号?
1)想法: 头脑中的各种评判。比如犯错之后,我们对自己说:“你这笨蛋;你应该……我不应该这样做。我应该……”。当你没做应该做的事,就应该受惩罚;做了应该做的事,就应该受奖励。
你有这些暴力的想法,背后就有一个没有得到满足的需要。
2)感受。感受是闹铃,提醒你是否在关注需要。
当需要没有得到满足或关注时,你会感受到:内疚,泄气,尴尬……(P43)
3)意识到上述的想法和感受是一个未满足需要的悲剧性表达。将“想法和感受”翻译成“未获满足的需要”
3.专注两个需要
我们所做任何事都是为“需要”服务的。换句话说,人类做任何事都有一个理由,即为满足一项需要。相同的需要,却有不同的满足方式。当人们改变是因为他们看到有更好的方式满足他们的需要时,这种方式代价更低。从“需要”的角度,我们看到了彼此的人性。
当你犯错时,或者你希望当时没这么做,找出“两个需要”,并思考,怎么样才能同时满足这两个需要?
想一想:
1)你的行为未能满足什么需要?
2)你的行为是为了满足什么需要?
3)将注意力集中在这两个需要上,找出更佳之选。
比如,一位妈妈上班前对孩子大喊大叫,事后她感到后悔。
在马歇尔帮助下,她意识到,自己对孩子那样说话,自己尊重别人的需要得不到满足。
同时,她对孩子大喊大叫,满足了她想要保护孩子,让孩子幸福的需要。
当意识到两个需要,她问自己,怎样表达自己才能同时满足这两项需要?
将注意力放在“两个需要”上,并思考如何做出满足两个需要的“更佳之选”。这是掌握非暴力沟通的方向:每时每刻的行为都是我们选择的,我们做的每个选择都是为“需要”服务的。
比如,我昨天上班叫外卖吃坏了肚子。我真希望当时没有叫外卖。我感到后悔。
我未能满足的需要是:健康,保护我的胃;同时我满足的需要是填饱肚子。今后,没有上班时,我可以自己在家做饭而不是外面吃;上班时,我可以带饭或者到干净靠谱的餐厅吃饭。
4 总结
错误是用来学习的,而不是使人失去自尊的。
首先去觉察自己的想法和内心升起的内疚感,接着耐心去探索背后的两个需要:未能满足什么需要,和做此事我们想要满足什么需要。
当注意力集中在这两个需要上,我们就会思考如何更好满足需要而不失自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