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教学创新大赛十分火热的今天,大家的教学目标里都少不了“素养”,不然显得不够高阶。
除了“素养”这个热词外,还有个热词,叫“数字素养”。为啥说它热,是因为西浦ILEAD的张晓军天天喊,每个场合都喊,不清楚的去看西浦ILEAD公众号就知道了。
最开始我觉得“数字素养”和自己没啥关系,毕竟自己没教啥人工智能类的课程,所以无动于衷。
但是,我挡不住他天天喊每个场合都喊啊。我可是他的粉丝,偶像这么重视的东西,肯定有他的道理,于是决定好好研究一番,于是就写了这篇五问反思报告。
1. 我学到了哪个知识点?
(作答要求:要求选一个打动自己的知识点)
数字素养是指学生在数字时代的行为能力。数字素养包含三个层次:
层次一:熟练使用:常见的或专门的数字工具(技术、软件和平台的能力)
层次二:批判性地理解:数字媒体工具如何反映、塑造、增强或操控人类对真实世界的感知或感受,以及学生对个人在数字社会的权利和义务的认识。
层次三:用数字工具创造和交流:使用数字工具进行创意工作,根据不同情景和对象使用不同工具进行适应性交流。
--《数字公民与核心素养:加拿大数字素养教育综述》
2. 我之前是怎样想的?
(作答要求:假设自己还没看到上述知识点,自己是怎么想的;如果还没有想过,那就现在就推测下)
提到数字素养,我觉得是这个数字时代需要的素养,之前的非数字时代不需要。但是提起数字来,我知道这肯定不是阿拉伯数字,但数字到底是什么呢?还真说不清楚。
那素养呢?素养我觉得就是一个人的所作所为对社会期待的匹配程度。合起来看数字素养,我觉得就是在这个数字时代一个人的所作所为和社会期待的匹配程度。
如果让我对数字素养进行分层的话,我也能根据匹配程度分成三个层次,就是数字素养的高、中、低。
3. 我之前的想法怎么样?
(作答要求:比较上述两个问题的答案,找出冲突之处;分析二者冲突的产生原因)
(1)对“数字”的理解可能有偏差
我说的数字和和人家说的数字是不一样的。因为我不知道数字是什么,我只是知道数字不仅包括阿拉伯数字,还包括文字、视频、音频、模型等多种形态的信息。
人家说的数字,是数字时代的数字。和我的理解一样么?天呢,我也不知道。但可以肯定是,数字是依托电子设备的。
(2)对“素养”的理解可能有偏差
我说的素养和人家说的素养也是有差别的。人家把素养定义为行为能力,我定义为匹配程度。这二者是否有重叠我也不知道。
(3)对“数字素养”的层次划分无意义
对于数字素养的层次,我的划分基本没啥意义。因为数字素养层次低的人压根不会因为我的划分而变得层次高。而人家知识点中的层次划分很明确,包含了好多动词。大家看了人家的层次划分,就可能执行那些动词,执行好了后,那数字素养肯定就上来了。
4. 我应该怎样想才对?
(作答要求:关联能想到的一切,不放过任何一个从头脑中闪过的信息;可关联自己的经历,也可关联其他知识;用证据说话;整合不同观点;重视因果关系)
(1) 更新认识:数字
我赶紧去网上查什么是数字,看了好多解释和贴子,一头雾水,不管它,继续。我不着急解决它,因为这个东西是开环的(搞清楚了就闭环了),会持续在我脑中搞事情的。果真几天之后发生了这样的事:
在和孩子朋友爸爸聊天时,我就忍不住问了句:我不知道这个问题是不是该问你,但是我还是尝试下。请问,什么是数字?
对方是计算机学院的,说在我们计算机专业人眼里,数字是为了反应真实世界而产生的信号。这个信号不是原原本本的真实世界,但却让人感觉这是真实的。比如放电影是一帧一帧地放,只要速度足够快,我们看起来那就是连续的,看起来就和实际是一摸一样的,而实际上它是间断的,一帧一帧的。
WOW,原来是这样。误打误撞,竟然问对人了,耶!
(2)更新认识:素养
虽然当时在查“数字”时没搞清楚,但这不影响我去查“什么是素养”。结果一查,更蒙圈了,因为我发现了它的近亲:素质。脑袋了一团浆糊,算了。
今天要推这篇了,决定再试试,结果在百度文库中发现了素质和素养的差别:
素质在心理学上是人的某些先天的特点,是事物本来的性质。
素养是由训练和实践而获得的技巧和能力。
看到这里,妥妥的了,立马知道了为啥大家都想提升学生素养,而不是提升学生素质了。因为素养是后天的,而素质是先天的。
(3)关联自己的经历
即使我不知道什么是数字,什么是素养。但这不影响我使用数字素养层次划分依据,来评价自己的素质素养。
层次一阶段:熟练使用
我在博士二年级之前,是个信息素养极低的人。因为我只能用一些常见的数字工具(技术、软件和平台),比如excel、word、邮箱、qq、ppt等这些大家都知道的。
博士二年级后开始用专门的数字工具,比如用endnote来管理文献,用spss来做统计分析,用sigmaplot来作图,在excel中用筛选、冻结窗口、排序、链接等技术了。这时候也知道用平台了,比如读微信公众号文章,上MOOC的课程等。
工作后学的软件就更多了,比如用Get data 软件来提取数据,R语言来做元分析,用R语言来画图,在石墨文档中做纪录,用腾讯文档收集信息,用问卷星做调查,用讯飞语音做语音输出,还有就是在cctalk平台、小鹅通、钉钉上分享,在腾讯会议上开组会……就是需要用啥,我就学啥,没有止境
层次二阶段:批判性地理解
我最开始认为网络上呈现的就是事实,压根不需要做什么努力来分辨。后来慢慢发现不对劲,因为我总是感觉被牵着鼻子走。
我之前也看那些10万+文章,每次看完都感觉自己苦死了、累死了、冤死了,然后让我有发不完的火。于是我就想,这些文章为啥这么神奇呢,不看我好好的,看完每个毛孔里都是负能量。于是果断取消了关注。
后来我就付费了,为专栏付费,为课程付费。这些专栏和课程,也确实让我发生了积极的变化,比如重视写作、练习写作。
现在我知道了,因为这些数字工具就是工具,能够操控我对这个世界的感知和感受。这些操控有正面的、有负面的,我必须睁大眼睛去分辨,让自己在享受数字馈赠的同时,不被数字坑了,或者是别坑太惨。
还比如看到大家朋友圈里全是美食、美景、贴心人,再看看自己的生活,一地鸡毛。后来发现,大家朋友圈里展示的不是全部,只是大家想展示的而已。
我现在知道了为什么要批判性地理解了,因为数字世界五花八门,不好好分辨就会被人家带节奏,莫名来了许多负能量。另外,找到好的资源,也确实能够带来正能量,让自己受益。
层次三:用数字工具创造和交流。
交流这个太不是个事了。我N年前就开始用QQ交流了,现在时时刻刻用微信。但是人家说的不是这么简单的应用,而是根据不同情景和对象进行适应性交流。
先说对象不同导致的工具切换。我最开始用qq,因为大家都用。但是,有些时候用qq就不行,比如对方没qq,或不用. 比如我在澳大利亚课题组,交流全都用邮件;我去德国访问时,人家都用Slack;后来碰上一群来自世界各地的人,大家用whats。
还有不同情景导致的工具切换。我之前会打电话或语音指导研究生,要求他们干这干那,后来我发现我会忘、他们也会忘,还会赖账。后来我就全部改成qq 文字沟通了。这样就能留痕。留痕的东西,对我自己是个约束,对学生也是约束。目前我觉得是个比较适合的交流方式。
用数字工具创造,我现在也搞了不少事情了。比如用ppt展示自己的原创内容,在微信公众号和简书上写了好多五问反思报告,用visio画流程图,用R做论文中的图等……
其实我还想拍短视频,但一直都没行动……
5. 我怎样才能用上它?
(作答要求:可以反思自己,发现自己的认知盲区;可解释一些现象和感觉;可优化自己的决策;可预测问题;可解决问题;可做出评价;可尝试创新)?
(1)反思自己:对重要概念的学习不深入
天天把数字和素养挂在嘴边,但是不知道数字是什么,不知道素养是什么,汗颜!自己对这种重要概念的学习,简直太自以为是了。
不过我也发现,即使是不知道什么是数字什么是素养,我也可以有依据地评价自己的数字素养。好神奇啊。
(2)反思自己:在分类时不考虑指导意义
我之前的分类特别注重依据,但对分类意义考虑不足。比如我把数字素养按照和社会期待的匹配程度分为高中低三个层次,其实没啥意义,因为不能促使自己或他人发生改变。
那如何才能促使他人发生改变呢,我发现了个规律,那就是用动词。你看人家知识点中,用的全是动词:熟练使用、批判性地理解、创造和交流,这些都是动词。
(3)优化决策
需要学什么新软件时,果断学起来,不然就是数字素养低;需要用啥平台时,比如各种“云”,用起来,不然就是数字素养低……
对于自己带的学生,果断把数字素养加入刻意练习清单,让自己和学生都练起来。
(4)尝试创新
我有门课,叫“大学生学习思维与元认知”,课程目标是让生师会学习(对,你没看错,这门课也想让我学会学习)。在这个数字时代,我也得让这门课提升数字素养。
于是我就加了一条教学目标:在学会学习过程中提升数字素养。不仅如此,我还把这一目标进行了拆分,变成了“熟练使用数字工具管理学习档案”、“对常见学习观念进行批判性理解”和“基于数字工具进行创作”。
简直太牛了,叉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