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哲思想法简友广场
不放手不易,放手更难——读《别放手》有感

不放手不易,放手更难——读《别放手》有感

作者: 弗洛伊德的微笑 | 来源:发表于2020-10-19 15:58 被阅读0次

今天阅读樊登老师的《陪孩子终身成长》,“培养无条件的爱,让孩子内心充满力量”中有一句话对我触动很大,“没有要求才是家”。当我感到我被控制被改造或被要求的时候,心中有一种不愉快的感觉,行动上就是不执行,也就是逆反。

让我想起我与孩子的相处,什么时候我放手让女儿按照她自己的想法去做,什么时候我希望她按照我的想法去做,前者的结果就是我们相处愉快,后者则是她生气而我也不高兴。这样的事情重复多次,是该反思一下了。

没有要求才是家,真是这样吗?深入了解一下,有要求就会有压力,有压力的时候人容易产生紧张感,就得不到放松。那是是什么让人在家里有要求呢?我通过观察我自己感到不舒服的事情、时间和节点,猜想有以下几点原因:

一是社会压力内化为自我的要求,社会上的竞争、焦虑往往会通过自我内化为严格的要求;比如我常常会和女儿说让她多读书,可是我的这一要求一般情况下都得不到回应;我是不是需要一个更智慧的方法,陪伴她的阅读成长,哎,又成为一个要求了!

二是父母自己有情绪,没有得到很好地释放和安抚。我发现我在晚上睡觉前的时候,控制欲强,希望孩子按照我的想法去执行,希望她能够早点睡觉,一旦她睡迟了我就着急,着急的时候就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绪,更没有办法去体会她的感受。应对这个要求可能需要接纳,接纳已经发生的事情,专注当下,可能会有效果。

三是进行比较。无论是主动比较还是被动比较,都不会有好的感觉。我发现我常常在女儿的班主任发出听写、考试结果时更倾向于控制。

控制感源于对没有安全感,当能够控制的时候,人的心里有种踏实感,可是每个人的方向盘都需要自己控制,因此应对失控感最好的办法就是接纳。

这让我想起一个绘本故事:《别放手》。小女儿一直想学骑自行车,但是由于害怕转向父亲求助。一天,父亲陪着她练习骑自行车,开始她不会骑,父亲帮忙扶着,自行车稳稳地慢慢地前进。她告诉父亲说不要放手,他父亲答应。过了一段时间,她骑车的速度越来越快,父亲逐渐跟不上自行车的速度疚放手了,父亲站在路边,眼睛一直看着女儿骑车的身影,脸上渗出汗滴,“放手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在孩子成长的路上,我也需要反思自己的想法,有时候真的需要放手的能力,陪伴、接纳无条件的爱成就孩子轻松快乐幸福成功的人生。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不放手不易,放手更难——读《别放手》有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ymkm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