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为君子?克己、复礼、崇仁、博识。个人觉得,它是一个承载着五千年华夏文明所有美好的词汇,是对一个人至高无上的赞扬。
中国人推崇君子,成为一种信仰。历来如此,或许是骨子里含蓄,温润的性格特征在引导着。似是很少见到中国人讲话直白又伤人,遇见不太好的事情,大多会委婉的告知,不会咄咄逼人,言语犀利。“给别人留面子”“退一步海阔天空”,不露锋芒,圆滑而又坦然,颇有一丝“厚黑”的意味。想来,中国人的语言文化,可能是从君子文化中延伸出来的吧。
不过,除了言语的温润,古人对君子的地位也有一定的要求:“君子劳心,小人劳力”。在这里讲的君子其实是一个人地位、权势的体现,位高权重者为君子,种田劳力者称小人,君子、小人相对,证实了中国人自古以来衡量一个人成功的“标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是中国人历来的追求,由此外延伸出等级观念,维护着统治阶级的利益。当然,这也充分遵循了人作为一种社会性生物的特性:把个人价值的实现放置于社会中的归属性需求。由这种需求的实现引出一个比较重要的概念——群体。
后来,君子一词逐渐演变,带有了一定的道德意义,德才兼备者方可为君子,这就进一步提高了门槛,也显示了中国人的思想变化,从崇尚位高权重逐渐到重视人的品德修养,这是一种从物质到精神的跨越,如同当下所提倡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双重修养。但君子的群体意味并没有得到削弱,反而在时光的辗转中得到进一步的强调。纵览史册,那些为群体利益而牺牲个人利益的人,那些刻苦忍受磨难而成就一番事业的人,那些意志坚定为理想奋斗终生不悔的人...他们是中国的脊梁,也是一个个标准的“君子”。
在这里,值得一提的是中国的文人(知识分子)们,从古至今,正是他们提出了“君子”的概念,遵循着成为“君子”的原则,才使其逐渐演变成了一种特有的文化现象。那么我想,如果可以,或许能给整个文人(知识分子)群体颁发一个中国文化特别贡献奖?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