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安全感
巴菲特说,“人们为确定性付出了高昂的代价。”
每个人都渴望追求百分之百的安全感。
事实上根本不存在百分之百的安全感。
清晰,确定提高安全感的有效方式,一是提高自己投资思维的清晰度,二是增加自己资产波动性上涨的确定性。
02钱的概念
比特币和黄金、外汇、现金、股票和债券、房子,这五种,其实都是钱。
王烁说,每个人都是关于钱的专家。
钱可能是最坏的主人,也可以成为最好的仆人。
如果你不顾一切拼命刷卡消费,结果钱就会当家作主,而你将变成钱的奴仆。
反之,如果你把钱当作工具,那它可能就是最好用的工具。
03什么是钱?
狭义的钱,就是社会接受用来作最后结算的东西。
买了货,接受了服务,最后付钱,大家两清;如果给的是支票、信用卡一一支票和信用卡只是你会付钱的保证,最后对方要拿到钱才算数。
支票、信用卡、信贷、债券、金融证券化产品等,都是钱的衍生品,它是人们交易时愿意暂时接受的支付方式,但不是最终结算。
还钱承诺,也叫信用。
信用跟信心是一回事。信用是从借钱的人角度说的,信心是从把钱借出去的人角度说的。
信用是信心,政府印的钱其实也要靠信心。
全球早已进入法币时代,法币(fiat money)的意思就是政府垄断了钱,印张纸说它是多少钱它就是多少。
人们必须对钱的信用保持警惕。
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04五种钱的用处
第一,比特币和黄金是法币的潜在竞争者。黄金的价值是人们为未来准备的灾难预案。
比特币已经一路狂奔越过了生死临界点,是一小撮人为未来准备的灾难预案。
只不过,在它准备的灾难图景里,世界上至少还有互联网和电一一黄金这两样都不需要。
第二,外汇。现代人的资产组合里,应有一部分应该是国际资产。
法币对应着对政府的信心,不同法币之间的升降,折射对各国政府信心的升降。
第三,现金。现金是常态下的终极支付手段。
巴菲特把现金视作对任意资产的无期限的免费期权。
近一二十年来他做了很多这种生意:信用扩张时他攒现金,信用收缩时他把现金放出去,你既可以说他是低买高卖资产,更可以说他是低买高卖现金。
第四,股票和债券。持有股票本质上是持有看多期权,收益上不封顶,亏损最大就是买入时的出价;相反,持有债券接近于卖出看多期权,获得固定利息,对应承受本金损失风险。
目前,各种所谓固定收益产品,越来越衍生,越来越复杂,普通人越来越看不懂。
股票交易价格是连续的,价格变动反映了投资者对风险收益的实时判断。债券绝大多数时候风和日丽,一有事就电闪雷鸣一一只有极端状态,没有中间状态。
第五,房子。房价在长期中能对抗通胀,这是房价的基本面,但房价经常不是由基本面决定的。
麦催客(Andrew Metrick)教授说,十次金融危机有九次是房地产惹的祸。
为什么?
因为人们对房地产的信念接近黄金。
理念,正确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