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历史有意思简友广场
《隋唐300年》第3篇:史上最残忍的名将

《隋唐300年》第3篇:史上最残忍的名将

作者: 隋唐300年 | 来源:发表于2019-12-01 15:45 被阅读0次

    高颎(jiǒng)到达前线后,立刻去见了韦孝宽,询问他们退敌之策。

    韦孝宽说:“如今正是雨季,沁水河宽水急,大军渡河,必须搭建浮桥。但是前几日,我军刚架完浮桥,贼军便将成千上万的竹筏点着,从上游顺流而下,浮桥瞬间化为灰烬。现今贼军士气正盛,我军可以闭寨不出,等他们军粮耗尽,再进攻肯定大胜。”

    高颎深以为然。于是,两军在未来几天之内一直相安无事,只不过,高颎在私下里默默的准备了一样东西。

    几天后,尉迟惇便急了,他知道时间属于朝廷,作为叛军追求的是速战速决,一旦进军不利,士兵们便会感到前途无望,极有可能生变。

    于是,他又心生一计,命令部队后退,诱导朝廷军队过河。另外又派了5000人,埋伏在上游,等朝廷军队过河一半时,便点燃竹筏,烧掉浮桥,然后大军再杀个回马枪。

    此计不可谓不高明,不可谓不歹毒,老实说,尉迟惇在短短几天内,连续使用了两条计策,而且招招要命。他绝对可以称得上一个不错的将领,但是很无奈,他偏偏遇上了天下第一文武全才。

    高颎很快就看出了尉迟惇的计谋,但他没有萎缩不前,而是选择了将计就计。

    看见敌军后撤之后,高颎立刻命令士兵架起浮桥,但浮桥的两边却多了一样东西——高颎前几日让私下准备的土狗(水中障碍,前锐后广,前高后低,状如坐狗的土墩)以抵御火船。

    一切都在按照剧本进行,朝廷军队刚刚过去一半,上游便飘来了无数条火船,但有“土狗”的阻挡,浮桥稳如泰山。

    但是,当朝廷军队全部渡过河时,诡异的事情却发生了,高颎下令,将浮桥全部烧毁。

    诸将立刻跳出来反对:“敌军士气正盛,我军自断后路,岂不是要全军覆没?”

    高颎不容质疑:“军令如山,不从者斩!

    众将无奈,只得执行,一瞬间火光冲天。尉迟惇看见后方大火越烧越烈,以为计谋得逞,立马调转马头,杀了回来。直到短兵交接时,尉迟惇才发现上了当,顿时军心大乱。而朝廷军队破斧沉舟之后,绝地求生,战斗力飙升。

    军心一降一升,不到一个时辰,尉迟惇大败,随后狂奔300余里,一直跑到尉迟迥的老窝邺城。

    高颎用事实告诉了诸位将军,什么是真理只掌握在少数人手中。

    尉迟迥见儿子兵败归来,震怒至极,但问清楚兵败原因之后又面露喜色。朝庭军队勇力不过如此,若不是儿子中了奸计势必不会大败。

    于是,当高颎率军抵达邺城时,尉迟迥并没有按照套路出牌,缩进城池,坚守不出,而是让儿子尉迟惇率军13万,自己率军1万,在城南与高颎展开了大决战。与此同时,尉迟勤也率军5万,前来助战。

    面对近20万大军,高颎并没有丝毫害怕,而是命令韦孝宽率军立即发动了进攻,双方从白天一直打到晚上,却没有丝毫进展。

    二天继续进攻、第三天继续进攻,但是一顿操作猛如虎,定睛一看原地杵,根本没什么卵用。

    一直到第四天,终于有了转机,不过是对尉迟迥而言。朝廷军队损失惨重,不得不后撤30里,坚守不出……

    万万没想到60多岁的尉迟迥战斗力如此强悍,高颎陷入了深深的沉思。经过几天的思索,最后他决定效仿曹操,做出了一个非常残酷的决定。

    第二天,他命令韦孝宽再次进攻,双方又一次从白天打傍晚,韦孝宽逐渐不支。就在此时,一个狠人冒了出来,隋初第五名将——史万岁,不过此时,他只是一名副官。

    此人极其生猛,每次冲锋必在前面(竟然一直没死,也是个奇迹),这一次也一样。眼见将要兵败,他二话不说,轮起大刀就往前冲,一连杀了10几个人,于是士气大振,朝廷军队继续向前冲锋。

    然而,大厦将倾,独木难支啊,还是没有什么卵用。没过一会,隋军又要抵挡不住了。

    就在此刻,高颎终于亮出了杀手锏。他命令左右率5000人攻击在一旁围观的数万名无辜百姓,战场上顿时一片混乱,百姓们纷纷向城内逃窜,哭喊声响彻天地。

    高颎马上又令左右大声高喊:“敌兵败了!”

    于是,朝廷军队士气再次大振,一直杀入城内,尉迟迥来不及逃跑,最后自杀身亡。尉迟惇、尉迟勤领军向东逃蹿,但很快就被捉住处死。

    不过,在攻入城后,韦孝宽又办了一件非常惨无人道的事情,坑杀了所有降卒。具体人数,我们不得而知,只有史书上轻描淡写的一句:兵士在小城中者,尽坑于游豫园。根据战前近20万大军的估计,被坑杀者肯定不在少数。

    杀降不祥的魔咒也很快降临到了韦孝宽的身上。十月,高颎、韦孝宽领军回京,十一月,韦孝宽病死于京城。

    自此,这场仅历时68天的叛变终于平息了。

    现在,终于轮到天下第二的文武全才杨素上场了。

    杨素,中国第一大传奇家族弘农杨氏之后,从小受到了良好的教育,所以才高八斗,其著名的《出塞二首》对后世的豪放派诗歌影响很大。笔者摘抄几句,大家欣赏下:

    汉虏未和亲,忧国不忧身。

    握手河梁上,穷涯北海滨。

    据鞍独怀古,慷慨感良臣。

    历览多旧迹,风日惨愁人。

    看完此诗,估计大多数人会认为他是一个忧国忧民的文人,但此人与作品完全相反,极其心狠手辣,完全没有一个文人应有的品质。

    杨素领兵到荥州(今郑州荥阳)后,面对地势险峻的虎牢关并没有立即进攻,而是随便找了个借口,比如睡觉磨牙、放屁、打呼噜,影响战友睡觉, 斩杀了十几个将士。

    顿时,军队内令行禁止人人自危,没有一个人敢有丝毫懈怠。

    第二天,天刚微微亮,杨素领军在虎牢关前一字排开,下达了攻城的命令,但是,他只派了200人。没错,200人,没有少写一个零。

    这200人一脸蒙逼,但又不敢违抗军令,只好微微颤颤的向虎牢关城下走去,他们以为会有援军,他们以为会出现奇迹,但一切都没有。

    宇文胄站在城墙哈哈大笑,200人攻城,杨素怕不是疯了。城上一通乱箭,死伤100多人,其余的士兵只好退了回去。

    接下来,非常残酷血腥的一幕发生了。杨素命令,将逃回来的战士全部斩杀于阵前。

    这还没完,接着,他又派了400人前去攻城。

    不知道这400人在这一刻会想起什么,是父母年迈的身影,还是妻儿渴望平安回家的眼神,还是对这位准备无情的将军抱有幻想。

    只知道他们高喊着口号向虎牢关勇猛冲了过去,站在城墙上的叛军也被这一幕惊呆了,见过疯子,但没见过来送死的疯子。

    这400人一直冲到了城下,但是,也就到此为止了。400人怎么可能攻下虎牢关,又有100多人逃了回来。

    杨素竟然再次下令,将这100多人全部斩杀于阵前。

    一股阴森的气氛弥漫在八月的虎牢关前,翻遍中国历史,绝对找不到第二个像杨素这么疯狂和血腥的将领。

     

    宋代曾评过中国历代名将七十二位,有杀妻夺帅的吴起,有坑杀无数降卒的白起,但除了杨素,真的没有一个对自己的士兵如此凶狠的将领。

    杨素的士兵们精神崩溃了,他们知道,眼前这个人不是人,而是一个恶魔,与其被当作逃兵处决,不如死在冲锋的路上,至少死的壮烈。

    城墙上宇文胄的士兵们也畏惧了,城墙下的不是士兵,而是一群杀红了眼的魔鬼。

    一阵令人毛骨悚然的冷风吹过之后,杨素终于下达了最后的命令:“全军总攻,后退一步者,立斩!”

    胜败毫无悬念,杨素大胜,斩杀宇文胄!

    杨素胜利了,以视士兵生命如草芥的方式胜利了,以肆意践踏人间最后一点良知的方式胜利了。也许他可以用“一将成名万骨枯”来安慰自己,但那些被冤死的亡灵又要谁来安慰?他们是谁的丈夫,谁的儿子,又是谁的父亲?

    几十年后,当悲惨的命运降临到杨素身上时,不知道他在将死的刹那,会不会后悔当初的杀人如麻,会不会相信因果报应的谶语。

    现在还剩下两路叛军,郧州(今湖北安陆)总管司马消难和益州总管(今四川成都)王谦,但这两位老哥,很快就被消灭了。不是平叛的王谊和梁睿太牛气,而是这两位老哥实在太不靠谱。

    司马消难造反前就很犹豫,不造反吧,万一尉迟迥成功了,自己得不到什么好处,不太甘心。造反吧,万一失败了,要被杀头,又害怕。正犹豫着呢,他的谋士说,反吧,打不过可以跑嘛,南边不是还有个陈国。

    还没起兵,就想着逃跑,要能成功也就怪了。七月中旬造的反,八月二十四日王谊率大军到了湖北安陆郊区。

    开打前王谊按照程序给他写了一封劝降信,大概意思是:哥们,十天前尉迟迥已经去找太上皇报道了,你觉得你比他强吗,还不赶紧投降,也许能饶你一命。

    没想到,一接到信司马消难就怂了,不过没出城受降,而是带了几个亲信,窜到了陈国。

    不过这老哥命挺大,后来隋灭了陈,他又被俘了,杨坚竟然没有杀他,只是贬为了贱民,结果这老哥心理素质严重不行,天天害怕杨坚杀他,没过多久竟然被自己吓死了。

    益州总管(今四川成都)王谦的命就没这么好了,八月七日才起兵反叛,而此时,距离尉迟迥被灭还有七天时间。

    反叛时,谋士给他指明了三条道路:上策,亲自率领精锐部队,直指散关(又叫陈仓,现在的宝鸡);中策,出兵汉中,进可攻,退可守;下策,坐守剑南关,朝庭发兵了,自卫反击。

    王谦想了半天,选了中下之策。哎,这都是什么人啊。

    不过,老实说,即便选了上策,依照他那德行也赢不了。因为他领军去抵抗梁睿时,走到半道,手下就全部叛变了。于是,他逃窜到了一个县城,结果被县令给宰了。

    如果要给这两位老哥刻个墓志铭的话,我觉得八个字就可以概括:反的诡异,死的憋屈。

    至此,杨坚夺权之后最大的危机终于以诡异的方式结束了。而一场轰轰烈烈的改革即将开启,一个决定中国未来几千年历史走向的王朝即将来临。

    下篇预告:为啥隋朝才有了科举?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隋唐300年》第3篇:史上最残忍的名将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ywzw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