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标题 这是小津安二郎的书,也是他对于电影和人生的态度。
“有人跟我说,偶尔也拍些不同的东西吧。我说 我是‘开豆腐店的’。做豆腐的人去做咖喱饭或炸猪排,不可能好吃。”
读完全书,感受到最深的是小津君的专注和他的哲学思想。看他的电影不会呈现很悲观的情绪,诚如小津君在坚持的“这个社会很糟糕,但要归咎于社会不好就没完没了。但是,让人们看到‘电影里的人那么坏也没怎样,我又何必介意’,因而感到安心的电影,还是会让社会更糟,所以我想描写不一样的东西。”
“泥中之莲……泥土是现实的,莲花也是现实的,泥土肮脏,莲花却清丽,可是莲花的根在泥土中……”很喜欢书中这段话,生活中的智者就是这般了吧。
“战后的社会不干净,混乱肮脏,我讨厌这些,但这是现实。与此同时,也有谦虚、美丽而洁净绽放的生命,这也是现实。不能同时看到这两方面就不配称为导演,因此,描写的方式也有两种,例如泥中之莲……”
“二月家母过世,虽然大家都说我‘今年喜事与不幸相交而来’,但死亡是天意,并非不幸。”
“我认为,电影是以余味定输赢。最近似乎很多人认为动不动就杀人、刺激性强的才是戏剧,但那种东西不是戏剧,只是意外事故。”而今所呈现的很多电影、电视剧,似乎也还认为意外事故就是戏剧。太多相似意外桥段,其实观众品位真不是停留在那阶段了。
“我想减少戏剧性,想在内容表现中不落痕迹地累积余韵,成为一种物哀之情,”
“我一再重复,小说着重的是行与行之间的语感,日本画强调的是留白,都不是激情的展现,而是不经意间的细细品味。”
“或许我们强调干净的一面也是同罪。”
“如果我现在来拍,不会选择那样绝望、那样认命的角度,会试着找出更明朗的地方。以前觉得无奈,但那是一种不负责任的感觉。”高中时期,情愫初生,总易无病呻吟,朝向郭敬明的伤感,现在拿起郭的书真真看不下去。也常觉得人生有很多无奈,但想来,确是一种很不负责任的感觉。
问:随着社会及事件一起激动,不是人类极其自然的心情吗?
答:那种情况让擅长的人来做就好。
每天更新最快的应该是新闻吧,敏锐的杜蕾斯文案组及时“跟风”,企业商家及时“跟风推广”,很惭愧,我跟不上风,当然,这绝不是我所擅长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文风,与其思想、思维、性格、追求分不开。“例如,有人会做纳豆,有人会做油炸食品,有人会做豆腐,如果是我,只做纳豆就好,虽然同样是纳豆,但我想做不同的纳豆,而且竭尽全力去做非我来做不可的纳豆。”一位小说作家不定写得好广告,一位广告文案写不好小说也大有人在。
“我并不是抗拒着什么才过着单身生活,只是不自觉地继续下来。”
“如果说没结过婚就不能准确描述中年哀乐、婚姻倦怠等没有体验过的事情,那么没做过扒窃、杀人、通奸这些事情,估计也不能准确描述这样的剧情啰?这种看法真的令人困扰。”
“我觉得在悲伤时用特写强调未必有效果,会不会因为显得太过悲伤而造成反效果?我在拍摄悲伤的场面时反而使用远景,不强调悲伤——不作说明,只是表现。”
“在战地,只有积极精神下的现实主义,能如实地看待实际存在的事物。”
小津导演参加过侵华战争,在本书中,读到“敌人”这两字,感觉些许莫名,以前老是电视上听国人说敌人,而当我们的敌人说敌人,原来说的是咱们!!这种感觉真是很奇妙。抗日电视剧所呈现的日本兵个个见女就淫,个个杀人如麻。似乎无例外。而看过这本书,好像不是那么回事。不把人当人看的感觉,首先,我们都是处于天地间的人不是?
不想干什么就不干什么,其实是最高意义的想干什么就干什么。
阅读,更愿意解读为前人与后人,他与我的思想交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