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子就是磨,磨平棱角,磨平伤疤,磨出厚厚的老茧。
春英有四个孩子,第一个孩子4岁的时候被人拐走了,按照国家政策,乡里给他办理了出生证,第二个孩子是个女孩,这样根据农村计划生育政策,允许再生一胎,第二胎也是个女孩,他男人还是很传统的,总想要个儿子。于是两个人东躲西藏又生了一个孩子,这次是个男孩,但是孩子出生有点问题,眼珠子老是向上挑,不大哭。
因为是小医院生的,医生也没说出具体是什么问题,反正就是和正常孩子不一样。
男孩本身就有性别优势,即使他天生缺憾,但是春英两口子还是视若珍宝,带着他去医院看病,医生检查了说是染色体易位,这种天生的病,没得治,只能看后面的发展,可能是个傻子,也可能只是面部表情受影响,智力没啥事。
两个把全部的精力都扑在了儿子身上,闺女跟着爷爷奶奶生活,从小就特别懂事,大女儿考上了县里的高中,春英觉得女孩子没必要多高的学问,让她辍学贴补家用。幸好县里有个助学金可以帮她继续上学。
二女儿学习也很好,因为最不受重视,反而磨练出倔强的性格,从初中开始放学后就在一家小饭店打工,从来不花家里的钱。
爷爷奶奶相继离世,大妮和二妮都上大学离开了家,小儿子还是不幸命中,智力受到影响,平常的生活没问题,但是学习一塌糊涂。上到初中跟不上课程,就辍学在一个工地搬砖,这样的孩子都实在听话,没有心眼,包工头把一些别人不愿意干的活都给他干。
日渐衰老的春英两口子因为年轻时和两个闺女的隔阂,致使两个孩子都不大回家,对他两口子也不热情。两个闺女毕业工作结婚都没让他们操心,春英每次听到别人夸他两口子有福气的时候,心里既骄傲又矛盾。
或许也会有一点愧疚。
日子一天天的过,小儿子也要结婚了,找了一个腿上有残疾的女孩,其他都没啥问题。结婚后一年多就有了一个孙子,是个正常的孩子。这给了一家一刻定心丸。
小儿子分出去过日子后,老两口各腹心事,他们也会想到丢失的孩子,想到功成名就的两个闺女,还有小儿子的未来。六十岁多春英患了癌症,离世前嘱咐两个闺女要帮衬着弟弟。她们还有她们的心结,但是随着自己结婚生子也冲淡了当年的恨意。她们答应了。没几年春英老公也离世了,小儿子的日子在两个姐姐的帮衬下还过的去。很多牵挂的事也慢慢消散,又是新的一代人的生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