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又再一次回顾了一部关于教育的日剧《女王的教室》。


初次听闻这个名字,不知道女王名字的由来。随着剧集走起,才真正明白为何这样一位不苟言笑,严厉冷峻甚至一丝不苟的她,能成为真正的女王教师。
日剧的体量相比于国产剧的来说,可谓是精致的代名词。
短短十集加上两集特别篇,只需要你一天就可以刷完。
但是,其中内涵的关于教育的意义却不是你用几个月就能领会的。
01
读书的真正意义
学生小光曾在课堂之上询问”我们为什么要读书?”
阿九津老师的回答发人深省。

小光:我们为什么非要读书不可呢?
阿九津老师:「你们给我好好觉醒吧。还不明白吗?读书,不是非做不可的事。而是想要去做的事。今后你们可能会碰到很多很多你们不知道的事。也会碰到很多你们觉得美好的、开心的、不可思议的事物。这时候做为一个人,自然想了解更多,学习更多。失去好奇心和求知欲的人,不能称为人,连猴子都不如。连自己生存的这个世界都不想理解。还能做什么呢?不论如何学习,只要人活著,就有很多不懂的东西。这个世界上有很多大人好像什么都懂的样子,那都是骗人的。进了大学也好,进了好公司也好,如果有活到老学到老的想法,那就有无限的可能性。失去好奇心的那一瞬间,人就死了。读书不是为了考试,而是为了成为出色的大人。 」
阿九津老师所认为的读书,不只是上学学知识这么简单而已。读书,应该是学习的代名词,是学习的一个途径。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而对我而言,是读书百遍,奇异自见。
我没有发小,也没有从小一起长大的好朋友或者闺蜜。周围的社会关系比较简单的我,少了比较多的故事来源。因此,入世经验较少的我对于世界和社会的观察与理解很多都来源于书本和影视作品。他人可能通过人观世界,而我在书影的帮助下初步构建起了自己的三观。
而其中,书本带给我的冲击力是巨大的。我曾试着纠结读书的数量,也曾纠结过读书的意义。我曾认为我读这么多小说、散文、论文好像是没什么用的。我本人并没有多开朗,也没有多豁达,更没有多么地看淡人生或者说能对一些事情侃侃而谈。
但我却能通过看书来与作者交流,甚至是体验不同的生活,进而审视自己,进行反思。我一直能保持着对一些事物的思考,一直让自己对这个世界有着好奇心和求知欲。这或许才是读书带给我的帮助,让我永不停止思索的航线。
我在想,思考本身这个过程,或许比记住几万个人民,几百个国家或者说出多么华丽深刻的书评要好的多。
三毛曾说过:“读书多了,百度容颜自然改变。许多时候,自己可能以为许多看过的书籍都成过眼烟云,不复记忆,其实他们仍是潜在的。在气质里,在谈吐上,在胸襟的无涯。也能显露在生活和文字中。”这就是对“腹有诗书气自华”的更完善的解释吧。
还曾记得大学里向一位教授请教,为何读书。他却说:读书就是为了玩。
听了这句,我倒真是放松了读书的要求,可也停止了执行力的提升。
我虽平日里圈子小,但也认识几位有胆识的姐姐或者阿姨。
而她们作为在自己领域中较为成功的女性,一来源于其胆识,二来更重要是源于其有胆量做事。
02
不管你如何思索,如果不去行动,照样无法得到丰富的资源。
大学里,对自己人生迷茫的我曾问过大学中文老师,如果非常纠结甚至胡思乱想该怎么做呢?
她却只回了三个字:做事情。
然后我开始了探索、沉淀、积累、提升。一步步地慢慢走,我度过了大学的后两年。期间,的确有过焦虑、懈怠、失落,但是也用最好的两年时间真正清醒地认识到了自己的无知、幼稚与潜力。我相信自己,同时我也相信自己能够做到。
执行力是我在身边优秀前辈上学到的最宝贵的闪光点。而如何去做,这就有待今后的研究。
我的关注点应该会先放在复盘的学习。其次是时间管理、情绪管理等方面。
唯有做自己的主人,才能用实际行动不断提升自己,才能成为出色的大人。
虚心若愚,求知若饥,愿你我共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