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僵固型思维

僵固型思维

作者: 小纳不老 | 来源:发表于2018-10-10 00:05 被阅读0次

我们判断一个人是否优秀的标准,通常都是依据能力。觉得人的能力是相对固定的,所以用能力的标准来把人分成三六九等。但我的亲身经验告诉我,对能力的态度,其实要重于能力本身。

我读小学的时候,其实读书还是蛮厉害的。家里有一面墙,贴满了我们兄弟姐妹几个人的奖状。所以不管是哪个亲戚朋友,一进我们家,都会夸我们几个聪明。

于是为了保持这种被营造起来的聪明,我学得更加认真。甚至当时的我是不能理解不会做题是什么感觉。因为感觉题不就是套公式那样解么,一看就知道怎么做了,你说时间不够或算错了倒有可能,不会做是什么鬼。

一直到读了初中,我碰到了我不会做的题了,也发现比我更聪明的人。这件事让我难以接受。因为不会做的题狠狠的给了我一巴掌,证明了我的不聪明。

于是为了维护自己聪明的形象,我开始在上课看起小说了。因为凭仗着我小学打下的基础,就算我上课不听,我考得也不会太差。这样我就可以向别人证明:有些题不会做只是因为我没听课,而且我不听课也还是可以考得不错的。你看,我还是聪明的。

当然,这样的结果肯定成绩日渐下滑。但没关系,我还是可以向别人证明:不是我不聪明,而是小说害了我。

这种脆弱的高自尊一直持续到我的高中,贯穿了整个高中生涯,直到高考前的两个星期。仔细算一算,我被这种思维整整困了六年。

当时改变的契机可能是来自于父母对我的谈话,谈话之后我涌上了一股强烈的自责。让我觉得不能再这样下去了,虽然只有两个星期,但我还可以试试。

在那么一瞬间,我就接纳自己不聪明的这个事实。于是我开始向老师请假回家自学。因为当时上的课已经都是考试复习,而我还什么都不会。回到家后我把自己关房间里,拼命学了两个星期,就这样把成绩从两百多分提到了高考的四百分。

尽管到最后我的成绩只能上一个大专学校,但我已经变了。那股脆弱的高自尊不见了。我知道了聪明不是固定的,人的能力并不是固定的,我们原来可以通过努力来发展自己的能力。

于是上了大专之后,我积极参加了很多社团,做了很多活动,最后甚至当上了协会会长。我变得自信,朝气蓬勃。成功的从关注自我证明,变成了关注能力成长。

后来机缘巧合看到了一本书,叫《终身成长》。我不知道我是不是从看到这本书之后开始喜欢上看书的,但是读过这本书之后,我差点哭了。我终于知道,原来我过去的这种思维,叫僵固型思维。而与之对应的,叫成长型思维。

那些有僵固型思维的人,在面对挑战时,很容易放弃,因为他会担心困难的任务会证明他不行;会觉得努力是一件可耻的事,如果你需要努力才能做成一件事,说明你能力不够。

而一个有成长型思维的人,却欢迎挑战,因为他会把挑战看作能力成长的机会。以努力为荣,因为他们觉得努力就是激发能力的手段。

僵固型思维的本质,其实是一种防御的心态。就像初高中的我一样,只是害怕有人会说我不聪明,就把自己不断的往深渊推去。

所以,如果你也跟之前的我一样,请放下对自己的执念,接纳自己的不足。要相信你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根本不重要,重要的是,未来你会如何努力,怎么发展。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僵固型思维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zeua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