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文史赏析古今中外
130.学习苏轼的《醉落魄·轻云微风》

130.学习苏轼的《醉落魄·轻云微风》

作者: 金兰居士 | 来源:发表于2023-11-08 19:56 被阅读0次

【词作原文】
离京口作

轻云微月,二更酒醒船初发。孤城回望苍烟合。记得歌时,不记归时节。
巾偏扇坠藤床滑,觉来幽梦无人说。此生飘荡何时歇?家在西南,常作东南别。

此词是苏轼于熙宁七年(1074)四、五月间离镇江时所作。
词作用逆挽法,从酒醒船发时着笔,倒叙临行前酒宴上的乘醉而归,再挽回到此刻刚从巾偏扇坠的睡梦中醒来,以及梦醒后心中平添的感慨。使词作情感力度加强的是煞尾三句:“此生飘荡何时歇?家在西南,常作东南别。”

东坡享寿六十六岁,他在生命的中程离蜀北上,再未踏上故乡的土地。“我生飘荡去何求”(《龟山》),“我今漂泊等鸿雁,江南江北无常栖”(《与子由游寒溪西山))。

在三十多年的游宦贬谪、辗转四方中,一再吟哦道:“归去来兮,吾归何处,万里家在岷峨”((满庭芳》),“梦到故园多少路,酒醒南望隔天涯”(《浣溪沙》),“吟断望乡台,万里归心独上来”(《南乡子》),

“西望峨嵋,长羡归飞鹤”(《醉落魄》),“荔子已丹吾发白,犹作江南未归客”(《寄蔡子华》),“岷峨家万里,投老得归无”(《南康望湖亭》)……

在此词中我们又听到了这样的吟哦。联系到东坡一生的坎坷遭遇,这样的句子真足以令有情人动容。由此三句向前推溯,也不难猜测他想向人倾诉的幽梦是什么,他在离别宴席上歌诵的是什么了。

其实,东坡一生的飘荡在此时才刚刚开始,他不会想到,还有黄州、惠州、儋州这样更大的飘荡在等待他,也不会想到,他的“此生飘荡”竟然只能至死方歇,更不会想到,他的“万里归心”,真的只能在“一梦中”去实现了。

相关文章

  • 人生到处知何似

    《醉落魄·离京口作》 ——苏轼 轻云微月,二更酒醒船初发。 孤城回望苍烟合。记得歌时,不记归时节。 巾...

  • 醉落魄·离京口作并译

    醉落魄·离京口作 作者:宋.苏轼 译析:石宏博 轻云微月,二更酒醒船初发。孤城回望苍烟合。记得歌时,...

  • 醉落魄(离京口作)(轻云微月)苏轼

    轻云微月,二更酒醒船初发。孤城回望苍烟合。记得歌时,不记归时节。 巾偏扇坠藤床滑,觉来幽梦无人说。此...

  • 苏轼词鉴赏(24)此生飘荡何时歇?家在西南,常作东南别。

    原文: 《醉落魄·离京口作》 苏轼 轻云微月,二更酒醒船初发。孤城回望苍烟合。记得歌时,不记归时节。 巾偏扇坠藤床...

  • 试题(24)《醉落魄·离京口作》轻云微月

    《醉落魄·离京口作》 苏轼 轻云微月,二更酒醒船初发。孤城回望苍烟合。记得歌时,不记归时节。 巾偏扇坠藤床滑,觉...

  • 醉落魄 离京口作 苏轼

    说到酒的酿造,在我国已有相当悠久的历史,纵观数千年文明行进过程,酒与文化基本上是同步进行的。对于它的认知,很早就有...

  • 醉落魄

    苏轼路过洛阳,写过一首词,叫《醉落魄》,也叫作一斛珠。我觉得醉落魄比一斛珠好听一些。写在洛阳的朋友聚会后的感受。那...

  • 致林夕

    致林夕《蝶恋花·红日微风人易醉》红日微风人易醉,归鸟轻啼,惆怅深深意。谁共小舟从此逝,余生江海行云迹。听天说地风雨...

  • 醉落魄·云飞南浦

    醉落魄·云飞南浦 文/寺咀山主人 云飞南浦。蒲杨一卷嘉江雨。烟水无际津亭暮。撑伞长街,懒看霓虹舞。 高楼坐...

  • 【每日一诗】西望峨嵋,长羡归飞鹤。

    醉落魄 · 席上呈元素 [宋]苏轼 分携如昨,人生到处萍飘泊。 偶然相聚还离索。多病多...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130.学习苏轼的《醉落魄·轻云微风》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zfzi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