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与父母的行为差异

作者: 屋檐C小调 | 来源:发表于2016-01-17 23:46 被阅读0次

也许从我上大学起,回到家便没有了一席之地。生活习惯中完全没有我一丝的痕迹。

早晨6点天亮前,没有人开灯。她摸黑上厕所。他一人默默的坐在黑暗中看手机。说过很多次不要全黑的时候看电脑看电视,玩手机。对眼睛不好。还是依然不开灯。  为了省电,摸黑不开灯的做法我永远也无法理解。 为了9块钱的低月租,宁肯使用通话一分钟6毛钱的手机卡。反正永远不会主叫,你打给她也是时常接不到。因为不常带在身边。

这些我都无法理解。

她是一个洁身自好,喜欢忧患的人。

不知道生出一个自己都嫌弃的孩子是什么体验。有种(这是你的东西?我的天哪不要不要)的嫌弃感。买了很大的鹅蛋,想和他们一起分享。得到的回答是那玩意咋吃?我们可不要。要吃你自己吃。我拌了沙拉,想让她尝尝。微甜微酸的,劝了多次一口不肯吃。说看着就够了。我觉得多年以来想找寻的家人的认同感,支持与鼓励,好像一直很失败,从未得到过。于是傻逼呵呵想到社会上找,那又怎么可能?

我好像跟敌人生活在一起。

格格不入

这样充满了挫折感的日子久了,使我有种感觉。很多事,不是我不能,而是我不配。

我觉得多年来在家中没有地位,得不到自尊滋养的人到了社会上很难打起精神自信满满豪不怯懦拥抱生命。生命形态已习惯了被忽略,被打压。被讽刺,被拒绝。因为父母常年对你做着这件事。走到哪头顶都自带乌云。那种低气压的气场说话小小的声音,渴望被认同又害怕拒绝伤害的玻璃心,让我这么多年如履薄冰,坐立难安。你在家里的心态,你说话是不是有人听,直接决定你与别人相交时有没有自信。

低微到尘埃里。

我讨厌父母粗暴对待孩子。甚至都说不上粗暴,是粗糙。不关心,不在意。永远按自己的想法说话,过下去。孩子只是物件。   我想他们是一种人,却生出了我这另外一种人。我邋遢,懒惰,胸无大志。不爱收拾。没有颜值。所以父母看了都烦,何况陌生人。

以后我有了孩子,

不知道

为什么要有孩子?我生他出来就是为了养他?分走我的资源吗?我的钱要给他花吗?我的睡眠,精力,全部都要拴在孩子身上我不太乐意呢! 养猫狗虽然要照顾,但很快就会得到陪伴和情感回馈。人和动物那种情感相通是直给。不浪费。

孩子有什么回馈?还要教要管一辈子?还要给备嫁妆买房子?她什么时候能挣钱给我花啊?享不到他的福我干嘛要生他呀?  这些我都想不通   太麻烦

糟糕的亲子关系,身边的年轻妈妈一天天忙忙活活一点也不从容自在使我对要孩子这事犹犹豫豫打退堂鼓。我觉得非要弄出个孩子来的人,一,情感空虚,要找寄托。二,迫于社会舆论压力。

对我而言找到个好伴侣别给弄丢了,就是人生第一大福报。别的,就看自己有没有那个福了

相关文章

  • 论与父母的行为差异

    也许从我上大学起,回到家便没有了一席之地。生活习惯中完全没有我一丝的痕迹。 早晨6点天亮前,没有人开灯。她摸黑上厕...

  • 八论“人身攻击行为”(分论3-6)

    分论三:由事及人与乌龙行为 人是复杂的动物,千人千面,每个人都是不同的。这个不同既是人与人之间的差异,更是...

  • 异端意识行为者析

    所谓异端意识行为者,即是与大众的思想、意识和举止行为有一定的差异,甚至是有很大差异的人。这样的人,在现实社会生活中...

  • 论差异

    "如果我没有出生在中国,我将永远不能体会天涯到底是多么遥远的地方,断肠又是怎样的一种相思;我会完全联想不了江南二字...

  • 论差异

    谈差异不能不谈共性。但在这里并不是要谈差异与共性这个话题。而只谈差异。 差异很好理解,石头跟水是不同的。至于哪不同...

  • 认知的差异决定行为的差异

    重要性:逻辑思考 > 快速完成 逻辑思考比快速完成一件事情更重要 前段时间,自己的工作会经常跑工商银行,元...

  • 第2章 生物心理学和神经科学的基础(1)

    生物心理学是一门涉及生理、行为和心理过程的交叉学科。达尔文的进化论将行为解释为自然选择的结果,个体之间的差异,以及...

  • 生命的起源

    这是一封写给亲亲的科普文,也是《人文课堂》LES2 生命起源的笔记。 化学进化论与神创论存在逻辑差异不同创生论对未...

  • 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差异—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总结(五)

    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差异: 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二者从本质上来说区别在于三大方面:本体论、认识论、方法论。本体论就是...

  • 黑夜里生长

    先验与现场认知的差异,规律的合理运用。思虑的横向和纵向覆盖。行为的纯度。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论与父母的行为差异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zlkk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