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史为镜,何止可正衣冠?

作者: 质蕙 | 来源:发表于2018-05-30 21:24 被阅读50次

  自视是那种后知后觉的厉害的类型,所以什么事都要比别人更用力些才能真的遇见,就拿今日在“月旦评”上遇见的司马懿来说吧,要不是有缘的朋友们再三举荐,他与我不过是《三国演义》里用于消除孔明独孤求败的陪练!

  与“大军师”过招不过2集,心里眼里涟漪到是有的。个人喜好一眼定衣着,大汉的服饰,据说绫罗绸缎是富人而非夫人的专利,贫民多着襦,褐,意外发明的留仙裙,也是流行中的极品。

以史为镜,何止可正衣冠?

所谓留仙,私下研究了,大概就是百褶裙,有图为证算是在细节是尊重了历史。“月旦评”一日,用于计时的东西到现在也不知道叫什么,姑且叫它“龙头沙漏”吧,估计张永新定废了不少心思在那个东西上。

  奇怪,两集下来,给我印象最深的人物竟不是司马懿,我们的大军师。我的目光反倒被杨修给夺了大半去,说到杨修聪明,看了他上演救父的戏码,谁还能否认他聪明?!但总觉得聪明实在分太多种,他的聪明太过外显,倾泄而出,难长流,太露骨,不易避锋芒。先与仲达登台的同时也早已埋下了他先与仲达离世的结局吧,一切尽起于乱世,终于乱世吧,乱世英雄的命运谁又能拎的清?    若史铁生在旁,恐怕也只会长叹一口气,说一句,”重视过程就好了。”也许我们的司马将军不抢眼,是因为他根本还不想抢眼,说他起初文弱书生,也正是他真聪明所在吧!不过对于他的”鹰视狼顾”还是颇为期待的……

相关文章

  • 以史为镜,何止可正衣冠?

    自视是那种后知后觉的厉害的类型,所以什么事都要比别人更用力些才能真的遇见,就拿今日在“月旦评”上遇见的司马懿来说...

  • 再思考

    唐太宗说:“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以史为镜,可以知兴衰。”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 简单...

  • ​大部分人了不听真话

    魏征病后逝 ,唐太宗说,以镜为铜 ,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以可 知兴替;以人镜为 ,可以知得失。魏征没,朕亡一镜...

  • 历史无言,精神不朽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 ...

  • 一天一句话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 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 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 古镜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 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 ...

  • 历史不是哲学,却最接近哲学

    以铜为镜,可正衣冠;以史为镜,可知兴替;以人为镜,可明得失。这是唐太宗李世民的名言,而他的镜子就是魏征。 这也是我...

  • 400张图,打开世界史的大门

    唐代宗李世民说:“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唐代宗认为以历史作为镜子,可...

  • 校园故事:卢俊卿是我人生中的诤友

    李世民曾说过: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可现代以人为镜太难了,几乎没有人正...

  • 吾,读史之误区

    《旧唐书·魏徵传》: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可见“读史可以明智,鉴以往可...

网友评论

  • 鹤望:你看了两集就能有这么多的感悟,比我当时看的时候用心多了,竟然注意到了这么多细节,还得感慨一下你的文笔,跟上次写的批相比就有很大进步了!
    我觉得好的电视剧和小说都没有什么真正的反派,每个人都有他的目的和利益,做着自己想做的事情,成为自己想成为的人。杨修的聪明外显急功近利被你一语道破,但是这个人物身上也有他的亮点,翟天临演的非常好,杨修的确比仲达早走,我以为我会像以前一样期待一个反派的退场,没想到杨修死的时候我却潸然落泪,给你小剧透一下,吴叔的鹰视狼顾很吓人。😄

本文标题:以史为镜,何止可正衣冠?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znxs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