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然的一次看到一个视频看到这个心理学里经常说的到“破窗效应”,今天又一次被秦刚老师直播的时候提起,所以就百度查了一下,关于破窗效应的介绍。
破窗效应是心理学家由詹姆士·威尔逊(James Q. Wilson)及乔治·凯林(George L. Kelling)提出,并刊于《The Atlantic Monthly》1982年3月版的一篇题为《Broken Windows》的文章。
此理论认为环境中的不良现象如果被放任存在,会诱使人们仿效,甚至变本加厉。一幢有少许破窗的建筑为例,如果那些窗不被修理好,可能将会有破坏者破坏更多的窗户。最终他们甚至会闯入建筑内,如果发现无人居住,也许就在那里定居或者纵火。一面墙,如果出现一些涂鸦没有被清洗掉,很快的,墙上就布满了乱七八糟、不堪入目的东西;一条人行道有些许纸屑,不久后就会有更多垃圾,最终人们会视若理所当然地将垃圾顺手丢弃在地上。这个现象,就是犯罪心理学中的破窗效应。
不管是个人企业还是国有企业,一旦有破窗效应的诞生,没有及时制止,就会出现更多的人效仿,直到企业重视这个破坏规则的领先者,及时遏制时,才能止住破窗效应的不断放大。
美国斯坦福大学心理学家菲利普.津巴多(Philip Zimbardo)于1969年进行了一项实验,他找来两辆一模一样的汽车,把其中的一辆停在加州帕洛阿尔托的中场阶级社区,而另一辆停在相对杂乱的纽约布朗克斯区。
他把车牌摘掉,把顶棚打开,结果记录设备都还没陈设好,停在纽约布朗克斯的跑车就已经出现第一组“破坏者”,并且想私吞这辆跑车。爸爸吩咐妈妈清理车厢,自己则动手拆电瓶,不忘提醒儿子查看置物箱。
来来往往的不论开车或行走的路人,都停下来在这个拆除大赛中抢走车子上任何值钱的东西。紧接着重头戏来了,一位“破坏者”在有系统地拆卸后,成功扒走这辆置于纽约的跑车。而放在帕洛阿尔托的那一辆,人们路过、开车经过它,看着它,整整一个星期,竟然没有任何人对它下手。
以这项实验为基础,政治学家威尔逊和犯罪学家凯琳提出了一个“破窗效应”理论。
认为:如果有人打坏了一幢建筑物的窗户玻璃,而这扇窗户又得不到及时的维修,别人就可能受到某些示范性的纵容去打烂更多的窗户。
久而久之,这些破窗户就给人造成一种无序的感觉,结果在这种公众麻木不仁的氛围中,犯罪就会滋生、猖獗。
这个实验的结论与中国的成语“耳濡目染”似乎有着异曲同工之处,环境的影响也有很大的区别。
为什么企业要及时制止破窗效应呢?
就像阿里巴巴之前一次中秋月饼做活动,内部员工可以直接拿进货价,由于4个程序员通过自己编程的优质,多搞了一些月饼,最后被检查部门发现,直接把他们四人辞退了。
虽然通过员工通过自己的便利,拿的月饼金额不是很大,但违背了阿里的价值观,这个是不容小觑的,作为大企业,这样的事有一类肯定要及时处理,不然第一的放过,那么就会有第二个人出来做同样的事情,从而会有越来越多的人效仿。
企业不管是大企业还是小企业,这都是不能被忽略的。
“第一扇破窗”常常是事情恶化的起点。这一现象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常常可以见到。
比方说,你分别到两位朋友家做客。朋友甲的家里窗明几净,地板上一尘不染。如果他忘了给你准备烟灰缸,你一定会在点烟之前请他帮你找一个烟灰缸,而绝对不忍心让烟灰落在光亮的地板上。
而朋友乙的家里是随处可见的尘土和纸屑。估计你也懒得要朋友给你找烟灰缸了,而是任由烟灰飞散,或是直接把烟蒂扔到地上了。
如果没有及时制止第一次破窗效应的发生,就会有接二连三的事情发生,这里就该让我们时刻提醒自己,要设有惩罚机制,如果没有惩罚,这种破窗效应会越发愈演愈烈。
通过这个破窗效应的结论,我们不管是生活中,还是工作中,不能做第一个还是第N个破窗者,我们还要做第一个修复破窗的人,即使是当我们无法选择环境,甚至无力去改变环境时,我们还可以努力,那就是使自己不要成为一扇“破窗”。
最后的话
刘备在临终前对儿子刘婵说过一段话: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倘若每个人都能做到这一点,那这个社会应该就是最和谐美满的社会了。
永远为身处的环境做加法,永远为身处的工作岗位做加法,永远为身边的亲朋好友做加法,那么你身边永远都不会出现破窗效应的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