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春秋笔法”,顾名思义,是一种写作方法,或者说是一种使用语言的艺术,因孔子写《春秋》时首次使用而得名。这种写作方法的特点是寓褒贬于曲折的文笔之中,不直接在文中作判断。形象点说,好比是故意给文章“糊上一层窗户纸”,读者能否明白作者的意思便只能凭自己的眼力了。
孔子当时根据鲁史作《春秋》时,对于当时那些重大的,不好定论的史实,往往欲言又止,采取讳而不言的态度。即不明记其事,只以三言两语,作蜻蜓点水的提示,然后让读者自己体味;有时则暗含褒贬,行文中虽然不直接阐述对人物和事件的看法,但是却通过细节描写、修辞手法或对材料的筛选,委婉而微妙地表达自己的观点。春秋三传之一的《春秋公羊传》认为孔子有其明确的原则,即:为尊者讳耻,为贤者讳过,为亲者讳疾。孔子的这种“春秋笔法”后来被广泛应用于中国的史学、文学、艺术等领域。
孔子并非史官,却要越俎代庖地做一部史书流传后世,确实是有着“微言大义”的心思,他的目的是借历史表达自己的思想。甚至许多经学家认为:《春秋》每用一字,必寓褒贬。战国时期史学家左丘明最先对这种“微言大义”作了精当的概括:“《春秋》之称,微而显,志而晦,婉而成章,尽而不污,惩恶而劝善,非贤人谁能修之?”意思是:《春秋》的记述,用词细密而意思显明,记载史实而含蓄深远,婉转而顺理成章,穷尽而无所歪曲,警诫邪恶而褒奖善良。如果不是圣人谁能够编写?这里提出了《春秋》为善恶、正邪立标准的目的。孟子又有言:“孔子作《春秋》,而乱臣贼子惧。”这里提出孔子作《春秋》的用意并非只是记录史实,而是要起到“警世”之用。孔子自己也曾对弟子说过:“后世知丘者以《春秋》,而罪丘者亦以《春秋》。”意思是:后代了解我的凭这部《春秋》,而怪罪我的也凭这部《春秋》。可见,孔子的确是在《春秋》之中寄予了自己的政治思想和是非观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