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祖父曾玉屏有一个愿望,他想让老曾家受尊重,这注定了子孙要去读书,他为着自己的信念,从儿子十几岁便让其参加科考,即使屡试不弟仍不肯放弃。
终于曾国藩父亲曾麟书参加科考十七次而中秀才,尽管只是个秀才,但毕竟是打破了老曾家"上溯五百年未有读书人″的尴尬。这一切是曾玉屏的敢想,亦是曾麟书的敢做,努力的付出终究是得到了回报。
到了作为长孙的曾国藩这辈,父亲及祖父多年坚守的信念,其实早就根种其心。这其实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氛围,一个家庭如果爸妈都是爱读书之人,孩子多半也是喜欢读书的。
曾国藩的一生无论初期的求学,还是后期在战场乃至官场上的种种表现,实际是都受到父亲和祖父的莫大影响。
十七次❗科考路上谁能坚持十七次❓估计整个封建王朝中有这种倔强做法的人也会了了无几,这也是曾麟书带给曾国藩的不认命,不服输,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榜样力量!
我中学时期就有一个例子,一个女孩子在我上高一时她就在高三(也许已经复读了),待我上高三时她仍旧在高三,等我上大学那年听说她又去复读了,以致有的老师都比她还小。难道她身边没有人说她?我相信她一定什么都知道,但她都不去理会,仍低头走路,最终以考上大学结束。
虽然我们不提倡这种一条道走到黑的做法,但我们可以看到的是她一定不是个特别聪明的人甚至是个比较笨拙的人,但即使这样的天分通过努力努力再努力,最后不还是完成了自己的目标?所以别为自己找借口,只因自己的努力不够。那些旁人承受过的,你真的未必可以。
纵观曾国藩一生的人生格言---尚拙,就是来自父辈的影响,只是随着后来他学识渐长又形成了自己的人生观,人生信条更加明晰,学习目标更加明确罢了。即使四十多岁考中秀才也算功成名就,这种一心要光宗耀祖的信念不是到曾国藩这辈才有的,而是从曾玉屏后半生就开始了的---曾家家风!
曾国藩的起点很低,但他最终取得的成就非凡。他给我们创造了一个奇迹---只要持续性的努力,就一定能到达成功的彼岸。
我们每个人勿需都达到奇迹者攀登的高峰,所以无论做什么不管身处哪个行业,只要找准方向并勤勤恳恳的努力,达到某一个小小的目标指日可待。
曾国藩的成功给了我们一盏明灯,温暖着每一个努力的人,给予我们大多数人无穷的力量和希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