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故事婚姻亲子家庭
一个在大城市的农村姑娘

一个在大城市的农村姑娘

作者: haileyz | 来源:发表于2016-10-12 17:50 被阅读70次

    在北京这座大城市的写字楼里,菲不是我认识的第一个农村出身的女孩,但她确是对贫穷最坦然的那一个。

    菲出生在北方的一个普通农民家庭,一个狭小、封闭的村子。在那里,人们依然靠天吃饭,靠双手做体力活为生;家家户户之间都没有秘密,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谁家如果没有男孩,仍被视为一件抬不起头、甚至是家族蒙羞的大事。

    菲家就没有男孩,父母只生了她和妹妹两个女孩子。菲说:全村只有两家没有男孩,其中一家就有我们。另外一家,生了三个女孩,也没有等到个儿子。那男人还想生第三胎,老婆的肚子却迟迟没有动静,到处求医问药也没结果。

    “他到现在也不能接受这个现实,“菲说,”没人敢请他去家里喝酒,因为他只要喝多一点,就会又哭又嚷,让整桌的人都不得安宁。我还小的时候,我妈妈在街头给我织毛裤——那会儿还流行织毛裤呢——他因为钱跟人起了争执,对方几个人就拿这事刺激他,说他没儿子,省钱留给谁。他气的直骂,跳到我妈妈面前,指着她的鼻子问:你听听,你又没儿子,做这些给谁看?我妈看都没看他,大声回道:给我闺女啊。”

    菲至今仍感激爸妈,因为他们不会重男轻女,甚至会对流言蜚语起身争辩。让她对自己的存在毫不自卑,贫穷也变成了一件可以接受的事。工作后,菲每挣一千块钱,就想省下五百寄回给仍在家里干农活的父母,为的就是让她的妈妈轻松一点,少做些农活。

    菲说:你知道吗,我妈都穷怕了。我小时候有一年,老家气候不好,庄稼没收成,家里真的要揭不开锅了。我妈跑到银行去,求人家贷款给她养庄稼,但不知道为什么银行就是不给批贷款。我妈心事重,好几周都没下床,怕多走一步,就要多吃一口粮。

    就为这件事,菲才暗下决心,要好好学习,不靠天吃饭。也许就是凭着这口劲,她成了家里第一个考到北京上大学的孩子——还是个女孩。学校虽然一般,又是二本,但也足以让她的爹妈在亲戚朋友面前昂首挺胸的说上很久。

    菲的妈妈尤其高兴,见人就说:你们看,我说什么来着,还是养女儿好。

    为了这句话,菲可以少买几件新衣服,少吃一些零食和水果。闲余时间,菲不像其他姑娘们那样,想着去哪里买买买,吃吃吃,玩玩玩,而是早早计划着买哪一班卧铺车回去,可以早一点回家,帮爹妈干点活。国庆七天,菲回家,帮母亲做了七天的农活。她很开心,因为这样一来,母亲的农忙就能早几天结束了。

    菲在公司里做财务,收入并不高,这一点她也知道,但菲很知足。她说,大学毕业后第一年,为了省钱,她选了一份提供宿舍的工作,除了吃饭钱,剩下的分为三份,一份还助学贷款,一份资助妹妹念大学,一份寄回给家里。这一年,她还完了助学贷款,给妹妹买了一部千元的合约手机,也帮助家里过上了顿顿温饱的生活。

    这一年里,菲的妈妈甚至攒钱买了一台摩托,菲的舅舅看到那台崭新的机车,难以置信的问老太太:这是你家买的车?你家都有富裕买车了?

    菲的妈妈说:“女儿挣钱了,家里日子好过了。”

    菲说:我至今忘不了从银行回来后,母亲眼里绝望的表情。

    深深品尝过贫穷滋味的菲,却并不像很多在大城市镀金的农村孩子一样,对家庭讳莫如深。她一样努力生活,努力赚钱,也坦然接受着因原生家庭而限制住的购买力。

    因而菲很快乐,就算讲起那段最苦,最难得贫困的历史,她也总是笑着说,父亲、母亲是如何反击那些来自亲戚朋友的闲言碎语,让身为女儿的她,一样坦然,一样坚强独立。

    大城市的物欲和朋友圈的虚荣,好像也并没有改变过菲。当别人的假日朋友圈被出境游刷屏时,菲的自拍,却是她和老公,带着草帽,在农田里掰玉米的背影。她依然穿着跟平时无二的牛仔外套,头发低低扎起,露出半个圆圆的脸蛋。

    那是一个披着城市姑娘外衣的农村姑娘,一个格外独立、坚定而自信的女孩儿。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一个在大城市的农村姑娘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zviy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