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历史有意思散文
父魂伴随儿茁壮 所见所闻展长卷

父魂伴随儿茁壮 所见所闻展长卷

作者: 灵魂港湾1 | 来源:发表于2018-12-25 20:06 被阅读12次

     怒发冲冠,凭阑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一首《满江红.怒发冲冠》仿佛让我置身于南宋那屈辱的时代,置身于靖康耻聚拢心头,郁结之气无法消散的悲壮情绪中。

    但是南宋亦有“清明上河图”之万里江山,锦绣繁荣之美誉。所以相较于汉朝的景武之治、唐朝的贞观之治、清朝的康乾盛世来说,我更感兴趣的是南宋这个时期的人文风貌以及政治背景,还有周边国家的兴衰史。至于理由,可能就像旅游时不一定喜欢去富丽堂皇的大都市,而喜欢戈壁沙滩一样的心里吧!

    所以当我看到张广天的《南荣家的越》这本书时,真的是很惊喜的。因为这本书所写内容在时间跨度上历经几十年,空间跨度上十分辽阔,在结界上跨越阴阳。而所经历的朝代更迭正是我所希望了解的。

    作者  张广天

    作者张广天,集诗人、作家、导演及音乐家于一身。已经出版的著作有《板哥》《手珠记》《妹方》及《既生魄》等;导演过舞台剧《切.格瓦拉》《圣人孔子》等。他系统地继承和贯穿孔孟以来的思想成就,探索古典信仰传统在当今的新机缘。他的思想深具原创性和体系性,可概括为“心学为体,诸学为用”。

    《南荣家的越》讲述了南宋时期,住在花港的南荣家被人纵火烧毁,南荣靖桑和他的父母都在火中丧身。幸好他的儿子越儿被家里厨娘带出去买东西玩而幸免于难。南荣靖桑,字泰榆,他在死后灵魂离开身体,浮在空中俯瞰自己的父母被烧焦的尸身,他到处寻找自己的妻子绾儿,竟然发现绾儿就是纵火凶犯,同时知道了她和可以做她爷爷的幕壁翁通奸的事情。

    泰榆经过艰难抉择,决定舍弃报仇,跟随保护越儿,因为他放心不下父死母去的越儿。自此泰榆的灵魂就随着越儿迁徙,奔徙千里不止,看着越儿长大、成人、成才。

    泰榆虽为异界魂灵,但是却日夜为越儿劳心不息。虽然魂灵的力量不如人的肉身,但是他却一直尽己所能去帮助越儿避免危险灾难,虽劳累饥饿,几近消散也没有半点退缩。

    这份慈父之心同天下父母之心,不论古今,人性皆同。如今的父母对子女的疼爱、关心亦如泰榆之心。刮风下雨怕冻着,雷暴闪电怕伤着,风里来雨里去的接送孩子。付出性命也要护着孩子的大有人在。

    我记得看过一篇新闻报道说一个父亲,站在河里死去了,他的双手举过头顶,因为双手上托着的是他的儿子;还看过一篇报道说在车子失火爆炸的一瞬间,一对父母用最后的一丝力气推出了孩子,而他们的双手烧焦了也还伸向车外;几年前还看到在地震中用自己的身体躬起为女儿留出一处安全空间,僵硬脸庞竟很安详,是了,因为他觉得女儿安全了。上举的双臂、躬起的脊背,伸向车外的焦黑双手,都是为人父母的慈爱之心。

    泰榆的灵魂随着越儿来到契丹、来到蒙古,随着越儿远征的路途奔徙不止。见识了沿途的风景和各国的人文风俗。

    这本书以异界魂灵的视野,魂灵的描述,展现了南宋灭亡前周遭国家的政治背景和格局。既像南荣越的个人传奇,又像一部史诗巨著。因为说是个人传奇,但是书中又用了很多笔墨细致的描述了当时南宋、契丹及蒙古之间的关系,兴起及衰败缘由。如果说是历史巨作,却又是以南荣越的一生为主线。

    这本书其实还是蒙古扩张版图的时间和空间三位一体的活地图。当时的蒙古版图触角已经伸至俄罗斯、匈牙利,直至欧洲腹地。为我们展示了一幅当时的世界图景,还有实时的感觉。

    这也是中原文明传播的途径。随着蒙古西征,经中亚传至欧洲。亚欧大陆各方思想和生活方式以及风俗习惯,因战争的原因而相互交织、融合、重塑。就像一首歌里唱的:打碎了你,也打碎了我,加些水儿重和过。

    战争就是打碎一切的机器,各方思想、生活方式、风俗习惯就是水资源,加在一起重新搅合后重新塑造。

    我是十分喜欢这本书的。因为书里涉猎内容十分广泛,既有关于我十分喜欢的历史领域,也有我不熟悉的各种派别的学说,还有那个时代的人文风貌和各地习俗。书中对各种学说、信仰用了诸多笔墨铺写。我想这可能和作者本人的“心学为体,诸学为用”的提倡有关吧。

    我原本对匈奴、契丹、女真、蒙古以及金朝等等总是混淆,分不清这些朝代先后,分不清是哪个国家。看了这本书后,才知晓,他们之间有的是一个国家,之所以名字不一样,只不过是换了皇帝,换了朝代而已。就像中原的汉朝、唐朝等等,无论名字怎么变,都是中国,只是统治者变了而已。

    本书的比较特别之处还在于,书中除了对人心、人情及人世的描画,还对人死后魂灵的归处进行了设想。虽为泰榆魂灵叙述,借由应龙、凤凰之口,对人的生死有了界定。实则应是作者本人对人死后的一个美好愿景。但是我个人认为这似乎有些宿命论的观点存在。

    正如绾儿对泰榆的背叛、越儿本着良善之心救出的三分儿以及浦古对越儿的背叛等等,皆说明:人所遇,必生错,无错不遇。

    本以为是一本描述悲伤的、悲愤的、愤怒的复仇故事。但是作者没有落入俗套,而是用新的视野、宽阔的架构方式,将本书写成一部史诗传奇,而且是温暖的,充满爱的故事。所以书里面虽然描写了诸多的战争镜头,死亡镜头,但是却没有让读者感到一丝不适。爱是无穷的,爱是通向光明的出口。所以同样是关于灵魂的故事,我前阶段阅读过的《紫禁城的魔咒》这本书里,写的正是魂灵复仇的故事,故而历经几生几世而不得解脱,只能在黑暗的河流中徘徊而找不到出口。

    父爱如山,高耸入云,既可遮风,又可挡雨;爱如潮水,洁净污浊,既可漂洗,又可涤荡。一卷长卷,欲与人说,借你长羽,示于人间。爱恨情仇、功过是非,自有后人来评。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父魂伴随儿茁壮 所见所闻展长卷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adql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