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想去年立的Flag?
坚持运动了吗?
坚持早睡早起了吗?
买的书都看完了吗?
Flag究竟是生活的动力?
还是平凡生活中短暂的栖息地?
![](https://img.haomeiwen.com/i16064745/995c8858bcff7f6e.jpg)
在无数个刷着手机、打游戏、熬夜追剧的夜晚,是不是每一次都安慰自己“明天再说”。
梦醒时分,突然想起今天的任务没完成,懊悔一秒钟后又安然睡去,无数个似曾相识的夜晚反复出现,那么我们应该如何打破轮回?
拖延症不是疾病。它的准确名称应为拖延行为,即尽管预见到该行为会带来不利后果,人们仍自愿推迟开始或完成某一计划好的行为。
心理学家曾在一份研究报告中指出,20%的成年人报告自己有拖延行为。由于绝大多数人认为拖延不是好事,所以实际数字只会比20%更高。
1.要以事为先。
在工作和生活中,每天都有干不完的事,我们需要分清轻重缓急。
这就运用到时间管理的“四象限法则”。“四象限法则”是由美国管理学家史蒂芬·柯维提出的一个时间管理理论。
按照该法则,我们可以把纷繁复杂的事务按照重要和紧急两个不同的程度进行衡量,将事务分为四个象限:重要又紧急、重要但不紧急、紧急但不重要、不紧急也不重要,然后优先做重要又紧急的事。
2.我们要学会把任务进行拆解。
拖延症的成因之一是面对困难任务而产生的畏惧心理。
因此,当你觉得一项任务过于庞杂、繁重的时候,要学会化整为零,降低分任务的难度,各个击破,最终也就完成了整体任务。
比如计划一年读50本书,我们可以把任务细化为每天读多少页。也可以利用手机里的App帮助我们分割任务,并通过打卡等方式记录自己的成长。
当一个一个相对简单的小任务被我们拿下的时候,内心的成就感就会促使我们继续前进,不断夺取更大的胜利。
3.我们要有意识地训练自己的专注力。
现代社会,专注力成为一种稀缺资源。我们的注意力已经被各种“短平快”的东西吸引,这对我们持久专注地完成任务影响很大。原本认真投入1小时就可以搞定的事情,却因为缺少专注力而耗费了几倍的时间。
![](https://img.haomeiwen.com/i16064745/5aa5984a67198fed.jpg)
所以,在完成既定任务的过程中,我们要尽量远离干扰源,比如把手机调成静音,关闭消息弹窗推送,不与他人聊天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