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读感小记二

读感小记二

作者: 牟双雨 | 来源:发表于2023-03-26 22:52 被阅读0次

昨天当我看到《寒夜》中汪文宣的结局时,觉得很讽刺,外面欢声笑语,屋内却痛苦压抑,这也是让我感到悲凉的地方。他不但没能留住妻子,连苦苦期盼的胜利,在此时都显得这么遗憾!

看到这儿我想起了那句:性格决定命运。他是一个温和有余而韧性不足的人,整本书看下来,他总给我一种随波逐流的感觉,软趴趴的提不起精神来。

不过也能理解,在公司他游走在边缘,在家里又要面对他生命中最重要的两个女人,可从根本上来说,不管是妻子还是母亲,更在乎的是她们自己罢了。

我个人认为他身体上的病,完全是被她们两个活生生逼出来的。汪母对儿子有极强的独占欲,没有真正地去尊重他,或许在她的眼里汪文宣只有一层身份,便是她的儿子。

既把他当成晚年的依靠,又总是用幼年的眼光来看待他,这个人物真的很矛盾,母爱可以是救赎,也能变成枷锁,甚至是利刃。

正是因为母子两人这种相处方式,导致汪文宣在家庭中完全是不作为的状态,我一直觉得婆媳关系是否能过得去,取决于丈夫(儿子)处理矛盾的能力。

毕竟婆媳之所以成为婆媳,他是她们唯一的联系,这种关系比起孩子要脆弱数倍,更需要好好修复和维护。

他在这点上做得太差劲了,除了会说一句你们不要吵,摆出一副虚弱的样子,哗啦哗啦流眼泪,剩下的什么都没有了。

这个模样和行为,也难怪她们婆媳俩积怨越来越深,问题一直没有得到解决,爆发再正常不过了。

还有树生,这是一个受过新式教育,且有点儿反骨的女人。汪母态度越恶劣,她偏偏要去做婆婆看不惯的事,嘴里口口声声说要自由,可事实上她从未得到过真正意义上的自由。

我相信她所说的自由,绝不仅仅是物质上的需求,但除了经济上略微宽裕点外,她的内心真正得到满足了吗?没有看作者解释之前,我是存疑的。

看过附录之后,我明白她这一番折腾,也只是给自己换了一个笼子,也不知道将来会不会后悔呢?

这本书唯一没有多少笔墨的,就是那个是家庭成员,却像个局外人的小宣,我有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感觉, 这个孩子也许会沿着他父亲的人生轨迹走下去。

前提是年迈的祖母能不能让他长大成人?这是个未知数了。

相关文章

  • 读感小记

    今天我看了《八二年生的金智英》,阅读的过程中,我并不觉得自己在读一本小说,因为太真实了!在生活中随处都可以看到金智...

  • 小记(十九)

    2017年的第二天,被自己的重感冒折腾到夜不能安,处处求存在感,求安慰,最后还是转向小记。 跨年那晚,想把这篇小记...

  • 《白说》读感小记

    从严格意义上说,自己一直没有养成很好的阅读习惯,读书也有些少。但是很多认知的改变与体会还是得益于书籍的深邃与自己人...

  • 读感(二)

    如果说之前看《鱼翅与花椒》觉得轻松有趣,那看到后面,可谓是沉重,引人深思。 一方面是环境问题,这是全世界人们都得面...

  • 开心小记

    《人类简史·认知革命》读后感小记 刚刚发给老师的文章是我整理好的细读第二遍的读后感,下面是我略读第一遍时的读后感,...

  • 第15-20节读书小记

    第二章第15-20节读书小记 今日读51-68页,第二章的15-20小节,本章节读完。 这几节给我感触最大的就是吃...

  • 小文记——秋瑾

    大家好,我是月饼。 读了秋瑾的故事后,心有所感,于是有此小记。 满城树,直奔青天,蹈海淬火又何惧 一出闺房,二入深...

  • 半生戎马 权于晚清 晚节不保

    ——读《李鸿章传》小记 前段时间郁闷,友人推荐读《曾文正》,读罢不饱,买来《李鸿章传》继续解馋。 梁启超说“吾敬李...

  • 《稀缺》读感二

    稀缺就是没有余闲,它会导致人们有官窥只见,不能很好的处理突发事件,也没有精力处理。 留有余闲的好处是不容易看到的,...

  • 读史二感

    《其一·咏贪泉》 志士不饮盗泉水,清官偏酌古“贪泉”。 ...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感小记二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auar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