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武侠江湖简友广场散文
大明靖海图(江前进 之九 鸳鸯阵)

大明靖海图(江前进 之九 鸳鸯阵)

作者: 那只鞋子呢 | 来源:发表于2021-02-16 23:24 被阅读0次

    大明靖海图(之九鴛鴦阵 江前进)

    第九章鸳鸯阵

    鸳鸯,动物品,鸟纲,鸭种。

    雄鸟体长约43厘米,羽色绚丽,最内两枚三级飞羽扩大成扇形而竖立。眼棕色,外围有黄白色环,嘴红棕色。

    雌鸟稍小,背部苍褐色,腹部纯白。

    栖息内陆湖泊和溪流中,飞行力颇强。在我国内蒙古和东北北部繁殖,多筑巢于树洞内,产卵6-10枚。越冬时在长江以南直到华南一带。

    雄雌鸳鸯成就夫妻后,恩爱异常,从不独活,故世人有“只羡鸳鸯不慕仙”一语。

    所谓阵法,就是古人野外打仗时,战斗队形和宿营防御部署的方法。若将队形、部署用符号标识,制成作战方案计划书,则为阵图。

    昔年诸葛亮曾利用八阵图,“以巴蜀弱卒数万东屯渭水”,与曹操十多万雄师相抗衡,令“天下震动”。

    明世宗嘉靖三十五年,镇守台州的二十九岁的戚继光升参将。他方面阔耳,鼻隆颧高,浓眉下一双虎目威棱有神。此时,他在台州府正与武当第六代掌门白石对坐。

    戚继光恭声道:“攸忽间,掌门人在此已一年多了,本将也受益匪浅。”

    白石约莫三十多岁,面色红润,梳道髻,双眼神光湛然。一望之下,煞气甚重,却无多少仙风道骨的意味。他沉声道:“无量佛!戚将军言重了。贫道一者奉先掌门人遗命,与两位师弟来传三才两仪阵;二者我武当受朝廷关照也多多,投桃报李实不足挂齿;三者倭寇猖獗,百姓遭殃,欺我太甚!贫道早就想手刃几个倭寇,也好出出胸中闷气!”

    戚继光道:“掌门人过谦了。本将今天尚有一不情之求,可否为我详尽说说这三才两仪阵?”

    白石略思片刻后道:“三才是天、地、人;两仪则指阴、阳。《易.系辞》中曾说,是故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而我武当祖师爷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又见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悟创三才两仪阵,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

    戚继光道:“掌门人悉心教练三军一年多,才初具规模,三才两仪阵果是奇粤无比。本将理解可用“天地定位,山泽通气,雷风相薄,水火不相射”一语来形容。”

    白石赞道:“将军好才智,好见识。乾南坤北为天地定位;离东坎西为水火不相射;兑居东南,艮居西北,为山泽通气;震居东北,巽居西南,为雷风相薄;阴阳老少各以类合,此三才两仪阵之本也!”

    戚继光道:“三才两仪阵是个圆圈,中间用曲线分开,左白右黑。白色象征阳,黑色象征阴,阴阳不相离,呈环抱之状,象征阳中有阴,阴中有阳,但阴阳进退稍长,互相互生。阳生午子,阴生子午,阳始于北,盛于东,极于南,终于西;阴始于南,盛于西,极于北,终于东。其中白色中的黑点,表示阳极盛时,阴未消退而隐藏起来,阴藏于阳中。黑色中的白点,表示阴极盛时,阳并没有消失,藏于阴而根于阳。

    白石颔首喝道;“将军学究天人啊!三才两仪阵始行运时,中心泰然,抱元守一,而动静、阴阳、进退已悉具其中。第二阶段时,中分两阴阳,各得其半,好比柔里寓刚,动中有静,互为其根。第三阶段时,五行顺布,是阴变阳合之意,‘水根于阴,火根于阳’,喻进极思退,退极思进。‘木性曲直,金性从革’,屈伸开合,粘走随抑。‘万物均生于土,而位又居中’,掤、挤、按互为坐克,以意贯之。第四阶段时,喻人。精者一动一静均合至理,要变化交互使用。第五阶段时,喻物。任何事物都有阴阳。而阴阳、刚柔、动静均在三才两仪阵的开合间得以体现。嗯,将军,不是贫道自夸。若三才两仪阵能尽情发挥,两军对垒,管教他倭寇有来无回!”

    戚继光面露沉思道:“掌门人言之有理,但本将却有一疑。那倭寇若以鸟铳与我军作战,三才两仪阵就实难随心所欲了。本将思虑这一问题,已有一年多。而江南溪涧、沟壑、山林又多,不比平原广大,三才两仪阵的圆通畅活也大受影响啊!”

    白石一楞,沉吟道:“若是冷兵器又在开阔地带作战,贫道敢说三才两仪阵颇具杀伤力。但让将军这一说,贫道也觉得此阵尚欠缺。不知将军有何补救之法,愿聆高见。”

    戚继光笑道;“高见不敢当,本将已有一些计较,掌门人可与我校军场一行。”

    曹顶战死单家店的消息传至萧知风耳中时,他大哭一场。俞大猷不淸楚他与曹顶的关系,但见萧知风以江湖浪子的身份竟情悲意哀至此,也不敢多问。鼫鼠心中却知,通州城守备曹顶还是盐民的那会儿曾与少年萧知风一起贩过盐。当萧知风和鼫鼠辞别俞大猷去通州拜祭曹顶时,俞大猷手执萧知风,轻念道:“贤弟,你二人速去速回,路上多加小心,勿使愚兄挂念啊!”

    行程非止一日,二人来到了通州城南郊山路旁。只见一土墩高三丈余,南北两翼延长达十余丈。墩上有二十几株杨柳,风中青丝绿叶依依顾盼。杨柳当中却有一参天古树,根深叶茂,树身枯藤缠绕盘旋而上,几只昏鸦栖息其上,倒还安静。

    鼫鼠老鼠眼双目电光一射,笑道:“唉,‘枯藤、老树、昏鸦、古道、西风、瘦马。断肠人在天涯。’这元人马致远·天净沙的小令,在此处符合了一半。稀奇!大哥,你我二人何不在此稍息片刻,或许能见到瘦马南来呢?”

    萧知风知鼫鼠有意说笑,想解自已心中的苦闷,感激之余,也觉一路餐风饮露赶得太急,委屈了自已的小兄弟,遂道:“也好!我二人已到了通州,就不急在一时。”

    二人放缓脚步登上土墩,就在古树下盘膝而坐,打开行囊,吃些干粮,又喝些凉水。没一会儿,鼫鼠竟鼾声大作。萧知风有点爱惜地看了鼫鼠一眼,暗思:“此处阴凉,而鼫鼠心神一懈,日以继夜赶路的疲劳就发作了。唉,就让他多睡一会儿吧!”萧知风也闭目养神了。但他又哪里能静下心,脑海中尽是曹顶的音容笑貌。他与曹顶浑水摸鱼,以及痛打盐霸的往事,仿佛历历在目。忽然,他听到墩下传来马踏碎步声,而马铃也悠悠在风中摇响。他不敢大意,睁开双眼向声起音起处看去。

    一匹廋马赫然出现,毛短鬃长,毛色驳杂,东一块青,西一块白,象生了一身斑癞。吃力地伸长着脖子,垂着头笃踏笃踏地迈着步。萧知风哑然失笑,心想:“鼫鼠这小子竟料事如神,只是马上乘者若也凄凄惨惨,那真是断肠人在天涯了。”他颇有兴趣抬首想看看“断肠人”。但一瞬间,竟似呆了。只见马上一青年端坐,上等的绸缎软俈,朱履麻鞋,纶巾羽扇。胸襟上两排闪光银扣,小臂上两片嵌金。头巾上那块玉,大而晶莹。朱履上一双明珠却小而圆润。再瞧长相,面如冠玉,唇红如樱桃,鼻子高挺小巧,一双丹凤眼,睫毛细密有致,而扣缰的双手纤细白晰清秀,指甲竟修得很长。英风勃勃中透出一股雍容华贵的气息,若用君子兰来比拟,似还差强人意。

    那青年早已看见树下萧知风、鼫鼠二人。似为萧知风的气度所吸引,他竟也仔细地观察起來。萧知风盘膝坐古树下,但身材匀称挺直仍能一目了然,而一袭白衫虽受风尘侵蚀,却也干净,那胸襟处张牙舞爪的乌龙,在风中更见神威,萧知风的寂寞和成熟韵味也跃然欲出。

    这两人在心中都喝了一声彩。

    萧知风喃喃道:“好标致的青年,男人女相非常人啊!”

    那青年却叹了一口气道:“这中年人的气度,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富贵不能淫,实是大丈夫啊!而一袭白衫胸襟处竟绣有一条栩栩如生的乌龙,他莫非是一剑西来萧知风不成?念及此,他扬了扬弯月般的眉毛,露出齿白如碎玉,语声清朗道:“这位兄台请了,可否容我也在古树旁小憩?”

    萧知风对那青年已心存好感,见他如此客气,赶忙起身,抱拳还礼,笑道:“自古风月无主,这位小兄弟尽管请便!”

    那青年的马虽瘦难看,步子也不大,但始终在走,到这古树下,也用不着多长时候。青年一撩衣裳,飘然下马,在一株杨柳上栓好缰绳,竟行至萧知风的五尺处,也盘膝坐下。但一双丹凤眼却罩向萧知风和鼫鼠二人,却不再言语。

    萧知风被这青年眼光一罩,大吃一惊,而鼫鼠的呼声突然停顿下来……

    萧知风暗思:“这青年人看似弱不禁风,不曾想竟是暗器高手!”

    要知道一个练武的人,若有心可隐瞒许多,但眼神却无法藏,这青年虽然用眼光罩向他二人,但精气神更多却有意无意地顾及了这二人的周围。这也只有暗器高手才会眼罩的地方。因他暗器出手后,你的跳、跃、窜、纵、伏、挪、移等他都得算准,才能一击而得手。以萧知风的武功、见识、经验,从那青年的眼光中,自是一看之下就得出这青年是暗器高手的结论。

    萧知风见鼫鼠又鼾声不已,也不想叫醒他,又缓缓坐地,只是心中疑惑:“这青年难道出自唐门?他会是谁?”

    墩下突然蹄声如雷响起,怒叱声震耳传来。古树上的昏鸦似受惊,“啊-呜”乱叫,扑楞楞地展翅飞去。

    鼫鼠猛然睁开老鼠眼,只见灰尘大作。他的鼠目却不是寸光了,一眨眼就清晰地看出墩下的情形。

    十几丈远的山道上,一中年人满身是血,额上汗珠滚滚,神情狰狞,正施展“八步赶蝉”的绝顶轻功,往墩上赶来,而手上的一柄弯刀血迹斑斑。后面三丈远的地方,有七骑奔腾追来。马上乘者全是彪形大汉倭人装束,七把倭刀亮晃晃地举在空中,杀气腾腾遮天蔽日。那些倭人不知何故,个个悲愤欲绝,龇牙咧嘴地“乌里哇啦”吼叫着。

    萧知风霍然起身讶道:“问天谷谷主常啸怎会被倭寇追得如此狼狈?”他一见弯刀和那中年人的身法,就认得出是常啸来。

    旁坐的青年人淡淡道:“定是常啸莫名其妙地杀了那些倭人的同伴,是以倭人才会如此又恨又气又悲又怒地玩命追杀。”

    鼫鼠却不知这青年人何时来的,扭头扫了一眼他,又注视墩下,笑道:“常啸大概被追杀几十里地了。不然,他的”八步赶蝉“身法就应象行水流云般,早上墩了。”

    言谈间,常啸飞掠墩上,双目一瞪,瞧见萧知风的乌龙绣记,眼光一亮,长吁一口浊气,高声道:“萧兄救我!”随后身形一晃“扑通”栽倒在古树下⋯⋯

    雷鸣般地蹄声透出杀伐之意,倭寇七骑风驰电掣般地也卷到古树一丈处,又猛地勒住丝缰,胯下的马一声声长嘶,前蹄全部向上一扬,原地打了个盘旋,喷着响鼻停下来。

    倭寇纷纷跳下马,围拢上来,手中的倭刀越加寒光霍霍,杀气阵阵。十四只毒辣的目光竟将萧知风、鼫鼠、那青年和常啸一起围住……

    台州城校军场,和风日丽中,东方碧旗,南方赤旗,西方白旗,北方黑旗,中央黄旗。栅栏四周几百名将士佩剑荷刀,执戟持戈,庄严肃立,威武雄壮。战鼓隆隆,此起彼伏。三千多官兵分着五色衣服,呐喊声中,捉对厮杀。方圆几百丈的校军场热气腾腾。

    戚继光盔明甲亮,神情严肃,稳步从容地进了校军场,而身后的白石似被校军场上的练兵气势所激,煞气更重,也缓步而入。

    见戚继光上了校军台,副参将唐顺之赶忙离坐过来,躬身施礼,稟道:“参见主将。”又挺身作揖道:“见过掌门人。”他年约三旬,虎背熊腰,圆脸小眼。

    戚继光道:“唐将军不必客气,三才两仪阵操练如何?”

    唐顺之整了整盔甲,道:“阵法已然练熟,今天在操练单兵对打。”

    “哦。唐将军你就在台上为白掌门人练一回梨花枪法,也好讨教一番。”戚继光笑道,“掌门人请上座。”

    台上十八般兵器整齐排列在一架子上,唐顺之转身从架子中操起一杆七尺花枪。

    只见他左手托枪,右手握枪杆尾部顶端,贴于右乳外侧,藏臀伏身以护已。大喝声中,“开步如风,偷步如钉”舞起长枪。立时,枪随身走,身不离枪,枪法分明,劲力充沛。前进后退快速而稳定,闪转吞吐,灵活敏捷,似鹰翔,似猿擢。长枪抖动中,大圈套小圈,气势似波涛汹涌。长枪前后左右翻动时,枪尖刺出功力喷爆,竟现出梨花朵朵。

    白石赞道:“梨花枪法,手执枪根,出枪甚长,且有虚实,有奇正,有虚虚实实,有奇奇正正。进其锐,退其速,其势险,其节短。不动如山,动如雷震。唐将军的梨花枪法,变化无穷,神出鬼没,天下无敌手。今日一见,信其然乎!”

    戚继光道:“梨花枪法以扎打崩缠四字为主,辅以捉截推,切坡挾滚,闪提欺等三十余种应用之法。在唐将军使来,威震天下,但惜有一不足。”

    唐顺之虽在用心一招一式地舞枪,但这二人的对话,他仍能分神听到。二人分析的梨花枪法精义入神,也令他心折不已。他收枪后,趋步上前恭声道:“主将说我梨花枪法惜有一不足,可否详解。末将洗耳恭听。”

    戚继光沉吟了一下,始道:“不怕唐将军见怪,你在使最后一招‘摧坚霹砺棒’撒手杀去时,而脚步不进,故不合理。你若将枪收短,连枪赶上,且勿杀他,只管定他枪,敌人就无法招架了。而在一得手后,便一戳,如转圆石于万仞之山,再无住歇。敌虽习艺,胜我几倍,也不用惧。因敌人一失势,便无再复之隙了。”

    白石闭上双目,似在思这一招改动后的神奇效果。而唐顺之却面色大变,有一种恍然大悟的惊喜感。他诚恳道:“主将实乃神人也,末将怎么就不能思索出这一招?”

    白石睁眼,神光四射,叹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啊!我武当的三才两仪阵何尝不是如此?”

    一倭排众而出,五十出头的年纪,满脸横肉,双眼凶光,他用刀指定萧知风,凶狠狠道:“这个地下的疯子杀死了我十三名部下,你若不是他一路的,趁早滚开!不然,一刀剁了你!”

    鼫鼠暗叹:“他妈的,无论在哪里,萧知风这小子都会被人认定是出类拔萃的,尽找他说话。老子鼫鼠活人一个,这些该死的倭寇竟正眼也不瞧一下。” 鼫鼠扶起常啸,在他身上又拍又打又点又揉,显是助他运气疗伤。他也不正眼瞧一下倭酋。

    青年见常啸眼神散乱,但感激之光仍流露出来,嘴唇只是动了几动,却无声音,知他真力耗尽,又多处受创。青年丹凤眼眨了眨,眼光就深深地罩向四周。

    萧知风冷冷地看着倭酋,右手按在腰侧的剑柄上,怒喝道:“哪里来的化外野人,竟敢如此凶顽残忍!哼,萧某今天倒要在你们这些倭寇身上,试试我初成的佛剑!”

    倭酋身形略震,退后了几步,用双手握住倭刀。想是萧知风在江湖上的名声太大,这倭酋也知他,大惊之下,戒备森严起来。

    “果真是一剑西来萧知风,盛名之下无虚士!”青年心中叹道,“但他自报号时去了‘神’,又称自已佛剑初成,却不知何故了?“青年丹凤眼又转动了一下,缓缓起身接而又淡淡地笑了……

    他这一笑不打紧,七名倭寇心神却为之一夺。起先因首领在说话,他们围在四周虽静穆,杀气仍阵阵逼人。但这年青人的笑实在是太美、太柔。一般人的笑,无轮男女是从嘴角开始的。而他先从小巧的鼻子微微皱起,然后丹凤眼盈盈地,最后嘴角笑意撩人。笑还未尽,腮旁又出现了两个浅浅的小酒窝。七名倭寇同一心思:“这青年男人美则美矣,怎能笑起来象女人,温情脉脉地?”

    萧知风同样心驰神摇,他却在想:“这青年的笑邪门。”可他不明白怎么会有这种古怪念头。

    鼫鼠的老鼠眼忽然大张,寒光暴射。

    只见七名倭寇的上空,不知何时多了一怪异景象。似细雨,象雪花,淡蓝色交织在一起。又飘飘洒洒、淅淅沥沥、迷迷蒙蒙地如烟如雾般降落。

    青年人背负双手,曼声吟道:“昔我往矣,雨雪菲菲⋯⋯”

    回肠荡气的语声,听在萧知风耳中,竟令他不由自主地长叹一声:“好凄美的诗句!”

    随听“当啷”之声不绝于耳,七个倭寇手中的倭刀纷纷坠地,而十四只怨恨毒辣的眼神,却一变而为乡愁的寂寞和温情,但目光却一动不动了……

    萧知风好半天才回过神来,低声叹道:“好个雨雪菲菲的唐雨雪,果不愧唐门中青年高手的龙头!七名倭寇在笑语嫣然中,竟魂归日本国了⋯⋯”

    常啸经鼫鼠疗伤后,精神已有好转。他还未目睹到这青年人出手,七个曾把自已追杀得上天无门入地无路的倭寇,竟平静从容地死去。他是又惊又喜,勉强挤出声音赞道:“雨雪菲菲,天下一绝!”

    鼫鼠大是疑惑,他终于不愿委屈自已,沉声道:“唐雨雪,你为何出乎?”

    校军场,三千多官兵队形纵横井然,鸦雀无声,静听主将训话。

    戚继光虎目圆睁,沉声道:“士乃一种尊称,军中兵者被称为军士、兵士、士卒,那是朝廷对你们的尊重,希望你们出力疆场,卫国保民安境。”

    他在校军台上来回地走动了一下,又威严道;“花拳绣腿不堪一击,实用的武艺不必讲究好看。是故,诸位练兵时必须真枪真刀实练。若能做到这点,作战时,将所学武艺用上百分之十,可在格斗中取胜;用上百分之二十,就可以一敌五;用上百分之五十,就可以纵横天下。那样的话,倭寇即使凶狠恶毒,又能奈何我?诸位,将相本无种,男儿自当强!杀倭立功的机会多得是,就看诸位以后的征战了!”

    校军场虽广大,官兵也众多,但戚继光的语声响亮却象雷鸣一样隆隆震耳。

    三千官兵各举手中武器,直刺天空,齐声吼道:“谨听主将训话,杀倭立功,杀倭立功⋯⋯”

    响彻云霄的呐喊声中,校军台上就座的白石心情激动,震奋异常,喟道:“不曾想戚继光一个二十九岁的参将竟有如此雄才大略,而气度恢宏直追古之振兴名将!”

    立在一旁的唐顺之脑海中蓦然现出戚继光常诵吟的一首小诗:

    “小筑惭高枕,忧旧时有盟;

    呼樽来揖客,挥尘坐谈兵。

    云护牙签满,星含宝剑横;

    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

    明世宗嘉靖三十六年六月十四日,戚继光在“三才两仪阵”的基础上,始创“鸳鸯阵”。后此阵被戚家军所运用,居然一再击溃曾令成千上万的明朝官兵谈而色变、望而生畏的倭寇,辟中国四百多年来军事史上的一项奇迹。

    那么,这鴛鴦阵又有什么神奇之处?又是如何大败倭寇的呢?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大明靖海图(江前进 之九 鸳鸯阵)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awbx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