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家庭都是一块画布,家里的每一个人共同作用呈现出一副家庭的画卷。
今天想分享的一个个案故事,是关于一个青春期的优秀女孩。
女孩的母亲因为怀孕和养育女孩,辞去了在深圳的高薪工作,回到老家待孕待产。在女孩3岁后妈妈在老家开了一家服装店,一边带她一边赚钱。在此期间女孩的父亲一直留在深圳继续自己的工作。
因为要开店妈妈在女孩上幼儿园后就一直锻炼她的独立性,所以女孩一直以来都像个“小大人”一样,能安排好自己的一切生活和学习。
在小学阶段女孩就很优秀,一直是班级里的班长,学校的大队委。除了学业成绩突出以外,课外的书法和音乐也学得很好。可能是样样都优秀的孩子容易遭人嫉妒吧,从4、5年级开始,女孩的同学开始在语言上霸凌她,总是把她和学校最差的孩子放在一起编各种不适宜的小故事来打击女孩。因为长期以来父亲角色的缺失,和妈妈忙于看店的忽视,女孩找不到情感的支撑,她每次跟妈妈说完妈妈都会很理智的帮她分析,甚至会给出明确的1、2、3的原因解释。但女孩觉得一点用都没有,她觉得很无力,很孤独,她开始害怕上学,害怕面对那些编排她的孩子。但她不太愿意再和妈妈去说了。
父亲的角色在她的心里好像没有什么概念,她已经习惯了没有父亲在的家,没有父亲参与的生活。自己内心的想法和感受她从来不会和爸爸去说,甚至她觉得爸爸休假在家的时间长了她都觉得生活的很不习惯很不自在。她会和妈妈说希望爸爸早点回去上班。
妈妈觉得爸爸不懂得关心女儿,也不知道如何和女儿建立和维护关系。爸爸觉得自己在外边辛苦为这家工作赚钱,妻子不体谅自己的辛苦,甚至把女儿养成这样,除了跟自己一点不亲以外,甚至和妻子站在一起排斥他。现在还养出了问题,都开始厌学了。
女孩看着父母相互指责和争吵,她觉得自己快要崩溃了,她很想做些什么改变这一切,但好像自己什么也做不了,他们甚至看不到也听不到自己。唯一只有她不愿意去学校这件事反倒可以让他们能停下争吵和指责来看看她怎么了,来愿意一起想办法让女儿赶快去学校。
可是父母好像把事情都想的简单和表面了。他们忽略了在情感上和女儿的相互流动。长期以来家庭的相处模式,让他们没有一个人意识到要去关注和关心一下女儿遇到或发生了什们事情,遇到怎样的挫折或委屈。虽然他们很着急女儿不去上学这件事情,但他们仍然会习惯性的借由事件互相埋怨和攻击。
透过这个一家人共同呈现的画布,我们好像都能看到这个孩子怎么了,这个家庭怎么了。但很多时候作画的人是不清楚的。透过一个个这样的个案和故事,我越发看到和感受着心理咨询的意义。可能这就是我持续热爱的一个原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