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个养孔雀的人

作者: 云问雨 | 来源:发表于2018-12-11 09:08 被阅读64次

文学是人学,也是门美学,展无限天地和无穷想象于字里行间,给人以美的享受,动人以喜怒哀乐,并赋予人生思考。

传统意义的写作,指的是文学创作。大体上写的是诗歌,散文和小说。而小说,是文学的重镇;诗歌,是文学的精华。

如今的中国,通讯发达,写作被拓展,也被碎片化了,很多人把文案和广告也当成写作。在下看来,那不是纯粹意义上的写作,那是写字。

很多人从事自媒体写作,来简书、发各种公众号,图的是“写作”带来的变现,博的很多都是一时的名儿。

这样的“写作”混点名是可以的,获利也很便利,许多大咖的“写作”收入比钱钟书夫妇的写作收入还多。让一切向钱看的人仰慕,继而实习之。

于是,鸡汤文出现了,日记体出现了,刷微信式的“报到体”出现了。有的简书作者,经常只发几句话和几张图。如此种种,让人眼花缭乱,鱼龙混杂。

我的弟弟初中毕业后,去了珠三角务工,文化不高的他,时常也看简书,后来他跟我说:哥啊,我发现,现在简书里的一些文章哪里叫文章啊?!我都不愿看。很多人的水平哪能跟你比。你写的,我喜欢看。

我知道弟弟在给我戴高帽,在鼓励我。但是却也折射出简书作者的门槛之低。

弟弟啊,我该怎么解释这一现象呢。

我只能说,文学是只好看的孔雀,人人都想拔根双眼花翎往自己头上戴啊。至于孔雀被拔成多难看,已经很少人关心了。

而哥哥我是关心的。哥是想养孔雀的人,不是想拔羽毛的人。

哥来简书,是为了提高写作水平,借此平台练笔,提高文学素养。至于获利方面,写得感觉自己也满意的,读者打赏,在下才问心无愧。要是不分优与劣,哪一篇都打赏,我是警惕的,那很容易被捧杀。

已经到了闻一下文章,就知道文章好坏的年纪了。我才不会为了拔根羽毛的一时微利,去写新鲜果蔬一样容易过期的文章。

文章千古事,写作是门清冷的事业,甘苦寸心知。爱她,就当一生的事业来做,聊以自娱,功利心不可太盛。与其写些读一次就不想再读,或者扫一眼就不想去读的文字,不如不写。

为什么非得要写字,要发点什么才有存在感?这世上好玩的事多着呢。为什么非得免为其难,去挤牙膏式地挤文字?

如果不是用心写作,不是往文学殿堂走的,最好别异想天开为好。这寂寞的道儿不好走。

也许你一时迎合,得利多过钱钟书夫妇的稿酬和版税,但你的作品能跟钱钟书和杨绛的比么?

精品如黄金钻石,经过时间大浪淘沙后,终究被人发现和认可。急什么呢?

乾隆皇帝一生写下的诗,数量上空前绝后。却不如著作极少的纪晓岚。纪先生一部薄薄的《阅微草堂笔记》被无数人品读。乾隆的诗,有几首被人记起?同朝为君臣,文学的地位却让乾隆尴尬,量多不如品质好啊!

硝烟弥漫,不如一缕清岚。

一部《红楼梦》成就一个曹雪芹,一部《家》《春》《秋》成就一个巴金,一部《白鹿原》成就一个陈忠实,一部《明朝那些事儿》成就一个当年明月。

古今名家,其作品皆可作其入棺时的枕头。他们都是养孔雀来给人观赏的人。

真正的写作者,都是养孔雀的人。


相关文章

  • 做个养孔雀的人

    文学是人学,也是门美学,展无限天地和无穷想象于字里行间,给人以美的享受,动人以喜怒哀乐,并赋予人生思考。 传统意义...

  • 孔雀开屏

    今天到恩施我死党家里,我老婆去看他家的养的孔雀,刚到孔雀的身边,孔雀刷的一下开屏了,是欢迎我们嘛,还是有什么...

  • 2019-11-12

    我想养2只孔雀。 如果我有一个院子。

  • 养一只孔雀顶一头猪

    养一只孔雀顶一头猪 孔雀,号称“百鸟之王”,孔雀开屏,尽展雍荣华贵,是难得一见的美景。孔雀好看是众所周知的事,但孔...

  • [图文教程]你家闲置鱼缸可以这样利用!太美了

    想必很多喜欢花花草草的人,家里都有一个闲置或者即将闲置的鱼缸(不要问我为什么,谁养谁知道~)。虽然自己也把孔雀鱼养...

  • 论投资

    想了很久,想了很多可以脱离打工的生活。却发现每年,每月的余额都一动不动。想过养豪猪,养鱼鳅,养孔雀,养鸵鸟...

  • 小羽毛别伤心

    小羽毛长在一只孔雀的身上,这只孔雀美丽极了,凡是来动物园的人们没有不来看这只孔雀的,凡是来看孔雀的人们没有不夸赞她...

  • 光明厚道

    养颗光明心, 做个厚道人。

  • 初养孔雀鱼

    2018.8.21 星期二 晴 养花我是高手,什么花到我这里一般都保管它生机勃发,让人心生艳羡。可是养鱼就不咋地...

  • 再养孔雀鱼

    孔雀花鳉(jiāng),俗名孔雀鱼、凤尾鱼,原产于南美洲的亚马逊流域的热带观赏鱼,由于雄鱼的背鳍和尾巴五彩缤纷、炫...

网友评论

  • 夕雅y:💙💙
  • 落凡_:这个比喻真好!用心写作,有感而发👍👍👍
    云问雨:@采薇_ 感谢点评

本文标题:做个养孔雀的人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bajh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