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巢湖文海创作简书优质文章
这个女人,将那些旅行网红秒成了渣

这个女人,将那些旅行网红秒成了渣

作者: d83f99744840 | 来源:发表于2019-01-20 22:09 被阅读29次

人生又有多少场华丽在等着?

不多的,不多的,

即使旅行,

也大半平凡岁月罢了。

能看出这段话出自于谁,绝对是她的真爱粉。

一生路上,是一种选择;一生都给了工作,也是一种选择;每个人的人生不同,因为选择不同。

也不知从什么时候起,越来越多地人将旅行作为谈资。

在路上的人沿途记录风景、记录心情,通过互联网有意无意之间影响了不少人,于是更多的人背上行囊,从不同的城市去往不同的地方,只为了将异国他乡的风景留在相机里。

那么我们究竟是为了旅行?还是逃离?

王家卫把「钢筋水泥」组合在镜头里,给它取了个名字叫《重庆森林》,它不仅拍出了快餐式的爱情,也拍出了年轻人在情感中的迷失。

其实人生远不止一种情感迷失,更多的人迷失在自己的生活里——朝九晚六。

所以旅行才那么火。

抖音上的风景才会有那么多的点赞,而那些走过很多城、爬过很多山、涉过很多水的网红理所当然的收获了大批粉丝。

他们收获了我们的「向往」。

其实多数人所谓的「在路上」我是不敢苟同的。因为一门心思的出去玩,和一门心思的在写字楼里工作,从本质上讲,并没有什么区别。

要说旅行的网红,徐霞客绝对是一个牛逼的存在,而这位明代的旅行家因为时代的原因,仿佛被越来越多的现代人所遗忘。

当代还有一个人,她虽不及徐霞客,但和现在的旅行者相比,她绝对是一个大神级的存在。

她流浪异国十四年,影响了很多人。

不错,她就是三毛。

那个写下《撒哈拉的故事》、《万水千山走遍》的作家三毛。

她活了四十八岁,半辈子都在流浪,她的一生,给读者留下了23部作品。

其实很多人并不是喜欢三毛,而是喜欢三毛所代表的自由之灵魂。她摆脱了传统的束缚,一生过的豪放不羁。

她在撒哈拉沙漠生活了好几年。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美好意境在生活里不过是满口黄沙。

撒哈拉人几乎三到四年才洗一次澡。

当然,三毛并不是如此,但她的生活质量在大背景下也不会好到哪里去。

她在书中说,用来洗澡的水大都是一些脏水,也许只有去过并在大漠长时间居住过的人才会明白那儿的生活。

她不仅享受旅行的美好感受、同样享受在路上的颠沛流离。

在洪都拉斯的旅舍,病的死去活来的三毛没有期待台北的风花雪月、在哥伦比亚被黑、被骗、被偷,她虽然埋怨,但埋怨过后即是平常心;在秘鲁的旅途中死里逃生,她没有萌生退意……

人生并非坦途,旅行之路亦是如此。

我不知道三毛书中所说是否尽皆属实,即便有艺术的成分,定然也不会太多。

那一个个雨夜,跟跳骚同睡的夜晚、大漠里的各种遭遇……

她的旅途在读者看来是自由不羁,但在当事人的生活里却是一次次的难以承受,甚至是生死。

有时候真的很难理解,在南国环境中成长的人,怎么能接受这种风霜雪剑的摧残,怎么能远离所谓的物质文明?

又怎能只身犯险,将生死置于未知?

答案是——她是一个真正的行者。

一个浪子,既能欣赏沿途的风景、亦能忍受路上的风雨;享受得了物质文明的丰盈,也能吃下带着虫子的白饭;能将身躯置于温柔乡,亦能将生死交付于自然……

这才是一个行者。

这才是真正的旅行。

相比之下,当代人这些所谓的「在路上」,或许应该认真的检讨。

我们只能享受好的享受,不能忍受坏的忍受。

不能接受突发事件,不能身心有痛楚,要住像话的酒店,要有完美的设备。旅途拼的不是脚程,而是汽车的公里数。

一方面想探索未知,一方面又惧怕未知。

旅行早已没有敬畏,成了上车睡觉、下车拍照的消遣行为。

多数人不是喜欢在路上的感觉,而是喜欢玩。

三毛其实并不伟大,只是我们,似乎太过渺小。

最后,希望爱生活、爱旅行的你,对已知和未知,都心存敬畏;对生活和工作,都思考深刻。

要活得真正快乐。

作者 | 冀鑫:一个简单的文字人

微信 | Jxy1175

公众号 | 鑫江湖:读书提升思维,观影感悟生活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这个女人,将那些旅行网红秒成了渣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bbfj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