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林风骨——萧庭生

作者: 国姓公 | 来源:发表于2018-03-24 15:22 被阅读70次

媳妇在刷爱奇艺的热播剧《琅琊榜之风起长林》,对追剧一向不感冒的我,因为是我喜欢的历史类型,加之有第一部的不俗评价,于是也跟着她有一眼没一眼的看完了。

也许是胡歌与刘涛的第一部,荧幕经典已经根深蒂固了,整体感觉没有第一部那样震撼,不过通篇看完,仍有很多可圈可点之处。

关于影片主角,平章与平旌兄弟,或是蒙浅雪与林奚等,能感觉到原著中人设还是很到位的,至于演技网上评论各有千秋,个人觉得还算不错。原著应该是一部很不错的小说。这些主角们豆瓣上的各种评价都很深刻了,在此也不妄加赘述。而我今天想聊的,是一个不太抢眼,却又举足轻重的配角——长林王 萧庭生。

长林风骨——萧庭生

宫廷奴隶出身,自小受尽屈辱磨难。看过第一部的人都知道,他是前太子祁王萧景禹的儿子,后祁王被诬陷谋反,满门抄斩,因家中女眷拼死保护,才得以偷生,后被先皇武靖爷收养。

因为王权的血腥争斗,他很小的时候就满门抄斩,亲人惨死,身陷内廷,繁重不堪的劳作,猪狗不如的奴役,这些并没有扭曲他的人格,也未曾激发他对朝廷的仇恨,相反,却磨炼了他铁骨铮铮的性格,锻造了他对大梁一生的赤胆忠心。

没有对比,未能显其弥足珍贵。同样是被满门抄斩的莱阳侯萧元启一家,同样经历了飞来横祸,不同的是其父母莱阳侯夫妇死有余辜,但萧元启心里,没有朝廷对他网开一面的感恩,年少的心灵里,充满着复仇与毁灭,最终身毁名裂,万劫不复。

而萧庭生身为长林军主帅,他一生戎马几十年,立下了无数汗马功勋。杀敌戍边,保境安民,身先士卒,舍生忘死,最终将长林军打造成了大梁北境的固若金汤的钢铁长城。没有他,又怎会有大梁万里河山的安宁。

拥有调动禁军的金牌却从来不用,边境的兵符每次用完也第一时间送回。他既知朝臣中无人能出其右,却事事谨慎小心,从不居功自傲。情知已经功高震主,万千双眼睛盯着他,却依然举重若轻。

长林风骨——萧庭生

纵观历史长河,有着一身军功的将军不足为奇。然而在功勋卓著之后,仍能洁身自好,克己修身的,的确是古今难得。在受封长林王,在庙堂之中,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时,仍能勤奋检点,诚为古今贤臣之楷模。

于此种种,方得善终。这份做人的大智慧,放置今日也是可供今人反复参详的;这种为臣的大谋略,便在当下,也是一门可供钻研的高端艺术。

纵观大明王朝的历代首辅,回顾那些功高震主的千古明相,十之八九都未有善终。萧庭生已位极人臣,受万人妒忌与排挤,最后得以善终已是大幸。最终虽然死后树倒猢狲散,老王爷故去,长林军被遣散已是必然,当然这些也都是后话了,毕竟生前已是相当完美了。

长林风骨——萧庭生

肉体虽故,但长林军魂与两代人打下的威望却与世长存。长林既没,而余威震于殊俗,这就是为什么后来,当萧平旌起兵勤王,在身边无一兵一卒的情况下,凭着一块废弃多年的长林军令,在一夜之间筹集十几万大军。说是萧平旌募集的军队,其实更是老王爷打下的江山,他们慕名而来的,是老王爷毕生的忠肝义胆,是长林军魂的铁骨铮铮!

想写部影评,却没有写平章与平旌那样的主角,着笔于这样一个角色,我觉得这样的角色更值得去下笔。剧名叫风起长林,而纵观老王爷的一生,相比于剧中的主角们,更能诠释什么才是真正的长林风骨,什么才是浩然的长林英魂!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长林风骨——萧庭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bbqc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