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守真善,践行忠孝-----书法家许兰武
书法里的乾与坤,
笔墨里的觥与筹,
且让我一一向你道尽。
所有的爱与热烈,
在一纸素宣中,
都过犹不及,
又合于情理。
岁月的韬光养晦
静穆了一颗文心,
书法的每一个笔画,
都有其人格的介入,
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
书法,是人生的一场修行,
向内,知止,静美。
一
萤窗之所,慢沏一壶茶,慢写一幅字,慢炖一时光,岁月的牌面的正反一面是悲,一面是喜,唯有读书,写字,可安放灵魂的心香,且经久不散。
许老师家在北五环之外的一个远离喧嚣的地方,其址清净,那日和友人一起去往老师家,炎烈的夏日,林荫路间是聒噪的蝉鸣,婉转盈耳。院落外是舒朗的林木,大片大片的青翠印于眉间,坚固了些。老树盘根,明一片,暗一片,丛生着一茬茬的古意。时日已长,依稀记的其门外还栽有蔬菜的秧苗,可谓是颇有兴致。
进入到他的家,书房不大,呈一个L型,刚进门就能看见一几、一榻、一书卷,一孤灯,那大大的桌几可谓是无数文人羡慕的天堂了,足足有一张单人床般宽敞。角落里还有一张,是用来放置他的书画用品,还有一些装裱好的字画的,其木是一块完整的楠木,价格不菲,是他花了大力气从泰国运到北京的。
书案之前,横陈着文房四宝,些许繁花的点缀,让整个空间出落的古穆雅致。文房里时常飘来一些山水琴音,在炎热的夏日,给予人内心沁入山谷般的凉意。
书香,墨香,盈盈一室,交叠着,错落着厚重的人文气息,展示台上放着一些兰武老师的旧迹,盈尺小作,还有拓下的汉画像。汉画像,具有朴拙古穆的气质美。释出一种不加雕饰,古雅率真的自然风范。立于尺牍的书卷气息。他在风格上呈现的是一种古朴苍茫气势,浑穆,大气磅礴的美。
书房,是文人雅士寄予灵魂的地方,刘禹锡之陋室,张岱之梅花书屋,周作人之苦雨斋,每一座室庐都是滋养灵魂,安静而丰富的存在。
文房在他妻子的精心打理下,小具规模。再往里走,是一会客室,许老师广交天下好友,他经常会请朋友来工作室小坐,其为人热情,一起喝茶,一起书写。每一个到他工作室来的人,都要留下笔墨。小小的室庐,是文艺荟萃之所,广纳天下文人千古如一的奢想,躬亲笔墨,耕读传家。可以抚琴叩曲,花间烹茶,诗意地栖居。
明代文士陈眉公,写出了最理想的书房之境,其谓:「净几明窗,一轴画,一囊琴,一只鹤,一瓯茶,一炉香,一部法帖;小园幽径,几丛花,几群鸟,几区亭,几拳石,几池水,几片闲云」。
茗碗茶烟,半世书房,一筝音,一琴曲,可在此静而有所悟,思而有所想,过滤掉岁月的风尘渣滓,尽享年华里的几许清幽。古人之风雅,亦是现世中最高格的追求。
中国传统文化的根底是老庄哲学,无用之处方为大用。只有无用,才能丰盈灵魂的翅羽,才能做一些虚无缥缈的梦,无用,是现实中奢足的浪漫,如一树一树的梨花,不待风吹,而自落优雅。
如今,已过不惑之年的兰武老师,在下生命的历练,更使其从容豁达。正如知堂老人说:「我现在的快乐只想在闲时喝一杯清茶,看点新书,无论他是讲虫鸟的歌唱,或是记贤哲的思想,古今的刻绘,都足以使我感到人生的欣幸」。
生命的欢愉和意义其实就在平凡生活的褶皱里,一粥,一饭,一菜,亦是妥贴的温暖。生活中的闲是文化发展繁衍的良药,囿苑。小小一方天地里既有琴棋书画的诗意,又有茶余饭罢的闲谈。心之所向,素履以往。愿你的心中也有笔墨诗心,在明晦交替的日子里,且歌且行。
二
一个从鲁西南农村走出的鹑衣少年-----许兰武
许兰武出生在孟子故里,山东嘉祥。许,许之寓意是承诺,答应之义,为人要讲诚信。许式之宗有许慎,字圣。兰武是指:兰亭序的定武本。
许兰武老师小时候家境贫寒,学习成绩也不好,还复读多次,但是凭借着他的努力和韧性,最终还是实现了生命道路上的华美蜕变。他一生都在坚守着自己的初心,实属不易。并且自律,以自己的行动践行终身学习。
上高中时那是他第一次进县城,后来又一个人,跋山涉水去了远方读书。大学期间,仅管有着宽松的学习环镜,但他丝毫没有懈怠。上大学时,他对书法的练习没有间断,对文字的喜爱没有停息。其中大三的期中考试后,那个寒冬,他还大胆地带着柳志光恩师的亲笔信,去了首都师范大学拜访了那里的书法老师。近二十年过去了,幸运的是,那时认识的老师,至今都能给予他指导和提携。
他从不会放弃任何一个能让自己学习的机会,20多年前的1997年冬,李学勤先生受原烟台师范院(现鲁东大学)历史系的邀请,于学院北区的新建阶梯教学楼,给全校喜欢历史的师生打算做一次精彩的讲座。他在讲座的前两天于学校北区食堂张贴的海报处获知的。讲座开始的头天晚上,他精心给李学勤老先生用毛笔写了一份长长的信,并落款“中文系95本4,许兰武”,还留了宿舍电话。书信内容大致是,我对汉字、尤其是古汉字喜欢之类的话。讲座安排在晚上,大学三年级读书,学校已没有上自习课的要求,晚自习全由自己支配。他就早早吃完晚饭,就拿了笔记本(那封信就夹在其中),去阶梯教室占位去了,习惯性地坐在第一排。
李老的讲座非常火爆,就连阶梯教室的走道都蹲坐得满满的。当李学勤老先生的讲座完毕后,他竟然大胆地给李老送了已准备好的那封信。第二天,学院党办竟然打电话让我来一趟党办。在党办,他很吃惊地看到了站在他面前的李老,他和蔼可亲,给了他很多鼓励。
毕业之后,他回到家乡,顺利谋求到了一份中学教师的工作。这一呆就是三年。在他回忆的文字里,他说,在孔孟故里教书的日子里,有幸多次来到曲阜汉碑林和嘉祥武梁祠,那个小凳子,一坐就是两三个小时。生活的艰难并没有使他放弃对学习的渴望,三年间他省吃俭用积攒了一笔学习费用,为的就是能够继续学习,于是,他离开了山东,踏上了求学之路,来到了他梦寐的地方,北京。
北京是一个神奇的地方,这里藏龙卧虎。这对于渴望求知的兰武老师来说无疑是个风水宝地。后来他在中国传媒大学学习了新闻专业。在学习期间他深感自己学习储备不足,就一头扎进了图书馆,在北京非典的那个夏天,他就坐在北京广播学院西门长凳上开始,书籍,变成了最好的陪伴。从烟台到济宁,从济宁再到北京,多次搬家,有关书法的书籍和自己一直相随。
90年代期间,兰武先生先后师从柳志光,段玉鹏学习书法,无论是在他求学期间还是工作期间。都没有放弃对于书法的追求。后来还爱上摄影,签约成为了一名摄影师。工作后为了一名新闻记者,这一工作又是12年。世事如棋,做过新闻编辑等工作的许兰武老师,在多年后的今天。他的名字暗藏暗藏着野心,只是这份野心不在职场,而在热爱里。这也许就是宿命,从他出生的那一刻起,,他就注定要和书法纠结在一起。并为此,倾注毕生的心血。
许兰武老师从小就喜欢写字,上学时,用花花绿绿的笔书写着不同的字体,也就是从那个时候起,他的生命中埋下了一颗叫做书法的种子,种子在他的心中生根,抽芽,冲破重重泥土,接纳阳光和雨露。后来,更不可思议的是,他还在集市上卖过对联。在冰寒的冬天,他小手冻得通红通红的,环境的恶劣并不能阻碍他对于书法的那股热情,就如同这白雪当中的这一抹红的艳。
文字,时间是它的筹码,带着一朝一代的沉穆光阴,是开在泥土上的一朵芬芳的小花。所以它足以与现世的不平和丑陋相抗衡。
三 书如其人
我喜欢看他的眼睛,清灵灵的,没有驳杂的人世所渲染的痕迹。他的眼神亦是清澈,与人对视时不躲闪,不逃避,眼神交汇处满是真诚。我从未见过如此干净的眼睛,屋内的花草水泽投在眼睛里,液化了似的,成为一种流动。一闪一闪的,一波一波的荡漾,一波一波的轮回在眼眸的最深处。
书者,葆有精神的明亮,让生命不虚掷,将密度和厚度在时间里慢慢充盈,笔墨之中自有乾坤,如清风,如流云,在笔墨间放任一颗洒脱不羁的心。
她的妻子温文尔雅,通情达理,她说她曾经对书法并不感兴趣。两个人在一起生活,就应该为彼此去奉献,去割舍,这才是真正的爱呀。其人如一盏白瓷通透,文雅,又不失温柔与灵秀。待人接物亦是周全,先生经常会有朋友来访,她亦会亲身亲为的为来者沟通,交流,处理繁琐之事。俗话说一个优秀的男人背后一定有个好女人,也正是有妻子的支持,他在这条道路上才能走的更久,更远。
兰武老师书法融合各家笔法之所长。取精用宏,师古创新,以意构写,形成个人独特的风貌。笔法天真烂漫,守法但却不为法所束缚。
其书法结体有姿,虽是楷书,有着静态的形式,但笔画的俯仰告诉我其暗含着动的势能,那点,好像要从横的肩膀上一跃而下似的,此中的意,让我浮想联翩,美妙至极。如一朵昙花将要开放前的期许,一切还未绚烂,一切还未圆满。
其势能,如高山坠石,有着向下的趋势。整体造型错落有致,从而达不工之工之境界,脱掉了俗气。不工之工是从不工到工,再由工到不工的螺旋式上升。看似不工整,却有自然之致,是为天然本色。
整体风貌温雅清真,线构富有变化,曲直方圆润色等,用墨的枯湿浓淡,刚柔并济,虚实相生,动静结合等,而衍生出的方圆曲直迟速主次正倚聚散疏密起伏,等关系都体现了世界的阴阳关系。其行书也是风度蹁跹,行书是文字中的武,天真浪漫,一气呵成。书法是瞬间艺术,一笔下去就糟,好就是好,不能改不能填。愈改愈丑,顺势而下,一气呵成,才能最能表现真理,线条遒劲活跃。
许兰武老师书法有着守元气,无知无欲的婴儿之气。如婴儿之真,摒弃了娇柔造作,那宣纸上是一团一团的静气。
老子曰,不欲以静,天下将自定。是孙过庭所说的,不激不厉而风规自远,是刘雨锡的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是由内而外散发出来的平淡安详之气,笔笔现清凉之境。
学书的最高境界在于返老还童,摒弃了那些所谓技法套路的东西,我手写我心,回归最本质的书写。而婴儿之气乃是是最混沌原始的一种状态,有着初初之美,一切还未绚烂起来,一切还未变得世故,文字之间是真和纯粹。
许老师,为人谦和低调,单纯志朴,见过的世面,经历过的沧桑,都化为一根根自由流淌的线条。内心的真实,让他将情感融入到作品当中,并且实现了技法与情感的完美统一。情感迸发处,那些所谓的技巧安排,都成为多余的忠告
真正的作品,是内心情感的自然流露,如风吹水儿,自然成纹,无雕琢之感,自然而然。因为他们早已将技法融于自己的骨子中,成为笔下的一种本能。而不是像一些书家一样,是单纯的炫技,在情感的作用下,实现技法与情感的完美同一。
一个人字当中是这个人精神面貌。学养,才情,心性,品格等的总概括。笔下的每一个笔画都有其人格的介入,古人言,书为心画,性情为本。刘熙载曾经说过,书者如也,如其学如其才如其志,总之曰,如其人而已。
书法展现的是心灵之美,黄庭坚也曾经提出过,学书要须心中有道义,又广之以圣哲之学,书乃可贵。而兰武老师其书是廉,立,宽,敦的人格展现,书法讲究神采,胸中要时时涵养生气。
曾经他带着相机,镜走天下;用心静观世间百态;用笔记录生活点滴;用毛笔在宣纸上诠释着属于自己的木铎金声。他徒步沿黄河,考察黄河故道的风土人情。寒冬,他从中国最大的蔬菜基地(山东寿光)跟踪黄瓜的生长、采摘和运输,直到北京新发地蔬菜集散地,最终完成了《一根黄瓜的进京之旅》。也曾卧底安徽、上海暗访重要新闻,写就了《华源系股权迷雾:华润重组华源忧心忡忡》,曾引起强烈反响。闯关东人的回家路》《中国最差列车里的暖情列车员》《寻找写”鸡毛信“的汶川孩子》
书法家许兰武老师有着近20年的记者生涯,回归至传统,用对文字的热爱默默传承书法里的大美无言。2017年,坚守真善,许兰武书法作品展在广州开展。许兰武老师历时一年,精心准备了30多件书法作品,展览过后将所有汇集到的善款都捐赠给北京的一家慈善机构,许兰武老师说我并不希望这些作品能换来多少钱,而是希望这些作品能够换来寒冬中的一些温暖,送到大山深处,让那些小小的脚和手少挨冻些。
他说时间构成了人生,他是一个人的经历,匆匆而过,爱心构筑了幸福,她是一个人的慰藉,越积越多。
老师是个心中有大爱的人,后来他通过微信接触到了宗亲文化。上海,福建会馆,河南漯河,深圳都留下了他的足迹。他说,人是需要慎忠追源的。这个慎不是谨慎的意思,而是敬意。敬,是真心,追源,是讲源头,渊原,是寻根。
四
我问兰武先生,您写的是哪一家之体?兰武先生笑笑了说是自家之体。
其书要学习兰亭序,但他并非事无巨细地师承古代一些书迹,而是求其脉络系统,从宏观上把握书法的气格和精神气质。不拘泥于绳墨,用笔也非步趋前人。高妙奇崛如兰亭序之章法,单字的巧妙安排,映带左右,出于自然。其书平和冲虚不事张扬,又不乏文人雅韵。
董其昌曾经说过,妙在能和,神在能离。只有汰弃了外在的形色,才能真正的实现真正的自我。学书,学习古人最终还是要汰弃各家的皮相,回归本我。
书法中的神彩是形而上的,看不清摸不着,但却真实的存在。从外而内,把一个字当中的一形,一采,一神,一韵,一枯荣,一哀一伤,一实一虚,一原一本,一枯一淡,一秀一雅,一老一韵,一腔一调,一颦一笑,一断一连,都等价交换为书法中的唱念做打,然后笔画之间重组,磨合,构成不同的形象的汉字。
有品位之人自然有风格。或中庸,或峭拔,或淡泊,或绚烂,或整洁,或娟静,或纵恣。赵宦光曾说过文字以体法为格,锋势为调,格局低则俗,调不韵则犷野。其书无论是在形体法度还是在点画的安排与构造之上,都有古人之格,有韵之调,不俗不野。
随着岁月流变,20多年的书法学习,其也由青年时的气象峥嵘,五色绚烂变得渐老渐熟,乃造平淡。充满了古穆的趣味。那是一种虚静恬淡,寂寞无为的人生境界,能够笼阔众美,骨太清和,巍然端雅。
如今已过不惑之年的他,心性安然、恬淡度日、不愠不怒。其书法张弛有度,不骄不躁,刚柔并济,节奏的律动显示了呼吸着的生命力,因此,字有了盎然的生机。笔画的线条有弹性,有韧度,就像经历了岁月沧桑后的兰武老师,洗净铅华,人由薄至后,书也由薄至厚,可谓人书俱老。
世间应有这样一个美好的词,叫做初心宛在。
五 半是黑白
书法是传统文化的根脉,柔软的毫毛能写出锋利的刃,强健的骨。书法是中正平和的,不激不厉的。冲淡闲远的。那些古人,不慌不忙的写下自己抒情的线条,心中有了情,笔下才能奔走如飞。
一滴墨,落于纸,然后被宣纸一点点的接纳和包容,随着笔杆的摆动,将点点的心迹渲染在纸端,如是,落墨的刹那,仿佛和古人的世界无缝的衔接了。柔软的毛毫有着力敌千军的势能,克服了来自纸面粗糙的涩,将自己擦在木质属性的纤维纸上。
墨在一点点的漫长和开阔,随着笔的戛然而止,走到宣纸的悬崖边上,便悬崖勒马,回头是岸。笔下的血不流了,但心跳未曾停止。
笔墨里有着滚烫的记忆,唤醒了沉睡的文字。一滴墨落在纸上,是落叶归根,入土为安,是水乳交融的亲密。
铺毫,提笔,写字,每一个动作,都是对前人的追慕,写字,是向内的一场修为,带有前世芬芳的记忆,以一朵水墨丹青的形式锈在卷轴上,锈在旧日的文心里。
那一撇,犹如飞鸟之姿,一直准备着,另一撇如飞鸟出林,它来自古人对世界的观察,将具体的像化为抽象的线条,意义还在。
温柔静谧的白色宣纸上,一副作品通常能给人以色香,味俱全的全方面的感受和抚摸,从而使内心达到饱和状态。宣纸白透如绢,胜过一切纸醉金迷的颜色,那白的温度,如清晨倒入玻璃杯中的一杯白开水,恰好。清凉。
人们在不断的温习,巩固,重复,再生,恪守着东方文明的传统,书生案头写下最有力的一笔。一抹留白告诉人们的是无中生有,无就是有,正因为无,才有了更多的想象的产生。
几千年来,书法将中国的历史串联。还是那个动作,还是那个落纸的声音,还是那个律动,还是那个节奏,还是那个味道,还是那个触觉,那个气息。所有的招式,动作,起倒腾挪都是对过往岁月的温习。笔墨的芬芳与张力,让时间的两头产生了不可逆转的联系。
那一根根的白羊毫,看似弱不禁风,看似毫无气力,可恰恰就是这些弱不禁风,毫无气力,它们汇在一起,凝聚起力量在宣纸上写下诗意。
手握笔管,感受柔软的笔头与纸的摩擦,提按缓急之间,聆听自己的呼吸,瞬间拂去那声色犬马的浮躁,还内心以宁静。
黑与白,收敛了斑斓的色彩,对物质世界的欲袖手旁观。笔墨里流淌的是中国几千年的文明,是我们最纯良的文化血统,无论她被嫁接到韩国,日本,改造成硬邦邦的方块字,她的根就盘踞在中国大地上。那笔墨里有文人的清扬,诗人的吟唱。书法,源远流长,因岁月流逝而消退的美的闪光。黑与白是删繁后的极简,在一定程度上烘托了文人清,柔,静,雅等气质。这种色彩不会牵引出过多的欲。
笔墨照亮了几千年的岁月,没有光怪陆离的色彩,只有黑白的极简,如今那些人写的字迹,剩下的只有了规矩。框住了人类,框住了记忆。那些或立或行或走的楷书行书,里面的人和事都消失了,记忆都空了。
六 愿你归来仍是少年
文字有一种清的美,虚的意,淡的境,一笔笔可以勾勒出万物的抽象,概括,轮回。
中国人骨子里是尚古的,千百年来皆是如此。古,是是诗经中的关关雎鸠,在河之洲。越古老的东西越能引发我们美好的想象。古,是仁义礼智信的发源地,是中国人一脉相承的道德观的来源。越鼓就越接近我们心中的理想世界,兰亭修契,东篱种菊。越苦就越远离人世的驳杂,人性的欲望和复杂还未被激发。复杂的人性还没有被无边的欲望激发出来,时间,空间愈是旷远,世界也就愈是纯粹,杂质越少。
在书法发展的时间轴上,赵孟頫的复古,清代的复金石复古,都是对传统的回望,古是他们精神的寄托,是他们作品的灵魂。是他们内心的坐标,是每一个书家的心性。
竹简上的八分,是为隶。当被后人们从地下掘起时,便惊艳了世人和历史。轻轻浮去表面的那层温湿的泥土,能嗅到的是古老绵密的光阴。木是文字传习下来的重要媒介。如今木已并非形式上的木,更是学习书法里的一个专业术语,如入木三分。若入不了木的三分,哪来的力透纸背啊。在远古时期,人们崇尚祭祀,祭拜神灵。人们会用石头将祭祀内容,古老巫术,刻在动物的骨上,而文字为媒介,以一种繁复的样式将那些记忆保留下来,在那个蛮荒纪年,人们对于自然和神灵是敬畏的。
书法中有衣食菜香的生活况味。笔墨里有颜真卿的家国情怀,楷书的等距,对称,平直,均匀,勾勒出它的端整和秩序。草书浑身都是风度,看似弱不禁风,楷书全是周密,全是细节。
文人的雅致风度,被苏轼,李白,杜牧,一丝不苟的收藏在了手札尺牍中,他们书写的自己的情思浪漫,是才气的迸发,是感情的倾泻。他们从技巧的牢笼中脱离,他们心中的那杆标尺是文人式的书写,盛大繁复的历史,在书法中凝成黑色的线条。
兰亭,含蓄平和,温润如玉,体现了一种中和的境界。宁静典雅是为学书的康庄大道。
三大行书,他们用自己的笔书写着自己的句子。书写着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书写着孤城围逼,父陷子死。他们笔下的字带着生命的呼吸,而后成为了我们眼中的历史事件。
草书大家张旭是一个特别爱喝酒的人。相传张旭嗜酒大醉,呼叫狂走,下笔愈奇。或以头濡墨而书,既醒自视,以为神,不可复得也。张旭见公主与担夫争道而得笔意。闻鼓吹而得其法,观公孙大娘舞剑器而得其神。颠张醉素。
怀素爱饮酒,应酣而起,遇寺庙,墙,衣上,器皿,靡不书之。其所居绿天庵,在其院内广种芭蕉,以芭蕉叶挥洒。他们一直在一种沉醉状态下的提笔狂草。点话狼藉。挥洒自如,又酣畅淋漓。杨凝式的韭花贴。温暖,含蓄,平和简静。
黄庭坚其自成一家始逼真。他曾经说过,世人但学兰亭面,欲换凡骨无金丹,试看洛阳杨疯子,下笔便到乌丝栏。
书法是一个在长期过程中不断体悟。的过程。才能达到精神相契的神似,笔法大熟练才能从心所欲而不逾矩。黄庭坚的草书,相比于张旭怀素的热情冲动,它的结构似乎更加理性,我们看不到他的激情奔突,而是优雅的吴带当风,他的草书的字形。以及每个字左右挪动以及空间疏密关系都是饶有资质的。
文字是静态影相,将历史往事,诗酒天涯,风花雪夜一一对应,还原,用事无巨细的一种方式定格在笔墨间,还记的上巳三月三日那场醉嘛?还记的饭罢茶余后的杨凝式的韭花帖嘛?还记的快雪时晴后的那一场最美的雪的吗?
把每个朝代的独特气质,都收敛在了我记得肌肉骨骼中。我相信我的笔下带着前世的记忆,一路芬芳,一路轻扬。毛笔的轻软,有了墨香,在阳光下,能轻易的闻到时光剥落下来的美。
七 书法中的眉目清晰,来自于汉像画。
汉画像经岁月风雨的侵蚀,捶拓之后的效果斑驳苍茫,能现出一种古意。
它是那样的栩栩如生。顿时就让那个时期的岁月明朗起来,它是历史古老的再现。联袂出场的方式,是历史生活的在现,生活是在场的,人也是在场的。
它是拙朴古穆是第一现场的发掘,汉画国祚长久,汉画像是刻在石头上的史记。是生活的方方面面的浓郁投射。汉画像的马,是风花雪月的那场乱。三月三日的那场醉。裘马轻肥,在醉意微醺中,划过李白的诗句,文人的笔场。
那一匹马,头大颈细,高昂着头颅,四肢有力,一直都在准备着,兼具了力与速的美。当我看到它的时候,阳光滑过它的脊背,那一刻是如此温软易逝,又如此亘古绵长,时间在前进,又在倒退,都随着发肩的一缕青丝逝了去。那一刻永恒了世间万物,生生灭灭。
汉画像是一条坚实的链条,给那个汉朝打了个紧紧的结。把断裂的历史又系上了。秦代兵马俑、汉代画像砖,都保留着大量的车马。车马让我想到了那个古战场的车马嘶鸣,残兵败将,还那个黄昏的血色夕阳。画面的回旋在我的脑海里,不仅在历史和现实之间奔走逃亡,在现实的世界里,自己是那样的熟悉,又那样的陌生。
他们依旧抖擞的屹立着它的气宇轩昂,他们依旧活跃,是要从石头里蹦出来似的。他曾是那个时代的主角,是汉画像让他不朽的的存活了下来。
这些马庄重质朴,石头赋予了它们坚硬的内涵,他们凛凛的,凉凉的,他们依旧是那个时代的英雄,有着天马行空的傲然。飞扬的马蹄下有着岁月的悠扬,矫健的步伐下,
每一步都无比准确的踏在了时代的步点上。有多少空间和视野的广阔,是它打开的,他在辽阔的疆域上奔驰,活络着每一份土地,岁月走马,那些升腾在张宇上的尘埃慢慢落定,马儿的姿态也渐渐落定,静静的定了,定了。定格在石上,定格在工匠的刀刻下。他们失去了杏般的双眼,我的寒毛不再冒出汗水。,化为石上的琥珀,恢复成哪有那般的姿态。我一只欲飞的大鸟,时刻准备着。像是历史中的活化石,把汉代的那份沉稳自信,收敛在了石头的的肌骨上。当人们注视着他的时候,拓为一张张画像的时候,她的迷人姿色,浪漫传奇,随着黑白线条的张驰漫幻出来。老骥伏枥,志在千里。马,俊逸轻瘦,如今,变成人们石上的玩物,石上的趣味。在石上信马由缰,便成了一句笑话,纳含着世界的广阔。
八 不惑之年 初心宛在
夜里流着一些黑的线条。历史上的一些书法大家才搁笔不久,就有无数的后人们前赴后继。
多少个日夜是在如豆孤灯里的独行,夜的安静,绵密幽深,刚好能包裹住他的一切,包裹住他的忧伤和快乐,还有他对书法的热爱。不追求“外在的轩冕荣华、功名学问,而是内在的人格和不委屈以累己的生活”,在晨昏昼夜、风花雪月中,找到“真实、平凡而不可企及的美”
没有一种黑是千篇一律的,墨分五彩,讲究枯湿浓淡的变化。黑,有着严肃的骨,可栖落于素纸时,也有了一丝的朦胧恬淡意味。
环境的周遭是静穆。一纸的简单和朴素方能涵容一颗本真的心,离群也不会孤单,索居也不觉的寂寞。抽象的现条在中国人的想象里,是游龙,是惊鸿,是屋漏痕,锥画沙。所有的想象在书法的笔墨里。狗之成为一种书写的动力。在笔尖,空虚落寞的白,都能渲染出一纸的繁华。一个人的字是一个人的心灵呈现,旖旎的线条,在书法家的笔端可能生出无数的可能性,从而给人以视觉上的无穷想像。夜安静了,笔与纸却在轻灵的共舞,旋转,跳跃,一笔一画间要藏头护尾,不能能锋芒毕露。
黑与白的沟通是绚烂之极,归于平淡的素简,当笔下的线条不在是呆板的愚钝,那自然就有了地,德行,神采。一种含蓄的光的流溢,是极致的温柔,枯坐成一只禅。
这像极了人生,可能表面无奇,慢慢品味,才能发现各有痕迹,各有粗细,各有千秋。它们看似平淡,却从来没有失去岁月加持的质感。而其他色彩的叠加,都会使其失去本来的色彩和性质。
白是纯粹的,一切的色彩都能纤毫毕现,莹润的釉水,飘一些老茶,在白上是一览无余的交待,是一切心迹的自然流溢,
书法,是中国人骨子里最丰富诗意的表达,不需要面具的修饰,不需要话到嘴边在想想,一切都那么自然而然,用最朴素,安静的样子观照每一个人的内心。师法造化,化为形而上的东西。
小时候练字,不懂规矩,亦是为了完成任务。小学时,印象最深的就是父亲喜欢静静的用手中沉默的钢笔在纸页上书写下端正的楷体。爷爷是老师,他有时还会教我习练毛笔字。爷爷用他温厚的手掌控制着我们的小手,一笔一划的书写下拙朴的线条。在书写过程中,我也能时时刻刻感受到他来自于背后的温度和亲近。
书法,文人之技。书法,与现代文明背道而驰。
那一笔一画里皆是时间的奢侈啊。现代文明的广阔,能够使我们上天入地,无所不知,无所不晓。人是这个世界的主宰。而时间是个节点,我们奔驰在未来的彼岸时,光阴也一点一点在蚕食过去的记忆。
几千年前,书法与文字之间是无隔阂的,书法常常以文字的形式呈现,如今,文字是文字,书法是书法。书法的哲学倡导的是书与自然,书与人的关系。古人,手笔的动作是模仿自然,如惊蛇入草,屋漏痕折钗股,印印泥,锥画沙。
中国的艺术美,包括书法,国画,包括人格,都趋于一种瓷的境地,不张扬,不热烈,清致典雅,朴素寂静。内涵华彩,却藏而不露,只留给世人永不消散的书卷余香。
九 书法中的觥与筹
觥与筹,一种古老的器物,喝酒的杯盏,觥筹交错,是推杯换盏,是纸醉金迷,是花花世界里的热闹,它一出场,就带有非凡的力量,佩带着万古之音。
每一种字体,每一种书体,都自有它独特的气质,这与时代有关,帝王的政策有关。但每一种书体,都具有傲视时光的力量。它站在时代的立场上,以优雅从容的姿态,确立了与每一个人的联系。它们是时代的产物,也是时代的维系者,它在用自己的力和气替帝王发声,替每一个行吟诗人发声。
那时候的古人啊,不像今人这般敷衍了事。一器一物,一桌一椅,一楼一台都暗含了对世界,人生,天地自然的哲学思考。
科技的发展,使得祖先创造出来的书法,被规规整整印刷出来的方块字所取代,使得我们不愿意再动手,亲自为朋友写一封有温度的书信,这年代是个提笔不会写字的年代。
古人的文字,一笔一画间皆是浓情。如今我们的文字显示隔阂,疏离,是冷漠,是孤立,只剩下了丑陋和实用。不再具有了抒情的长线条,不在具有了有屋漏痕,锥画沙。
现代文明越发达,人们的想象力越薄弱,这个世界什么都好像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的。现代科技文明的世界里,白娘子与许仙的旷世之恋只不过是个虚假的命题,那曾经朗照过无数诗人的半规凉月,在传统文化当中,是转朱阁低倚户,照无眠的,美丽。现代文明的世界里,只不过是个无比荒芜岛的星体现代文明遏制了人们的你的想象,人与物之间的联系被切断,我们孤立的活在这个世界上,现代文明里面的物质而生活。我们服从于物质,将心灵丢弃,就像这世界上拔地而起的我的建筑一样,单调,枯燥。乏味。丑陋。冷漠。
我们隔绝了和自然的你往我来,过滤掉了对世界所有的激情和想象,我们能轻易嗅到一丝铜钱的味道,却闻不出春风陶醉,百鸟齐鸣。
古时候的人们,甚至在原始时代。人们对这个世界是充满敬畏的。我们的世界,充满了魔幻的想象,可以从大自然的物像当中,联想到无数种笔法。飞鸟出林,飞蛇出洞,锥画沙,大娘舞剑。由于那时候的人们知之甚少,反而激起了他们对世界探索的兴趣。被书法照亮的传统文化,如今对于中国人来说只是一个符号,一个标志,一个行尸走肉的壳。如同机器重复的再生。书法的学习是从练习基本笔画开始的,需要把汉字当中的字体解构,卸成几断,变成无数的细节和局部,把书法切割成片段,然后开始熟能生巧,描绘出书法的表情。进行多场采排后便可胸有成竹的落笔了。一滴墨落在宣纸上,像梦一样,轻灵,自由,迷离,梦幻。
人书俱老,是笔墨与岁月之间最长情的告白,人老了,书也老了。书写与岁月从来都是一场等价交换,而每一个热爱笔墨的人,也同样心甘情愿的在书法里周旋一生。 每一种字体的嬗变,对中国文明都是一种绵绵不尽的推动力,传统,不是守旧,不是排斥新生物的产生,传统,只是为了告诉我们无论走多远都不要忘了自己的原点。传统,永远是那个轴心,是是内心的坐标,一个永不偏移的原点。它告诉我们的是无论你走多远,都不要忘了自己的出发之地。
夜斑斓纵深,景深在夜半三更中被无限的延长,书法的弘毅的几何构造,摇曳着,她是笔尖的轻灵的舞蹈,靠五个手指的微微捻动,配和的精巧技艺。仔细详尽地体会着这份陶醉、这份轻松、这份疲惫。陶醉是一种境界,轻松是一种领悟,疲惫是一种美。
在岁月交叠中,心有灵犀,不动声色,冷眼旁观者着人世的生生色色,五味使人的味蕾变异,五色使人的眼睛变的浑浊,五声使人的心灵不静,所有的纷繁都不如笔下抖擞出的黑与白啊。如今人们大张旗鼓的宣扬传统文化。它看似喧嚣时,其实它是一个非常沉默的东西。
在许老武老师家小憩,交流学习,首先被二人夫妻的真诚,涵养,热情所打动,老师身上有很多闪光点,一是温良的人格,低调朴素,二是数年如一日的保持初心,坚守热爱,日日精进。三是多去看,多去听,,多去游历,识高人,交好友,抓住每一个学习提升的机会。
一把岁月的刀架在时间的腰上,发出生疼的叫。
岁月的章法并非工整有序,千篇一律,有时跌宕,有时欣喜,有时黯淡,有时寂寂。
夜在失谁的眠,
光阴轻绕烛台,
落下的烛芯,
是诗的韵脚。
滴滴答答,
湿了毛毡,
黄了书页,
光晕的弧度是半圆的,
显示出夜的纹理和光色,
在白底黑子上
柔和悦目。
等风, 等你
在一隅角落里,
铺陈,铺陈。
见微知著,
绝尘脱俗。
许兰武
资深媒体人,书法家,毕业于中国传媒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曾就职华夏时报、财经时报、法制日报,人民日报社民生周刊杂志社。人民网、中新网和五洲图片库专职摄影师,书法家协会会员,国家级职业培训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