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边的小豆豆》是我非常钟爱的一本书。此书是作者黑柳彻子小学时的一段真实经历,发生在二战时(大部分时间是二战以前)的日本。书中的学校“巴学园”创立的时间是1937年,在那样的一个年代,日本就已经出现了这么先进的、人性化的教育理念,真的不得不让人敬佩和感慨。
在书的后记里提到,“巴学园”这样一所与众不同的自由的学校,之所以在战争期间,也能得到国家的许可而存在,有其一定原因。因为创办者——校长小林先生不喜欢张扬,对媒体敬而远之,没有对外宣传。正因如此,学校独特的教育方式得到了保护。
作者还写道,日本有很多优秀的教育家,大家都怀着理想、爱心和梦想,但是要将这些变成现实,却是多么困难。而巴学园做到了这一点。小林校长从尊重孩子的天性出发,在亲切、随和的教育氛围里让孩子们拥有了一个健康快乐、有趣有爱的宝贵童年。
我们来看看”巴学园“的独特之处到底有哪些?
一、爱与尊重的教育
巴学园的初衷以及实施的教育理念无不体现着一种对孩子真正的爱。小豆豆被之前的小学“劝其退学”,后来妈妈找到巴学园,也担心学校不会接收她。可是,第一次去学校,校长就非常认真、非常有耐心地听她说了很多有趣的“小事”,而这些小事,在以前的老师心目中,就是些不正经的乱七八糟的话。
可是在巴学园里,从来不会以成人的世界观去左右孩子,不会把孩子束缚在老师的计划中。他们会鼓励和尊重孩子心里真实的想法,让孩子们自由成长。
除了小豆豆这样的“问题儿童”,巴学园还会招收患有先天疾病的孩子,在学校举行运动会的时候,校长专门设计了特殊的比赛方式,让“永远也长不高的”高桥君在很多项目中都获得了第一名。在怀有身体上的自卑心理之前,校长希望他“不要忘记夺得第一名时的自信”。
书里面有很多类似这样的细节,充分展现了校长先生对每一个孩子的良苦用心和人文关怀。
二、美与善的教育
书中写道,校长先生自己填词了一首《饭前歌》。在学校吃饭之前,大家要一起唱这首简单却优美的儿歌:好——好——嚼啊,把吃的东西,嚼啊——嚼啊——”。唱完之后,再一起说:“我吃啦!”然后怀着愉悦的心情吃完自己饭菜。
同时,在孩子自带盒饭这件事情上,巴学园没有与其它学校一样,对家长提出让孩子“不要偏食、注意营养均衡全面”等严肃的要求,而是换了一种极具美感和吸引力的说法:请孩子们备上“海的味道”和“山的味道”的饭菜。
“山的味道”包括蔬菜和家禽肉类,海的味道指的是海鲜类食品。这样,每次孩子们在吃饭前都会很期待地去寻找和分辨自己碗里和同学碗中有哪些“山的味道”,哪些“海的味道”,开心地吃完平时不太愿意吃的食品。
除此之外,学校还会让孩子随着音乐学习韵律操,带孩子充分地接触自然,在自由散步的时间,尽情地让孩子们欣赏花草、蝴蝶、星星、石块。
在玩耍的过程中,学校要求孩子“尽量穿最差的衣服”,这样才可以让孩子和家长不用担心会弄破衣服而减少玩耍的乐趣,同时也让孩子们远离物质的攀比,回归本真和快乐。
通过简单美丽有趣的教育去替代严肃的说教,让孩子们从小就感知到生活中点滴的美好和发自内心的善意,这不仅一种教育方式,更是一种教育艺术。
三、赏识与鼓励的教育
校长每次看到小豆豆,都会对她说一句:“你真是一个好孩子。”这时,小豆豆就会开心地跳起来,说:“是呀,我是一个好孩子。”
尽管小豆豆身上有很多小缺点,但校长从来没有在孩子面前“强调”他们的毛病,从不往他们身上贴上“坏孩子”的标签,而是给予他们“无条件的爱和信任”,让孩子从内心深处觉得自己“的确是个好孩子”,往着“良善”的方向去成长。
在积极心理暗示下长大的孩子,会更加自信和友善。校长先生深暗教育的本质并实施到了具体的点滴言行中。
小豆豆长大以后,成了亚洲第一位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亲善大使。童年时期在心里埋下的爱的种子,被她浇灌出美丽的鲜花,开放在地球的每一个角落。
在巴学园备受校长关爱和鼓励的高桥君,长大成人后,从未因身体上的缺陷而怀有自卑心理,他后来升入到了很好的高中和大学,甚至担任着“使人际关系和谐”方面的工作。
孩子的童年,在其成长过程中有着最重要的价值,决定着一个人一生的底色和温度。
从《窗边的小豆豆》这本书中,我们可以看出小林校长的确是一名伟大的教育者。他怀抱着极大的爱心和耐心,俯下身子,从孩子的视角和感受出发,以“生态教育”为目标,早早地发掘孩子们身上优良的品质,塑造真、善、美为一体的“完整人格”。
在如今非常焦虑、功利化的教育环境下,不管是家长还是老师,我们都应该去阅读更多优秀的教育书籍,获得更丰富更人性化的教育思路。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