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有很多角色,但首先要做自己!
“不去讨好任何人,是我们成为自己的开端。”
人生不是用来讨好谁的,而是要取悦自己。
用讨好维系的任何关系,都是不健康、不对等的,会让我们压抑自己的需求与情绪,长此以往,必损害身心健康。
到快50岁时,我才学会做自己,学会爱自己,学会认可自己,学会说“不”,虽很晚但很爽。
学会做自己,是成长的必修课。做自己可能会引起责难、嫉妒、愤怒、孤立、冲突、失去,不要怕,勇敢一点,有底线、有边界感的人生,才能遇见更好的自己。
我想把这本书推荐给和以前的我一样,处处在乎别人的感受,压抑自己的情绪,活得很累很痛苦的女性朋友。
人性复杂,不要期待有意讨好,刻意付出,压抑自我需要,就能获得他人的善待、认可与尊重。相反,你主动降格,大多数人会暗里轻视你,明里伤害你。尤其遇到渣男,更是置你于痛苦的深渊。
《不去讨好任何人》的作者滑洋说她自己曾经就是一个讨好型人格的人活得很累。她总结出讨好型人格8个行为模式,并从心理动机上深入分析,再给出可行有效的解决方法。
这上面列出的每一个行为模式,都是在说曾经的我啊。以前的我就是这样:不好意思拒绝别人,不敢表达自己的需求,总是做别人期待的事情,…。从小父母教我要与人为善,却没有教我要先爱自己。
比如,曾经的我有时候下班回来很疲惫,好想躺下休息会,但一想到老公等着吃饭,就告诉自己“应该”马上做饭。
作者指出这种心理,动机是想要被认可。可你丧失自我换来他人的认可,只是因为你满足了他人,他人并不是认可你这个人。
滑洋给出了解决方法:
1、学会自我认可,记录自己“足够好”的证据
2、改变思维,选择自己“想做的”而不是“应该做”的。
这本书案例非常丰富,让我确信自己历经半生磨难,终于自我救赎,改变底层信念,划清他人与自己的人生课题,活出自我,是正确的,也是必须的。
余生我会坚持做自己:不苛责自己、不压抑情绪,不向内攻击自己,坦然表达自己的情绪和需要,不带目的性地抒发善意,不求他人认可与关爱;做到自我接纳,自我认可,相信自己配得,感恩自己爱自己…
学会做自己,做个内心强大的自己,真的很爽!真的可以拥有足够的喜悦与幸福!
愿每一个讨好型人格的人都翻烂这本书,告别情绪内耗,做个“坏一点”的普通人吧!
附:讨好型人格诊断测试,看看你属不属于讨好型人格↓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