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深入浅出经济学
美国商业大亨观后感

美国商业大亨观后感

作者: luckysusan1991 | 来源:发表于2018-02-28 08:57 被阅读37次

          最近观看了《美国商业大亨传奇》这部纪录片,在解了美国波澜壮阔的商业史的同时,也对薛兆丰老师在”得到“讲的“”反垄断“有了更深的理解和认识。

    一、对这些商业巨子的认识

              可以说,美国的商业辉煌离不开这些雄心壮志,极具胆识和远见的商业巨子,是他们摩拳擦掌,创造了一个个从无到有,再到巨无霸的商业帝国,引领了社会乃至世界一次又一次的变革。

             成为载入历史的英雄,他们身上除了异于常人的禀赋之外,必然还有其他的优秀品质,这对我们,每一个想突破自己,成为自己心中的英雄的芸芸众生,他们身上又有哪些值得我们思考和学习的地方呢?

    1、内心坚韧

          印象最深的是洛克菲勒。每次运到困难,他毫不怯懦,总是默默告诉自己:“我是被上帝选中,来做不一样的事情的。”在和铁路大亨“范德比尔特”谈判时他冷静自若,丝毫不为自己濒临破产而胆怯,用坚定强大的气场征服范德比尔特,最终以业内最低的运输价格达成协议;而在石油运输过程中,受到铁路公司的联合威胁时,他也不骄不躁,而是仔细研究铁路的替代物,开创了用管道运输石油的先河。

            范德比尔特也让我深深佩服,在南北战争中失去儿子后,他悲痛欲绝,此时竞争对手天真的以为他早已不堪一击,对他冷言嘲讽,已72岁高龄的他毫不示弱,发起绝地反击,关闭了唯一一条通往纽约市的铁路桥,一扇通往国内第一大港的门,他用手中握着的这把锤子,将对手达到屈服:此后导致竞争对手的铁路公司股价一路下跌,他再低价买入,由此建立了美国最大的铁路公司,稳坐美国铁路之王。

           正如大多数成功人士一样,不仅充满了永不妥协的执着,而且充满了不断创新的智慧,他们遇困难时,不卑不抗,因为他们始终相信,命运掌握在自己的手中。

    2、叹为观止的胆识和远见

            范德比尔特,凭自己的坚韧和争强好胜,从一艘船直至到打造了自己航运帝国。然而,在他的人生巅峰时刻,却做了一件不可意思的事:卖掉所有的船,全面投入首个跨洲铁路建设。当时还是南北战争前夕,还是万物复苏的萌芽阶段,他就已经预测到铁路将会释放整个血脉偾张的美国,美国的建设需要他来运输大量的物资,而当时,他笃定只有铁路才能把各个州链接起来,才能在最短的时间把各类物资运往全国。

         洛克菲勒的远见让也让他走在了同行的前面,在所有人开始大肆开采石油时,他就已料到,单纯的采油,发展空间太局限:赌徒式的钻油耗材太多,井喷式油又太浪费,而控制精炼石油,就可能掌握整个行业,并且想成为业内最强,最大的一家。为此,他一次又一次创新拓展石油的用途、创造一个又一个需求,一次又一次整合石油产业秩序,创造了煤油照明时代、创新了石油输送方式,也促进汽油用于发动机、更是规范了石油行业标准。

         他们这种敢为天下先、勇于冒险的企业家精神,远远超脱了当时所处的时代,而今,在我看来依然极具前瞻性。   

    3、超级努力

          采访当中有位教授的话,值得咀嚼“他们在意的不是财富,而是效率,他们只想着要在竞赛中胜出”,因此他们自始至终,一直都保持着清醒的头脑和高涨的创业激情,他们超级努力,有时甚至像亡命徒一样卖力。

            当然,人无完人,在竞争中,强者生存,他们也有很强的掌控欲偏执,偏执,甚至冷酷无情的一面,但是,他们的胆识过人、野心勃勃、敢于冒险、顽强坚韧的性格,为构建自己的商业帝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性格决定命运,正式它们这种品性,创造了美国的辉煌,改变了美国的命运。

    二、垄断与反垄断的发展

            美国南北战争后,万物复苏,一大批商业巨头涌现,并且不断壮大,当时几乎国家60%的财富的掌握在2%的富人手中,这带来了尖锐的社会问题:富人们为争取自己的利益,不惜让钢铁工人每周工作6天,每天工作12~16个小时,甚至还有将近200万童工也加入其中。矿难,火灾,意外事故频发。一大堆中小企业无法在商业巨头的阴影下竞争,经营,纷纷倒闭。城市贫困人口大量增加,矛盾和社会危机日益扩大。

          为了提高它们在政治上的诉求,这些富商们也不断笼络政府官员,这更加恶化了民众愤怒情绪。为了谋求美国大多数劳动者,尤其是工人的福利,各类报道开始争先报道这些大财阀的黑暗,及政府的腐败。在 巨大的社会舆论及压力下,罗斯福总统开始实施《反托拉斯法》,由此反垄断开始登上舞台:政府先后对40多家公司提起诉讼,石油托拉斯,钢铁托拉斯,牛肉托拉斯,在司法部的起诉下这些企业被迫肢解。政府通过宪法对垄断进行限制的原则,也由此被确认起来,自此反托拉斯发被长久的纳入美国制度化的长久政策中。

          反垄断的确化解了当时尖锐的劳资矛盾,保护了工人的权益,时至今日,反垄断法的实践有很多年,但是,它为后来的商业发展缺又带来了很多新的的问题,为现代商业的发展带来的新的反思:垄断一定会损害消费者的利益么?做大做强必然是不合理的么?

             在种种的争论中,经济学家通过对企业内部构造,商业行为逻辑分析,对反垄断法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他们开始用天真的经济学眼光和发问来分析反垄断法,这不仅为反垄断法提供了一个崭新的视角,而且还催生了一门交叉学科“法律经济学“,由此分流出了四个学派:哈弗学派,芝加哥学派,奥地利学派,弗吉尼亚学派。

    三、我的认识

           通过薛老师的课,认识到有竞争就有输赢,赢的企业难免做大做强,当某个企业被控诉为垄断,它是否有罪是很难直截了当断定的,因为它不像刑法是那么清晰的界定的,如蓄意杀人就是犯法,垄断之于一个企业是否有罪关键在于怎么解释。

           通过薛老师对各个商业模式的庖丁解牛,对反垄断法的典型的罪名,如“”支配市场垄断“、“倾销”、“捆绑”、“最低和最高零售价限“”,“分区销售“的仔细分析,如:“美国铝业”、“美国电话电报公司”、“IBM”、“微软”这些案件的解析,了解到这些企业事实上也带给消费者很多切身的好处。比如,这些企业做大以后,由于边际成本下降,商品的价格非但不会抬高反而会下降,如煤油的费用从1885年的每加仑五毛八分钱降到1905年的每加仑八分钱;如IBM强迫用户购买和使用它们的纸张,进行捆绑销售,是为了促进生产,促进交易,减少无谓的损失;如很多企业的垂直销售限制促进了服务维度的竞争,为我们带来了更多优质的增值服务。

          通过这些案件,我们了解到,早在反垄断法颁布的早年间,对垄断企业的判决大多采取的是本身性原则,导致很多罪证有很多偏差。从反垄断到今,在历经了许许多多的案件后,一代又一代的法官,经济学家,学者的对反垄断有了不断的认识,开始用“理性原则”看待垄断,从而反垄断的判决也朝着符合经济规律的方向靠近的规律越来越大了。

              垄断与反垄断都因社会发展的需要而存在,整个反垄断经济学的发展,就在于经济学者不断改变对一些既有商业行为的解释上面,这些解释的不断更新,让我们对商业行为有了更新的认识。我们在学习经济学,甚至在其他学科的时候,也要从多维度的角度去思考。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美国商业大亨观后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bhgm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