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黑羊效应

黑羊效应

作者: 刘丽囡 | 来源:发表于2020-06-09 20:35 被阅读0次

生活中,大家或多或少都曾目睹、听闻甚至涉入过排挤或欺凌他人的事件。

如果对这些事件进行深入分析,就会发现其起因竟是如此荒唐--只是因为一些无关痛痒的小事,比如"他很胖""他成绩很差""他性格过于内向""他太引人注目了"等,就引发众人对某一个人发起攻击。

而不想成为加害者和受害者的人,宁愿选择冷眼旁观,也不愿向有能力改善这种现象的人反映,直到最后受害者被迫离开,荒唐的闹剧才得以画上句号。

这就是黑羊效应,由黑羊、屠夫、白羊所构成的群体献祭仪式。

无助的黑羊--受害者

我到底做错了什么?为什么他们要这样对我?我都低声下气了,为什么他们反而更加愤怒?我该怎么做才能逃离这种生活?

持刀的屠夫--加害者

总之,一切都是"黑羊"的错,我们才是正确的。"黑羊"是不可能悔改的,"黑羊"那些讨好我们的行为都是虚伪的假象,一定要好好制裁"黑羊"。

冷漠的白羊--旁观者

反正两边一定都有错,还好我跑得快,不然我就变成了受害者。我才不想被牵扯进去,他们爱闹就去闹好了,跟我又没有关系。

在现实生活中,黑羊效应是一群好人欺负一个好人,其他好人却坐视不管的诡谲现象。其实,"黑羊"的过错微不足道,甚至根本就没有犯错;"屠夫"并非大奸大恶之徒,也不是要故意伤害他人;"白羊"以为置身事外就事不关己,却料不到自己也会转变成"黑羊"或"屠夫"。"黑羊"越是示弱与讨好,就越会强化"屠夫"的下手力道。随着时间的推移,双方的关系就如同日渐扩大的死结,无人能解。等"黑羊"消失后,一切才恢复平静,仿佛什么事都没有发生过一样。但回头细想事件最初的起因,却没有人能说得出来。而伤痛依然留在受害者身上,久久不能康复。

可以说,有群体出没的地方,"欺凌"与"排挤"的现象就不会消失。受害者就像白羊群中最特别的黑羊,一举一动都会成为被人挑起攻击的理由。而加害者也不见得是坏人,却在群体意识的逼迫下成为持刀的屠夫。在一旁的旁观者,则成了不敢吭声的白羊。

我想对于我们能力弱又单纯善良的孩子,最容易沦陷为黑羊

相关文章

  • 书香致远 | 看似一个不经意的举动,却能给幼小心灵造成巨大伤

    来源:陈俊钦《黑羊效应》 身为黑羊效应中的“旁观者”,不管你清不清楚自己的角色,在黑羊效应开始的瞬间,只要你没来得...

  • 黑羊效应

    第一问:什么是黑羊效应? 所谓,黑羊效应(Black sheep effect)指在人类群体中,没有所谓的好人坏人...

  • 黑羊效应

    出门前总结一下这一周新学的知识 1,看了一个日语公号说,现在中国好多字汇其实都是由日本传过来的。马葫芦、马甲子,达...

  • 黑羊效应

    用病态的观点分析人类行为(°u°)​ 」

  • 黑羊效应

    黑羊效应的定义:一群好人欺负一个好人的诡谲现象。 黑羊效应的三个角色: 无助的黑羊——受害者。没有做错什么无缘无故...

  • 黑羊效应

    生活中,大家或多或少都曾目睹、听闻甚至涉入过排挤或欺凌他人的事件。 如果对这些事件进行深入分析,就会发现其起因竟是...

  • 《黑羊效应》

    黑羊效应是一帮好人欺负一个好人。起因可能只是一件很小的事情,小到后来都回想不起到底是因为,开始了对这只“黑羊”的欺...

  • 2018.1.15 读书笔记

    2018.1.15《黑羊效应》 黑羊效应中“屠夫”的心里是如何产生的: 1.认知行为失调。 人的行为通常是追随着认...

  • 书香致远 | 原来我们都当过“共犯”

    来源:陈俊钦《黑羊效应》 如先前所述,当团体不安定的时候,就很容易出现黑羊效应。 因为这个团体如果有共同的敌人,那...

  • 《黑羊效应》:一群人欺负一个好人

    本书作者陈俊钦是台湾著名精神科主任医师,对“黑羊效应”有二十多年的研究心得。 在本书中,陈俊钦深入全面分析黑羊效应...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黑羊效应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bhgz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