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久以前,老人们说,如果路上行走的人,却看不见他的影子,那就八九不离十是个鬼魂在世间游荡。于是, 就常常有不怕事的小孩子会在睡不着的夜晚,守侯在夜色微光的野路上,期待着那些来人间流浪的鬼魂。
影子,在我们理解的日常里则更多作为文学中自我的一种情怀抒发,除了苏东坡式“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的豪迈情怀之外,更多的是文人骚客那些嗯嗯唧唧顾影自怜式的幽怨。
字节世界里的影子马克李维有本小说《偷影子的人》讲了一个小男孩有个特别的功能,当他踩到对方影子的时候,即可了解对方的心灵同时可以渗透到你的心里,于是小男主就本着一颗善良的心,为了帮助别人,经常干些偷影子的事。虽然那本小说最终讲的是人的心灵成长故事,但就偷影子这件事却是极富想象力,让人脑洞大开。
不禁想到,在我们当今生活里,相比我们从前,这个时代又多了一个世界,一个虚拟化的数字网络世界。 在这一个由0和1组成的一维字节世界里,我们在这俗世里的一切行为被奇妙而忠实的记录下来,投射在一连串的字符里,然后这一维世界就和我们无穷无尽的如影相随,不管美的丑的,好的恶的,成了我们再也无法甩去的数字化的影子。我们就犹如一群被踩住影子的人,只不过那被踩住的,不再是我们的身体留在太阳底下的影子,而是我们的日常行为留在数字世界里的影子。这些影子里存在着我们每天的行为,爱好,习惯和隐私等等,就好像凭着建筑设计图,可以还原出整栋大楼。而凭借这些在一维世界里的字符串,同样可以如实的反映出我们在三维世界里的日常。只是不知道,而踩住那些影子的人,是否还一如马克李维故事里那个男孩一样善良?
字节世界里的影子现在的人们,把这些留在了数字世界的影子取了个名字叫“大数据”。并对这些大数据,即我们的影子们,做着显微镜般的精细观察和精密的分析,更试图寻找着这些影子和人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我们每天从清晨睁开双眼就陷入在网络里,在电磁波里,只要一打开电脑,一打开手机,一打开邮箱,一打开某信,一打开这宝那东,各种各样被定制过的信息会顺着你那个被无数个程序分析过的影子来到你的眼前,迎合着你的口味,消费着你的钱包,治愈着你的欲望,安抚着你的灵魂,脑子不用动很多了,事情也简单了很多,好似世界一切如你所想,然而灵魂却日渐愚钝。我们也渐渐失去了对这个世界独立的感知。
细思极恐,那些影子背后的人,其实就像踩住了我们影子的巫师,在数字世界里用影子悄悄控制着我们的心。人们不再是凡心动身影随,而成了身影动凡心随。我们在网络里,在电磁波里流连驻足的各种网络平台,就犹如巫师们点燃的一个个火堆,留恋着火光的人们,满心欢喜的围着火堆起舞,火光把我们斑驳的影子投射到巫师们早已经沏好的石壁上,或斜或长的影子在石壁上随着火苗雀跃跳动着,石壁俨如一个巨大的神龛,彷佛装着世间一切的神灵,巫师们则在一旁神秘的念念有词,试图用意念掌控着影子们的心灵。
字节世界里的影子在柏拉图的《理想国》中有一段让我过目后再也难忘的关于影子和真理的描述,话说人类是一群居住在一个黑暗山洞中的原始人,通过山洞里的微弱光亮,看到了自己映在山洞石壁上的纷繁交织的影子,就以为认识了这个世界和发现了真理。其中有个智人不以为然,想寻找影子真相的真相,于是离开了那群围绕着影子活动的原始人,独自逆着那道光而行,光亮刺通着他的双眼,随着不断前行,光越来越亮,最后刺眼的直到睁不开眼睛。直到走出山洞,置身于山洞外广阔的天空之下,在那个明亮耀眼太阳带来的光明,才瞬间发现,山洞里的原始人原以为影子代表了世界的真相,根本就是个谬误。其实,山洞外,天空里高挂着的太阳才是带给世界的真理。
字节世界里的影子身处字节世界的我们,这一群属于未来里的原始人,会不会也有一天突然发现,我们一直心怀敬畏的石壁神龛里那些跳动的影子和影子巫师们装神弄鬼似的低语,也最多只能算是一本正经的一次假象,而高挂在字节世界天空里的太阳,才是影子背后的真理。
但,那个属于字节世界的太阳,如今又在哪里呢?我们又该如何安放在字节世界里的影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