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学中医后的第一年

学中医后的第一年

作者: 笑笑一直在路上 | 来源:发表于2024-02-28 17:03 被阅读0次

跟着老廖走了一年多的中医摸索进阶,本事没见大,但心态不一样了。坚信了人体自我修复功能的强大,不再刻意去进补,如同倪海厦老师说的“补能恋邪,没事别补。保持心情愉快,饮食正常,就是健康”,向内观。

这个春节吃得不少,被迫饿了几顿,让我收获了“偶尔饿上几顿”的身体真实感触。饿的时候,是真觉得饿,但扛过那一阵,反而觉得身体轻盈了些许。

不是不相信医生,是医生也不再相信自己的判断力,对仪器的依赖性太强。2023年春节后去找了个以前的老朋友,看干眼症,被告知要住院,我说时间上赶不及,他给开了一堆药,说一定要尽快住院治疗。

他可是我的老朋友啊!

返程后,我设定了晚上定时关机,每晚睡觉之前启动“一点凝视法”。慢慢地,我竟然会流泪了,干眼症是不治之症的结论,从我这里打破。

允许我嘚瑟一小会~

中医是数千年下来的实验科学,对象是人,拿人当人。西医是近百年的新兴科技,对象是鼠,拿人当物。也不是说中医不行,比如骨科就很明显啊,但不建议内科。

改革开放后的这几十年,些许穷习惯了的人们,突然一下子有钱,大伙跟疯癫一样,使劲的开始作,直到身体真出问题了,仰天长叹一声:“老天爷,你对我不公!”

然后,带着无尽的不服,走了!

我会谨记“医不叩门”,不是我自己觉得自己可以改变什么,实在是学习中医,仅自调。写出来,也是为了传递“每个人都是自己的医生、自己的营养师”,日子长着呢,只要你开始了,一切皆“未来可期”!

身体是自己的,教育普及也基本常态化,闲来无事,推荐《神农本草经》翻阅。

很多人的常态就是拿手机,真是想不明白,一个手机,有那么重要吗?

读书,不是为了让你变成大师,也不是为了让你变成多高水平的人,因为,仅此行为是不可能的。

碎片化的思维,碎片化的学习,拈手而来,虚度光阴。

学习是一辈子的事情,慢慢向内求,做学习路上的一员。继续摸索,继续在自己身上实践,调整好状态,做一个健康的人!


相关文章

  • 论八纲辨证 1

    学习中医,从中医基础学起,再学习中医诊断学,方剂学,中药学等,所有的中医基础学习后,再去看《伤寒论》《黄帝内经》等...

  • 正气的重要性不要停留在书本上

    本科毕业后,我跨专业读了三年中医的大专,然后考上了广州中医药大学的研究生。学中医基础也好,学经典诸如《伤寒》也好,...

  • 参悟中医和催眠之道

    学医两年感悟 去年学完第一年中医课,写过一篇《治病三年,乃知天下无方可用》[https://www.jianshu...

  • 脉说

    学医难,而学中医更难,学中医难而学中医脉学更难,相信这是大多数医生发自内心的感悟。自古以来,中医四诊,“望闻问...

  • 临床见习见闻录(三)

    今天认识到自己学习思想的重大偏差: 对于专业知识,尤其是中医诊断学,感觉学习记忆过程很复杂辛苦,第一年学习的时候倾...

  • 李慎明:关于尽快恢复中兽医专业本科招生的建议案

    这是好不容易找到的一篇文章,连复制链接后在微信上都无法打开。 学中医难! 兽医深造学中医更难! 为了让更多人看到,...

  • 继续

    学中医一样,开始觉得谁谁都是神医,中医好神奇我也要学;学了一点后觉得所有名医全是不堪,都庸医,自己最厉害;最后自己...

  • 中医——开窍

    从中医药大学毕业后,特意找了个中医院,自认为专业对口,学的东西可以用上。 但是,事与愿违,医院里的中医已经都被西医...

  • 2019-02-21

    广州中医杏林大讲堂中医针灸推拿课程内容: 中医基础:经络腧穴学、诊断学、解剖学、阴阳五行学 所讲病症:男科、妇科、...

  • 辩证论治

    一:中医框架 中医框架 一:中医基础理论(中基) 二:中医诊断学(中诊) 三:中药学(中药) 四:方剂学(方剂) ...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学中医后的第一年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blfz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