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后到了20世纪20年代末,广州人开始感受到生活的变化了。1920年落成的广东省会电力机厂,经过不断的扩建,加装发电机组,1929年的发电量,已可达到5000多万千瓦时。广州安装了6700盏路灯,其中大街上的40瓦的白炽灯有773盏,小街上的25瓦白炽灯有147盏,多头路灯121盏,炭挂灯3盏;内路灯5657盏。尽管大部分路灯,扔很昏暗,但晚上的街道,毕竟有了光。
为了解决东山地区的饮用水难题,1927年10月,市政府筹划在水均岗附近兴建东山水厂和水塔,但因政治环境的剧烈变动,建设计划,无形搁置。等到1928年初,政府接管西村水厂,并派人对东山水厂重新勘察测量,绘具图则,2月25日动工兴筑,翌日落成。水塔位置在今梅花村南街东边尽头,水均大街南段,日供水量处为270立方米。沦陷期间,水塔被日军拆毁了。1931年,政府又在越秀山象岗炮台放午时炮的旧址上,建造一个大水塔,翌年4月启用,塔高14.6米,内径12.2米,可容水1100百多立方,广州人终于饮到干净的自来水了。(待续)
网友评论